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北方老年人每到秋冬季节就到海南避寒,夏天再回到北方避暑,并认为这是最佳的养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仅黑龙江一省每年就有大约13万人到海南过冬。
那么,风靡一时、被视为时尚的“候鸟式养老”方式,是否真的能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呢?对此,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宇教授从中医理论和西医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信对“候鸟式”老人会有所启迪和借鉴意义。
从中医角度解读“候鸟式养老”
人与环境 《黄帝内经》认为,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五季的变化规律可归纳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在这种气候变迁下,人体则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选择“候鸟式”生活的老年人,往往会让人体始终处于“夏”的状态,越过了生、长、收的阶段,更没有进行“冬藏”的可能,其体内的“阳气”无法进行存储,自然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人与正气 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均称之为“正气”。《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王宇指出,如果人为改变或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老年人特别是正气虚损的老年人的调节能力,就会引起其生理功能或结构发生反应和变化,导致原有疾病的复发。老年人来到三亚,常因气候炎热而大量出汗,致使“阳气外泄”,出现气虚、甚至是阳虚等病症,心跳、气短、乏力,少部分人还会出现心脑血管危象。
饮食结构 王宇教授指出,我国南北饮食结构差异较大,加之潮湿气候易使老年人脾胃功能下降,若饮食不节或不洁,可造成脾胃失调或脾阳不振,食欲降低,也可因聚湿、凝痰、郁久化热而出现胃疼、腹痛、稀便或便秘等肠胃功能紊乱症状,这就是老百姓经常形容的“水土不服”。
从现代医学看待“候鸟式养老”
气候炎热易致病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平均温度在22.5~26℃之间,夏季最高气温达39℃,这样的环境极易导致中暑。王宇解释说,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等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则会引起抽搐、永久性脑损害、肾脏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某些传染病南方比北方高发 海南等热带地区温度高、湿度大、蚊虫多、人口密集,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与之相比,北方冬天气温常常降到-30℃,加之冰雪覆盖,可以杀死大量病菌。而在反季节去热带海岛,北方老年人若免***功能较低,则极易受当地疾病的袭扰。
风湿病和痛风在热带易加重 海南地区降水多,空气湿度达89%,风湿病高发,故有风湿病的老年人长时间在海边居住会加重病情。另外,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的疾病,而绝大多数海鱼都含有大量的嘌呤,故食用海鱼等海产品会诱发及加剧痛风病。
易有心理孤独感 调查显示,如今60~70岁的人中有孤独感的占1/3左右,80岁以上者占60%。“候鸟老人”远离故乡,感觉孤独压抑,更易产生忧郁症等心理疾病。美国医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孤独老人的死亡率和癌症发病率都比正常人高出两倍。
哪些北方老年人适宜生活在南方
从医学上来说,并非所有的人都不适合“候鸟式”生活,海南的自然环境能够改变一些疾病的病理状态,对部分疾病的缓解和***有一定的益处。
高血压人群 王宇解释,北方的高血压人群到海南后,由于温度高、出汗多、血管舒张、血液减少,血压就会相应降低,很多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到了海南都可以自然恢复正常。
轻度心血管病患者 从饮食上看,海南的生活方式是低盐饮食(每日摄入6克),对于心血管的保健有很大的好处。此外,海南饮食多食用海鲜,海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能够软化血管、降血脂降,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气温气压降低,导致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引起呼吸道感染而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而海南地区温暖潮湿,对此类疾病确有预防和减缓的作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候鸟式”养老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