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活动是永无止境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内全面开展认证已经历经近20年,历史证明,通过第三方对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才能不断完善构建起良好的质量管理基础。
自然界的规律孕育着管理真谛,如河的喻示:产品质量管理犹如管理一条河流的洁净,只有河的源头水是洁净的,保证其中游和支流的水不受污染,才能保证下游水的清洁。产品的质量管理也是如此:产品设计是质量的源头,外协零部件质量是支流,自主生产是质量中游,而产品出厂是河的下游,只有优良的设计 + 良好的部品 + 正确的操作,才能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
1、源头管理(优良的设计)
“设计是质量的源头”,企业要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组织科技人员努力钻研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的设计理念,加大投入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装备,努力提高设计能力和水平,并严格按照设计控制程序要求规范产品的研发工作,使产品设计更高效、更可靠。
设计输入要充分满足市场反馈信息、产品标准、法律法规等要求,设计输出时要确保各类技术文件符合规范要求,切实符合企业生产制造工艺水平,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注重节约成本、绿色设计,从而高效研发出真正适合市场、物美价廉、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及时改进完善现有产品质量。
通过制订各项对企业科技人员的激励制度,建立完善新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技术开发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保障基础,充分调动技术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支流管理(良好的部品)
对产品而言,外协零部件质量的稳定性是质量管理中最难控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经初步统计,因零部件不良造成产品不良的比例占总不良的7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依据标准中的采购要素的精神,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方面,重要的关键零件尽可能自己生产,自己暂无条件生产的,依据合格分供方评定原则选取可靠厂家;另一方面,对质量管理基础较差的外协厂家开展TQM活动的培训,把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推广到一些主要零部件生产厂家,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建立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他们查找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点,定期对他们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零件进仓交检合格率、装配现场不良率和市场不良率三方面的实绩进行综合评价。督促他们不断提高零件质量,减少质量波动。
3、中游管理(准确的操作)
“准确的操作”应包含哪些内容?这可以用体系管理中常提到的“该写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记录”、“记录要分析利用”这四句话来概括,而重点在于现场管理:
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由于直观、明了、简便、实用,成为生产管理现场中最见成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在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部门均设立对应的“看板”,将主要生产、质量指标表格化、数字化、***示化,使大家一目了然,为了使现场质量始终处于受控之中,每天的工作进度均在看板上注明,形成数据曲线,使之得到控制。这种管理手段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培训、统计技术、记录、交流沟通等要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6S”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而“6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原点,缺少了“6S”管理,现场管理和TQM活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6S”管理活动,即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习惯六个方面入手,提高职工凝聚意识,保持工作环境一尘不染,生产现场有条不紊,将生产、办公、个人用品分门别类放置,提高工作效率和职工士气。在推行“6S”的过程中,可将其与定置管理、看板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要求,如:产品标识、检验与试验状态、文件控制、过程控制、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等要素的程序要求结合起来,并且专门成立“6S”活动工作推进组织,每月不定期地对各区域进行定点摄影,进行比较,予以督促,培养职工良好的教养习惯,从而保证了这些要素的切实受控,从根本上杜绝人为造成的质量影响。
“三不”活动
抓质量工作,最危险的是由于失误等原因而引起的质量异常,而失误在日常工作中却又无法避免。因此,必须将日常的工作管理体制建立成为“一旦出现质量异常,就能立即发现并采取对策的体制”。特别是当自己失误时,如果试***隐瞒,就肯定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且也往往会给相关人员增添许多麻烦。因此必须培养职工即使是再小的异常,也绝不隐瞒的风气,要培养当被指出失误时,“多谢告诉我”的风气。针对这点,可以开展“三不“活动:不装不良品──发现不合格的零件不装配;不做不良品──保证自己的装配质量(自检);不放过不良品──不让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互检、专检)。
QC小组活动
QC小组活动是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与现场管理的充分体现。通过QC小组活动的P D C A循环,针对存在的问题点,可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创造性地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也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员素质。
要将“QC”小组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必需辅以有激励的管理制度,并开展培训教育、企业内部现场发表评选等活动,这项活动才有生命力。
完善的质量培训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只有认真做好培训工作,企业干部职工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共同创造人人参与的质量文化。
企业可以借鉴日本松下公司提出的“造物之前先造人”理念做为教育培训方针,对职工进行分层、分类培训,每年根据培训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内部自培、委外培训和OJT培训(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培训)等方式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新职工上岗前的全面培训;
操作工由车间、班组组织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在生产淡季,集中对操作工进行经营理念、《就业规则》、安全生产、质量体系、合理化建议、QC小组活动、“6S”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再培训,以利于职工的自身发展;
管理人员参加公司内外部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和专职培训(包括内部审核员委外培训、注册质量工程师后续教育);
组织干部晋升前的升职质量管理意识、知识培训;
严格细致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工作,对有关人员实施再培训。
并结合企业内部刊物、网站、OA办公系统、看板、黑板报等媒介经常开展质量知识宣传教育,真正实现了由自下而上的全员自觉性培训和自上而下的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
只有通过切实开展上述工作,企业的质量管理才能实现从制度化管理升华到质量文化影响的跨越。
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的理念,不断创业创新,敢于面对当前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确保生产制造出令顾客满意的可靠产品,才能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