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国外强调自然保护的国家公园,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相对应。中国还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体系。
国家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部级风景名胜区
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西湖北高峰下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西湖在中国文化、历史、宗教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厂泛的影响。依湖山而起的佛教又明,为杭州和西湖赢得“人间天堂”称号。
中国风景名胜区,是经***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的地域。我国建立风景名胜区,目的是为国家保留一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同时科学地建设管理,合理地开发利用。目前中国部级风景名胜区有187个,再加上省级风景名胜区有600多个。这600多个风景名胜区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王要载体。
国家自然保护区海南三亚珊瑚礁部级自然保护区
三亚珊瑚礁部级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建立的部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部近岸及海岛四周海域,保护区自东向西由亚龙湾片区、鹿回头半岛―榆林角片区和东、西瑁岛片区三部分组成,各片区分有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保护区海域与三亚市几处主要著名旅游海湾――亚龙湾、大东海海湾、三亚湾及天涯海角相邻,构成了三亚滨海景区的生态内涵。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目前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226个。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内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鉴于它的特殊性,传统的旅游方式有悖于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初衷,适度开发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为取向的生态旅游,应该是自然保护区利用的方向。
国家森林公园:四川蛾边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
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区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曾被称为“中国百慕大”。这里是一片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面积575平方公里,天然的生态群落孕育出极品的动植物景观,这里是大熊猫的乐园,杜鹃花的王国,珙桐的世界。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科学和严格地保护各类森林风景资源是国家森林公园事业的首要任务。自1982年成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立部级森林公园660处。全国森林公园的分布范围已扩大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形成了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地文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的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体系。
国家地质公园:大渡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大渡河大峡谷的景观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峡谷比较毫不逊色,深度大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近1000米,是三峡的2倍。
大渡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州甘洛县交界处,2001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在大渡河的金口河至乌斯河段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具有国内外罕见的大峡谷和平顶高山景观。大峡谷北岸的大瓦山是一座绝壁围绕的平顶孤山,被称为“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部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由国家行***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以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已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138个,其中有12家还入选了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在西溪,游客可以泛舟湖漾港汉,垂钓河塘柳荫,秋赏芦花冬探梅,初春踏青夏采菱。
西溪作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格外引人注目。它位于杭州市区的西部,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中国江南平原水网湿地、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也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以“冷、野、淡、雅”为特色。
中国现有两种类型的湿地公园,即“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既强调“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又要求“合理利用、良性发展”,具备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的设施和条件。
我国已经设立三个部级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江苏溱湖和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以及绍兴市镜湖等22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