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学常规,通常指的是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设置、辅导学习等环节。正是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环节,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而对此不以为意。也许正因为是常态,太过熟悉而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被管理者忽略。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常态,又何来正常、规范的教育教学秩序?事实上,也只有让这些常态真正规范、正常,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等才有抓手,才有落脚的地方,也才有实际的意义。教学常规管理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
一、明确要求
从教育学的观点讲,只有知才有行。要让教师做实教学常规,就必须把要求公之于众、让大家熟记于心。拟定教学常规至少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二是杜绝教学常规的表面化、粗线条。其实,教学常规中的诸环节绝不是花架子,要一点一滴去做。如集体备课,对教师提出三方面的要求:第一,这节课“教什么”;第二,“怎么教”;第三,“为什么这么教”。后两点是集体备课的重头戏,也就是说重点要聊的是教学设计及设计意***,这可以说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因为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总是要不断否定自己,舍弃或更换一部分东西,难免会生出些许不舍而觉得“痛”,然而,经过众人研过的课一定会比原来更精彩,这便收获了一份“快乐”。要想“痛”出价值,就应该要求每位教师在研究之前对将研讨的课充分备课,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几种思想互相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收到效果。由于国人固有的陋习,当有人对文本的处理与自己不吻合,有时甚至倾向于对立时,有些人往往选择缄默。其实这便是应该交流的时候,因此学校应提倡研究时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所保留。
二、有效控制
滴水能穿石,靠的是一个“恒”字,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两日雨,虎头蛇尾。对待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策略应该“三管齐下”:第一,坚持周抽查不动摇;第二,坚持月普查不动摇;第三,坚持思想引领不动摇。备课、课前准备、候课、上课、作业布置等,这一系列工作构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常规流程。如何抓课堂教学的日常管理?深入课堂是最佳途径,能够全面了解教学过程。
1.多种形式听课,破解常规管理难题。教学分管领导以及常规管理具体负责人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一是在听随堂课的基础上,以抽查的方式对教学常规展开调查,以百分之百的覆盖面收集课堂信息,认清现状,找到问题,及时调整。二是在听研究课的基础上,以抽查的方式对教科研现状展开调研,要求每个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各个环节都要将研究落到实处。听课、评课的过程也是检查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过程。如在学生***作业时观察作业过程,看他们是否已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以这种方式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在参与的过程中既了解了执教者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也了解了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状态。
2.课堂文化引领,落实常规管理细节。课堂文化具有引导、规范的功能,学校期待学生向什么方向发展,就可以营造什么样的课堂文化。如期望学生优秀,就要倡导“认真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可以把事情做好”的课堂文化。在课堂文化的引领下,教学管理要根据教学规律来落实,按不同的要求细化,然后落实到教师,落实到课堂和学生,落实到细节,将落实进行到底。就拿如何正确利用黑板来说,要检查板书字体的大小、书写的位置,确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是否看得见、看得清楚;教师背对着学生在黑板上写字时就不要再讲课了,并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等。常规能否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检查人员的自身素质与工作态度。为了保证检查的有效性,对检查人员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必须是业务骨干,并要恪尽职守;二实施动态管理,随时调整不能履行职责的人员;三实施目标管理,检查内容具体到人,每次月查撰写分析报告,成绩、问题具体到人,并对问题跟踪检查。区级教研部门的检查结果直接与项目检查人员的综合考核挂钩,从而保证教学常规检查的有效性。
三、真诚指导
1.及时反馈。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旨在更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管”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而且要快、要及时。反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集体反馈,二是当面交流。笔者以为,当面反馈效果更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只有尊重才有创新。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最普遍的是用制度管理,因为制度可以避开人为因素。但是,假如一味严格要求,管理死板,势必会把教师“管死”,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创造性思维、教学个性等就会被扼杀。尤其是一旦教师出现抵触情绪,制度在执行的时候就很难达到目的,所以更多地提倡面对面交流。在交流中领导者不要把自己的认识、观点强加给教师,要从尊重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2.跟踪指导。教师长期形成的习惯不是靠一次会议、一次谈话就能改变的,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提醒、强化。跟踪指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跟踪”二字上,即对教师的个别指导,要“盯住”,采取问题逐一解决式。要求被指导教师明确问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按要求改进,下一步再根据改进程度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的指导意见,使他们循序提高。如跟踪听课、评课中要找准问题,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然后执教教师二次讲课,重点考察上次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形成的共识是否得到了体现,之后再评课、上课,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有效的,对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能起到积极作用。(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看似寻常最崎岖 成如容易却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