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孟津县小浪底镇刘庄村后,由柏油路转入一段蜿蜒的山间土路,便看见一些民居呈阶梯状分布,雾霭中的青砖灰瓦若隐若现。这就是乔庄,是刘庄村的一个自然村,西距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约2千米。
在村西头半坡上的一处平地上,矗立着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式建筑,这便是乔氏祠堂。在前厅内,我们看到两侧墙壁上均镶嵌有碑刻。其中,乔氏重修家庙碑有两座,分别制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和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碑刻上方的两块匾额,一块上书“家声丕振”,另一块上书“节孝慈惠”,两块牌匾均写于民国时期。院子最里的土崖下有一孔砖拱窑洞,是祠堂里最重要的地方,是旧时乔家人祭拜祖宗的场所。
祠堂北边坡地上是一座座乔庄民居。乔庄现有古建筑百余间,保存较好的窑院式***宅院有10所,都是背山面沟,依山凿窑,四周盖房,环围成院。如今,许多宅院前,还搁置着过去使用的石碾、石磨。
旧时乔家分东、西两个大院,每个大院由多个小宅院组成。为了便于管理和防止匪盗入侵,各个小宅院又有***大门。如今,其他几座大门已不复存在,只有东院的石门孤零零地伫立着。
如今,村后的山坡顶上还保留着一座土寨,居高临下,有多孔窑洞。旧时,如遇战事,村中老少躲进寨内,青壮年上寨顶防御。岁月更替,眼下只剩下残缺的寨墙和荒草丛生的窑洞。
故 事
乔家祖籍山西,明朝初年迁居洛阳铜驼巷,随后其分支又迁往多处。当时,迁往孟津会盟一带的乔允升,为乔庄乔姓人的七世祖,曾官至刑部尚书。至清代乾隆年间,乔氏一支才把家搬到乔庄。乔庄人世代以耕读为生,勤俭治家使家族不断兴盛。此外,乔庄人世代热衷医道,几百年来,这里成长起多位中医名家,因此乔庄还被周围百姓称为“大夫窝”。
现在,乔庄大多数人已搬离山沟,选择平坦、交通便利处建造新房。但这里的古树老宅、田园风貌,吸引了国内众多美术界人士和学生前来创作。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20多所高等院校学生的写生基地。
2012年12月,乔庄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传统村落之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