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侨批,大多数人可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为何物。“批”是语相通、俗相同的闽南和粤东侨乡人及其海外乡亲对“信”的习惯叫法,海外华侨的书信称做“侨批”。侨乡人寄信叫“寄批”;收到的侨信俗称“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
侨批的历史是华侨的酸甜苦辣、血泪沧桑的历史见证,是见证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珍贵历史文物。起码在清代,闽南和粤东就有侨批出现。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民不聊生的岁月,闽南和粤东大批贫民为了谋生,背乡离井,远涉重洋前往东南亚国家打工、做家***服务,然后将辛苦得来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华侨除了养家糊口、清还债务、赡养父母妻儿的义务外,有的还捐资家乡各种公益事业,如助教兴学、铺路造桥、扶贫帮困,等等。
在战乱频仍、通信闭塞的年代,“侨批”这种钱信合一体的特殊传递方式,成为帮助华侨给祖籍国亲友汇寄钱银,接济生活和相互传递书信、互通信息的纽带和桥梁,小小侨批邮寄浓浓乡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侨批文化大世界。
写顺风批
新中国成立前,人们确定出国远行日期后,应向长辈、亲友辞行。亲戚朋友要向远出谋生者赠物品、送红包或设宴饯行,这便是“送顺风”风俗。因何有此俗?缘起旧时人们出国多是坐船走海路,如果是顺风顺水,最近点起码也要好几天才能到达。倘遇台风大浪,走走停停,半月一月才到达旅居地也说不定。所以,航船顺风至关重要。闽南和粤东侨乡有句俗语:“走船跑马三分命”,船客们出国谋生能否顺风抵达,是一件令家人牵肠挂肚的要事。船客们到达异国他邦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寄一封信向家乡亲友报平安,于是这种向亲友告知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侨批习称“顺风批(信)”。改革开放后,侨乡电话、手机、电脑诸多通联工具逐渐普及,通话、发电子邮件取代寄信报平安,纸质的顺风批日渐式微。
盖如意印
旅居异域他邦的华侨在给桑梓亲友写信时,习惯在信文称谓上方和信尾落款处盖上一个红色醒目的如意印,那精美的小印章自然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它的特别用意是表示远方的亲人万事如意、平安无事。红色如意印又寄寓闽南和粤东侨乡“见红大吉”的古老遗风。
如意是中国独特的象征吉祥的器物,自古就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直至今日,一些集藏古玩小品的藏家,仍对其情有独钟。追究缘由,简单地说,一是如意制作很讲究,不失为一件艺术品;二是如意虽小但却处处能让人如意,自然要***个吉利。如意象征着美好,在古今盛行的吉祥***案中,有多种如意***案,以喻吉祥之意,例如年年(鲶鱼)如意、万(万年青)事(柿子)如意、吉(戟)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必(毛笔)定(金锭)如意,等等。如将四季时令瓜果或梅、兰、菊、竹等四季花卉配合如意,即是“四季如意”,在以如意为主的***案中放上百合花与柿子或狮子,就是一幅意境好、欣赏性强的“百事如意”。侨批上盖如意印,折射出侨胞希冀美好生活的心态。人们拆阅侨批时,目触红色的如意印,心里就会踏实许多。但是,也有的华侨自己动手写信,没有现成的如意印,他们习惯在信的首尾简单地画两个红色圆圈,权当如意印。
信文忌红
在闽南和粤东民间,历来有“丹书不祥”之说,侨胞与亲戚朋友之间,飞鸿问候,互通情愫都忌用红笔。如果谁用红笔写信,收件人拆阅一见红字,未读内容就知道寄信人家里有丧事或灾情。
人们忌讳用红笔写信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也与“丹书”来历有关。“丹书”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古代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托言天命,捏造所谓的天书,用丹笔书写,故称“丹书”。唐代案牍规定,皇帝除降诏外,有所访于群臣,则用朱书御札。后来,明、清皇帝御札,犹用朱书,称“朱谕”。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朱笔指示书写,表示出其亲笔,称“朱批”,或“朱批谕旨”;二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一种证件,也用红笔书写。
上述两层意思与侨乡人和华侨们的生活关联甚少,而直接影响人们观念,造成“丹书不祥”的心理因素很可能是“丹书”的第三层意思。丹书是用朱笔记录罪犯名册的,古代罪人的名册都要用红笔书写。我们在戏剧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古代官府衙门主持审案的官吏在判决死囚时,都用朱笔在判决书上将犯人名字勾去,然后将死囚推出去问斩。直到现代,法官在判决书上,仍习惯用朱笔勾决死囚。对罪犯处以极刑的宣判布告,名字上都用红笔打一个“×”或“√”。因此,华侨忌用红笔写信。除上述因素外,如今用红笔写信还被认为是绝交的意思。这就是华侨讳用红笔给祖家亲戚朋友写信的缘故。
寄批习惯
每逢传统年节临近,是侨胞怀乡思亲心尤切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给家乡亲人寄来问候信和过节费。特别是春节前夕,大量侨批飞传闽南和粤东侨乡,侨乡人习称“年夜班”。有的侨眷侨属婚丧喜庆,或修建房屋、祖祠、祖墓等大事,华侨闻知也会量力寄些批钱。
请安问候的平常侨批内容不长,大多由所交寄的信局专业人士代书,少有抒情、议论和描写,可以说是平铺直叙,言简意赅。这里举一例,1980年代,新加坡一位华侨寄给我祖母何春英一信,信文为:“春英姊:诸人安好,久未寄信,时在怀念,谅近来各人安好,身体康泰为祷。姊决定在明春要返里,而手续已寄回申请,谅姊当知,而见面当在不远了。年关之便,付港币五十元另用。此请金安。”侨批信封早期比较简单,有自制的,信封正面收件人粘贴一张红纸,信纸有的用宣纸,毛笔书写,由回国的亲友带交。随着华侨人数增多,华侨与家乡的信息、经济联系要求日益强烈。为适应这种需要,19世纪初,产生了专门以替华侨捎信、汇款为职业,并兼做生意的中间人,这些人被称为“水客”或“客头”,就是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专为侨胞递送侨批或物件的人。后来有的客头由于递送侨批及时无误信誉好,在华侨集中的旅居国建立了信局,如福建省东山岛设立在新加坡的就有添盛信局、进成信局、福春信局、合安信局、新顺昌信局等多个信局。信局出现后,借助于不断完善的邮***技术和银行技术开展“侨批”业务,“侨批”的经营进入分工明确、各司其责、通力协作的时代,即侨批信局负责收“批”或登门分“批”,邮***局负责跨国及长距离侨批的“传递”,银行负责侨款资金的调拨、结算与兑换。这一时期的侨批信封大多由信局统一印制。来自新加坡的侨批信封上都有“附上港币(或人民币)××元”字样。为何寄的不是该国币种?原来,新加坡***府规定华侨不许向外寄叻币(新加坡币),信局只好把叻币折换成港币(或人民币)。改革开放前,侨批由新加坡寄到福建东山岛,通常需要一星期。那时,各信局为争取客户,赚取一些手续费,倍加重视诚信服务。无论侨批金额大小,投递路途远近,都坚持做到风雨无阻,认真接收,及时寄出,准确投递。在道路不平、车辆稀少的年代,在笔者家乡福建东山岛,投送侨批多是步行,顶多就是骑自行车,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1979年,国内侨批信局归并银行,“侨批”的汇款功能由银行接替,而其交流情感之渠道则由发达的电信及邮***所替代。至此,国内侨批业“寿终正寝”。此后,华侨所寄的信件大都使用邮***部门印制的规范、雅观、专门的航空邮简,侨批由华侨旅居国邮***机构分发投送。
侨批承载着联络情感、传递信息、表达爱国思乡热情的光荣使命,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中功不可没,有口皆碑。了解侨批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铭记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赤子之心、骨肉之情!
(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