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T-PSA)在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81例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和62例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血清中T-PSA和F-PSA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间比较用t检验,并且探讨F/T-PSA对前列腺癌的界值。结果 T-PSA
关键词: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疾病;F/T-PSA比值;诊断灰区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中老年男性多见的疾病,在超过60岁的男性中,位居癌症相关死亡的前3位。PSA已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监测和评估。虽然PSA是一个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并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其诊断特异度并不高。PSA升高也可见于其它良性前列腺病,尤其当PSA浓度在4~10ng/ml时,这个浓度范围被称"诊断灰区"[1]。因此迫切需要扩展PSA的作用,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国内外分别有学者应用血清T-PSA与F-PSA,F/T-PSA、sPSA与尿PSA(uPSA)比值(s/u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等参数筛查PSA灰区的前列腺癌[2]。本研究通过回顾198医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的前列腺癌的病例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病例,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PSA、F-PSA值,计算F/T-PSA比值,研究其在前列腺疾病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198医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的前列腺癌的病例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病例,其中前列腺癌患者组62例,年龄50~89岁,平均68.5岁,全部经病理活检确诊;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81例,年龄51~92岁,平均71.5岁,均经前列腺等离子切割术或B超确诊。
1.2实验方法 使用美国Beckman公司的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免***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测定T-PSA和F-PSA,在前列腺检查(指检、活检)前,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当天测定。
1.3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均值x±s表示,各组间采用 t检验,P
2结果
2.1当T-PSA0.05),见表1。
2.2 T-PSA在4~10ng/ml区间时,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T-PSA、F-PS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癌组的F/T-PSA比值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F/T-PSA界值的探讨 当T-PSA在4~10ng/ml区间内,分别以10%、16%、20%作为F/T-PSA的界定值,比较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有效率,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发现,T-PSA在4~10ng/ml范围内,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F/T-PSA比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各自的F-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前有的研究认为F/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并不高[3],但其在T-PSA在4~10ng/ml范围内却有着较高的准确率。而T-PSA在其它范围内的鉴别意义不大。在国内,PSA通常以4ng/ml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术前确诊则有赖于前列腺穿刺活检。但由于血清PSA值还受其它一些因素的干扰如前列腺的大小、年龄和前列腺操作等多方面影响。例如对没有临床症状的隐匿性小肿瘤,其尚不能产生足够的PSA,难以反映肿瘤的存在,缺乏应有的灵敏性, 在前列腺良性疾病时(如前列腺增生、肥大、炎症等)均可引起该指标轻度升高,特别是PSA值在4~10ng/ml区间(通常称为前列腺癌的诊断灰区)时[4],很难与前列腺癌区别,故血清T-PSA并非前列腺疾病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近年研究发现,在诊断灰区时,血清F/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本文所得结果相一致。本文资料中,我们分别计算了以各F/T比值作为临界值时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有效率,并取最大有效率时的F/T比值作为诊断标准,结果显示:以16%作为F/T临界值时,有效率最大(75.18%),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建议以16%作为F/T临界值较为合适。综上所述F/T-PSA比值只适于作为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辅助指标之一,在诊断灰区有较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应作为存在或排除前列腺癌的明确指标,如确诊仍需采用病理活检作为诊断依据,我们选取临界值只为临床医生掌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率提供参考,减少一些患者的活检痛苦。
PSAD是在1922年提出,是用血清TPSA除以前列腺的体积。增加相同体积的前列腺组织,其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增高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10倍,因此前列腺癌患者的PSAD值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是非常明显的事情。F/T-PSA是在1993年提出,他可以有效在TPSA灰区时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这主要是由于前列腺癌患者的相关比值要明显的小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因此可以减少前列腺穿刺活检带来的不必要程序,而其普遍被采用的临界值小于等于0.18.随着通常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并不会有明显的增大,然后血清PSA特异性的升高主要是由于PSA直接释放入血所导致,而一般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的病患则是因为体积的增高而导致PSA的指数升高,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PSAD的数值来减轻前列腺体积对血清PSA的影响,同时配合F/T-PSA和PSAD作为对照,而其临界值分别取0.15和0.18,而后判断两者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各种方式综合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前列腺的诊断率,各种技术各有优略,实际应用者主要看各院诊断体制和技术发展水平来确定。
参考文献:
[1]Thanigasahm R, Mancuso P, Tsao K, et 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velocity(PSAV):apractical role for PSA[J].ANZ J Stag,2009,79(10):703-706.
[2]赵晓俊,浦金贤,陈卫国.PSA相关参数对血清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新医学,2010,41(4):218-221.
[3]张新路,陶绍能,扬继文,等.f-PSA与t-PSA的比值对Pca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J].放射免***学杂,2012,25(5):584-585.
[4]刘亚巍,蔡小兵,王飞,等.前列腺特异陛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灰区的临床意义[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1):12-1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探讨T―PSA低水平及F/T―PSA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