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句话在朋友圈里流行甚久,似乎略显过时的段子,却被近来几则“为老不尊”的新闻再次拉回舆论热点的位置:唐山老人的广场舞打扰到附近学校,高中生站立抗议,却遭到了老人的羞辱;西安一位老人因为女孩不肯为其让座,竟然一屁股坐在女孩儿身上;近日,四川达州城区三小孩儿扶起摔倒的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考生只要抓住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却被近来几则‘为老不尊’的新闻再次拉回舆论热点的位置”,以及后面列举的几个事例,就可领悟命题者命题的意***。考生要围绕“为老不尊”这个核心内涵发散思维,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找出材料的含义,准确确定中心,并通过比较鉴别,选出自己认为最直接、最切合自己积累的一种作为作文的主旨。
例文
是什么让中国老人“为老不尊”
刘晶瑶
在国外,用来称呼老人的英文单词是senior。这个词的本意是资深的、高级的。而孔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人活到一定年纪,眼界应该更为开阔,心境应该更为豁达,不但在年纪上资深,在看待人生百态、对待周围人时,也应该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宽容。
可看看我们周围的一些老人,公交地铁上,抢座的气力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被让座时,一副理所应当的架势。更别提那些摔倒被扶时,讹诈好心人的老人了。
有人将中国老人“为老不尊”的根源归结为他们的成长年代,“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环境下,这一时期的人们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他们是喝着狼奶完成启蒙和基础教育,得到的是一种拳头大的价值观。”
如果说曾经的***治运动,让人性中最为恶的一面被激发了出来。那人格形成时期,造的恶难道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吗?
发展中的中国,最大的改变是由过去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就像《白鹿原》里写就的乡土中国,一纸“乡约”比村民们不知道的朝廷法律更管用。在一个举目望去人人相熟的社会里,道德目光的规范力量无比强大。而随着人口大量迁徙,陌生的城市里,人们不在乎曾经的脸面,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公交车上抢座的路人,都是只见一面的缘分,打过这一架,我们不用再相见,于是自我利益最大化成了行事的基本准则。
人性本善说和人性本恶说,其实都在强调教化和社会规范的力量。既然老者已老,那么要改变他们“为老不尊”的现实,检讨曾经的道德沦陷,全民疯狂的运动,反思历史,更需要改变当下。
吐痰、吵架、骂街、打赤膊、不排队、高声喧哗、攀折花木、不走人行横道。这些常见的不自尊行为,能否呼吁全社会的谴责?能否动用行***手段,加以惩处?将救人诬为撞人的,能否引入强有力的刑事处罚措施,不再是教育了之?
如果不自尊的老者,缺乏道德底线,那么就要由社会给他们划出一条底线;如果不自尊的老者,没有禁忌没有界限,那么就要有社会让他们在道德、法律的规制下,有所敬畏,有所畏惧。
评点:郑文龙
从文题立意可以看出,文章的主要笔墨放在了产生“为老不尊”这一现象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的探讨上。透过严谨全面的分析推演与例证阐述,文章深刻地揭示出了现象背后***治文化对人性的深刻影响与社会结构变迁之下的道德失约等历史与现实根源。最后,提倡教化规范道德底线与建立法律规制以劝善惩戒的应对措施,作为解决此一社会问题的施行办法。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对历史与社会背景的追根溯源,体现了作者思考问题的历史意识与社会洞察力,使文章具备了多维的思辨力与批判性。而其不足之处则是对于文化传承与建设方面言之不足,而大谈行***处罚、法律规制。放弃文化本位的公民教育而诉诸于行***刑事处罚,仍不异于其所批评的***治动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文章本身的思想性与立言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材料作文“为老不尊”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