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EXCEL和手工统计方法,对本院2006年12月-2007年11月360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60例报告中,女性患者的发生构成比高于男性患者;≥60岁者占32.22%;静脉输液给药方式发生构成比最高,占83.61%,其中尤以抗微生物药居首位,占75.83%。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多见,占45.50%。结论: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滴注,以降低药品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表 分析
中***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5-0202-02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无意或者有意超剂量用药,更不包括因医疗事故和因药物质量问题引起的有害反应。ADR会给患者带来损害,为了做好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本院360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2007年11月上海市利群医院网络上报的360例ADR报告表,采取手工整理、筛选的方法,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物种类、ADR损害分布及其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一般资料:360例ADR报告中,所涉男性患者128例,女性患者232例,年龄分布情况详见表1。在ADR的类型中,一般的ADR有307例(85.28%),严重的有3例(0.83%)。新的一般的有50例(13.89%)。
因果关系:根据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肯定有关”248例(68.89%),“很可能有关”92例(25.56 %),“可能有关”15例(4.17%),“可能无关”5例(占1.38%)。360例报告中,单一用药的例数最多,占92.66%。评价“肯定有关”的比例相对比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ADR报告表中对不同时间给药及不同途径给药的药品未纳入并用药品,所以报告中并用药品的情况可能与实际情况略有偏差。
ADR的转归:ADR在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后治愈的占35%,好转的占63.3%,3例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入院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待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
给药途径:从统计结果看出,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占总数的83.61%,不同给药途径导致ADR发生的构成比,详见表2。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损害分布和临床表现:对360例ADR报告涉及的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引起ADRS前4位的药物依次是: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中成药和心血管系统药,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全部病例数的75.83%。发生ADR的抗微生物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阿奇霉素、青霉素类所占比例最多。具体分类和所占比例详见表4。
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损害为主,占45.50%,其次为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详见表5。
3 讨论
从年龄分布情况看,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60岁的老年人群发生比例最高,达32.22%,这可能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药物代谢速度减退、易发生蓄积有关。有报道提到,老年人的ADR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7倍[1]。另外,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这与药源性疾病的性别分布一般规律相符[2]。
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发生比例高达83.61%,可能是因为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的首过效应,故造成药物浓度增高,对机体的刺激性较强。同时静脉给药基本是在医院范围内进行操作,能及时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口服用药通常是在院外,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法监控。为此,上海市卫生局曾在2006年9月28日向市民发出警示:“患者用药观念要改变,能口服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用静脉输液,力求把药品使用的副作用和风险降至最低。”
由表3可以看出,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仍是抗菌药,约占75.83%,其中发生ADR例数居前4位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阿洛西林,可能原因为抗菌谱广、使用方便、临床上应用广泛,同时存在滥用情况,如对病毒性疾病的***,抗生素使用频繁;在对细菌性疾病***时也存在量过大、时间过长、部分必要时使用的药品便成为常规使用等。因此,临床上应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正确掌握抗生素的用法、用量及疗程,避免不合理用药。
由表5可知,由药物所致的ADRS损害分布以皮肤损害为主,占45.5%。这可能因皮肤损害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而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有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近两年来我院收到由中药引起的ADR报告有明显上升趋势,轻者为皮疹、瘙痒,严重者致过敏休克。中药制剂品种繁多,剂型亦多,但生产工艺、制剂技术落后,不能完全去除有害成分。在提取精制后,有效成分及有害成分均浓缩,疗效提高的同时,毒性亦增强[3]。因此,在临床使用时须密切观察,控制中药注射剂的滴注速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对症处理,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红影,陆远雁.2006年上海市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上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讯,2007,(10):7-12.
2 雷招宝.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1.
3 雷招宝.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26.
(收稿日期:2008-02-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上海市利群医院36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