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夏莹,是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一处的测谎专家。从事测谎工作13年来,她对600多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无一错漏,被誉为“谎言克星”。那么,她是如何洞悉犯罪嫌疑人内心世界的呢?让我们走近夏莹,深入了解她和她所从事的神秘工作……
历时两年,才使测谎仪在破案中派上用场
1995年,22岁的夏莹从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被沈阳市公安局录用。当时,沈阳市公安局花费重金从美国购进了多导生理反应记录仪,即测谎仪。为了选拔操作测谎仪的合适人选,局领导考察了多名女警察。最后,思维缜密、反应敏捷的夏莹被选中。从此,她与测谎这个在许多人心目中显得很神秘的职业联系在一起。
当时,测谎仪属于高科技破案工具,要想驾驭好它,还真的不容易。夏莹听说中国公安大学有一位教授曾在国外学习过测谎技术,便专程去北京向这位教授学了一个多月,总算学会了怎么操作。但是,能不能应用到破案中去,她心里还没底。于是,夏莹就先找同事、朋友做实验。
有一次,夏莹问一个同事的出生月份,从1月问到12月,那个同事都故意说不是。最后,夏莹准确地说出了他的出生月份。还有一次,一个同事要考考夏莹,他拿出5张扑克牌,自己抽出一张,看了一眼,然后又放了回去,让夏莹说出刚才抽出的是哪张。于是,夏莹就使用测谎仪,一张一张地问那个同事对不对,他都故意说不对。可是,夏莹还是准确地说出了那张牌。那个同事连声说:“神了!”
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夏莹终于掌握了使用测谎仪的技术。
人在说谎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肌肉微颤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可以测出来的。每次测谎之前,夏莹都要根据实际案情,用事先编好的涉案关键细节提问被测试人,通过对其生理反应的数据分析,判定被测试人是否说谎。虽然人的心理素质有差别,但即便是反侦查能力特别强的职业罪犯,只要连上测谎仪,身体仍会做出本能的反应。测谎最主要的是采取排除法,即排除犯罪嫌疑人,给办案人员提供破案信息。
正当夏莹信心百倍地准备利用测谎仪在破案中大显身手时,有的人却认为测谎仪是唯心的、不科学的,根本不能作为破案的辅助工具。所以,为了帮助别人破案,夏莹都要先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测谎等常识。还有,当时夏莹接手的案子大都是陈年积案,早已过了测谎的最佳时机。他们请夏莹过去,也只是想让她练练手。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了两年,直到她破获了一个比较棘手的案件,才引起领导的重视。
那是1997年12月16日,沈阳市发生一起系列抢劫“凌志”轿车的特大案件。据多名当事人反映,歹徒是持一支五四手***抢劫的,但那支***后来却下落不明。犯罪嫌疑人交代***在其妻杜某手中,杜某却一口咬定将***扔到垃圾箱里了。可警方将全市的垃圾箱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能找到***。
关键时刻,夏莹主动向领导请命,对杜某进行测谎。她反复研究案情后,精心设计了几套测试方案。经过3个多小时的测谎,终于使杜某在“你是否将***藏到了你的亲戚那里”这一问题上,出现极高的对应反应。夏莹马上建议办案人员,对杜某的亲属进行重点排查。果然,警方在杜某哥哥的办公桌里找到了那把手***。
从此,夏莹的测谎仪才真正派上了用场。
屡破奇案,测谎仪在她的手下大显神威
转眼间,夏莹已从事13年的测谎工作,共对600多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心理测试,竟无一错漏,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
2003年5月,沈阳市一家企业财务室失窃。经过排查,只有5个人最有可能把钱偷走。其中的一个人,人们都认为不会是他。那么,剩下的4个人中又是谁偷的呢?查来查去,也定不下来,只好把夏莹请了过去。
夏莹连续对这4个人进行了测试,都肯定地说“不是”。这时,4个人众口一词地说:“我们都测了,剩下的那个也得去测啊!”大家一想,也对,就让最后一个人也去测试。结果,测试时间不长,夏莹就说:“钱就是他偷的。”在场的人都愣了。原来,那天这个人看到财务室的钱没锁好,屋里又没人,就顺手拿走了。他认为,凭着自己的良好人缘,谁也不会怀疑到他的头上。结果,在夏莹的测谎仪面前,这个大家公认的“好人”终于现了原形。
2005年6月10日,人们在沈阳***区五趟房过道发现一具女尸,死者被人捅了30余刀,手机、现金等物品下落不明。由于当夜下了大雨,现场被冲刷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警方经过深入调查,确认受害者名叫刘丽(化名),接着顺藤摸瓜,一个名叫张成的男子进入警方视线。张成曾在两年前与死者同居,据反映,在两人分手后张成仍对刘丽时有纠缠。警方对张成进行讯问,但他拒不承认刘丽是他杀的。由于没有找到凶器和血衣等物证,警方一时无从下手。这时,夏莹奉命来到了专案组。她从案件细节入手,抽丝剥茧,一步步运用多种测试方法将张成逼得哑口无言。最终,张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得不如实交代了杀害刘丽的罪行。
2009年6月的一天,夏莹接到一个查处的测谎任务。犯罪嫌疑人资料显示:“38岁,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预审专业毕业,在沈阳市治安支队工作过……”夏莹当时就愣了,这个测谎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同行、大学的“师兄”,他比夏莹大一届,也是学预审的。测谎过程中,这个“师兄”也没有“为难”她,很配合。测谎结束时,他还意味深长地说:“听说你们涨工资了,像我这样挣多少钱也用不上了,珍惜你现在的生活吧!”
经了解,夏莹的这个“师兄”上大学时非常聪明,毕业后当了几年警察,接触的都是经常到歌厅、洗浴中心的富商。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大款,就辞职和对方合伙经商。这个大款的司机喜欢,夏莹的“师兄”经不住诱惑,也陷进了犯罪的深渊。
还有一次,一家大型商场的一位女经理回家时,被3个蒙面男人用木棒给打了。警方了解到,这位女经理最近在商店里搞改革,得罪了一些人。顺着这条线,警方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一个供货商的身上。但好多人证明女经理被打的时候,他在和朋友喝酒,没有作案时间。于是,领导派夏莹对他进行测试。夏莹想,会不会是他找别人打的呢?便问:“你知不知道是谁打的女经理?”那人想都没想就说“不知道”。可是,夏莹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他说的是假话。在警方审问下,他不得不如实承认是他找人打的。原来,那天他事先带那3个人去了女经理的家附近,让他们认了人。在他们动手时,他在外面和朋友喝酒,以造成他不在现场的假相。他的计谋虽然很周密,但在夏莹的测谎仪面前还是露出了马脚。
职业习惯,使她的婚姻遭遇波折
如今,夏莹已成为全国公安系统知名的测谎专家。从事测谎工作以来,夏莹经常与犯罪嫌疑人玩“猜心游戏”,这样的工作对她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夏莹本是个爱说爱笑、心里藏不住事的人,但十多年的测谎职业生涯,却让她的性格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因为在测谎过程中,夏莹都会以挑剔的目光看待对方,从中洞察对方的心理及生理反应。时间一长,夏莹这种职业习惯竟然带到了生活中,她的同事、亲人都说夏莹变得爱挑剔、敏感多疑起来,甚至给她的婚姻带来了波折。
夏莹在测谎中接触的嫌疑犯80%是男性,她问过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做没做过对不起妻子的事?他们大多数都回答说“做过”,这使她对男性在婚姻上的忠诚度大打折扣。这样的念头,最终使她的第一次婚姻不欢而散。
有一次,她的前夫在外面应酬回来晚了,夏莹竟对他测起谎来。面对妻子的凌厉攻势,前夫有些不能自圆其说。于是,夏莹便对他不留情面地冷嘲热讽,使前夫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继而两人开始冷战,使这段婚姻走到了终点。
夏莹也意识到职业习惯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次,她和一位同事发生了不愉快。那位同事直言不讳地说:“夏莹,我劝你几句,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你应该把生活和工作区别开来。生活中,没有人会习惯你那种挑剔的职业语言,我劝你多看些女性心理学。”同事的话虽然尖刻,却击中夏莹的“要害”。
那天晚上,夏莹躺在床上,久久回味着同事的“诤言”。她认识到如果自己不能改变职业习惯带来的影响,自己的生活及今后的人生肯定会失败。从那以后,夏莹就尽力改变自己爱挑剔的习惯,并真的买来《女性心理学》研读起来。经过长时间痛苦的嬗变,夏莹与人相处变得比以前宽容了,看别人的优点也多了,同事、亲人也觉得她容易接近了。
人的心态一变,一切都变得轻松起来。2006年,夏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是个有过生活历练的人,接触几次后,他就对夏莹说:“你做事太要强了,而且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但人一定要活出真正的自己才对。”这话说到了夏莹的心坎里,也促成了她的第二次婚姻。夏莹现在不但学会了包容和体谅,还处处在生活上关心别人。夏莹因为工作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尝过做母亲的滋味。她想,等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她会变得更加宽容。
题头照片:夏莹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