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有中国人才有圈子,实际上,圈子现象举世皆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只要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就必须存活于自己的圈子里,区别仅仅是圈子的半径、圈子的大小和圈里的人。
年轻人是圈子的主体
在本专题《关于圈子的调查》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得看出“圈里人”的显著特征,而年龄特征无疑让人关注。调查显示,热衷圈子的人群大多数是“80后”,其人数比例占到75%,而“60后”和“90后”的人数比例仅仅有5%。
毋庸质疑,“80后”(19岁―28岁)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生活中青年人的主要构成力量,他们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因子。事实上,绝大多数“80后”都赶上了计划生育***策,所以对他们而言,没有兄弟姐妹、放学各自回家、工作压力巨大是他们必须承受的现实状态,他们必须自己给自己寻找工作、生活中类似于兄弟姐妹的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圈子就成为一种能主动结交同伴,并能够提供沟通、休闲、娱乐的生活必需品。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把一个人毕生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或者说发展危机。对于年轻人这个处于成年早期的群体而言,埃里克森认为他们面临的发展危机便是建立亲密关系和孤立于他人之外这一矛盾。这对矛盾的一端是青年人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或群体关系,另一端则是因为害怕被拒绝和害怕失望而离群索居。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为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年轻人会通过更多的途径和渠道主动暴露自己,他们也愿意更大程度地把自己交给对方。在这种交往的过程中,因兴趣、爱好而建立起来的圈子就会随之形成。与此同时,因圈子里或者亲密、或者信任的交往,年轻人也能收获更多的亲密感和归属感。
与此同时,圈子往往也成为年轻人的一个生活平台,事实上,圈子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时处于多个圈子之后,有25%的人甚至生活在6个以上的圈子之中,但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加入圈子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享受因加入圈子而带来的快乐才是最终目的。这也是像“开心网”等圈子存在的诱因和价值。不论是圈子的创建者,还是加入圈子的民众,其圈或被圈的宗旨就是“开心”。当然,这种生活平台实际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特殊的载体,承载着各个层次人流与交际的渴望,以及他们对梦想、空间及发展的追求。
圈子的生活价值
圈子是一个无形的围墙。虽然无形,却是其囊括和划分的功能却不可或缺的存在。它的排他性可以带给人安全感,使得圈里人充分感受到圈子的温暖。比如IT圈、房产圈之类,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大大小小的圈子,在这里圈子里,也都会形成自己的规矩。近些年来最被民众接受的莫过于娱乐圈,所谓的“潜规则”甚至成为世人皆知的公开秘密。再比如在广播电视领域,北广毕业的学生总会分外受到青睐,而说到剧本写作,北影的专业学生往往会有舍我其谁的感觉。也许这是一种潜在的腐败,但是这种因圈子而形成的观念围墙已经根深蒂固。
圈子是一个利益互惠的空间。毫无疑问,圈子中会有利益,虽然圈子所带来的归属感以及生活品位的彼此认同比商业价值更具诱惑力,但圈子交际中并不排斥商业利益。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能够身处更有私密性的圈子,水涨船高,每天耳濡目染,见识无疑会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对圈子的认识不断加深,“30岁以前靠实力,30岁以后靠人脉。”是很多现代人的共识。知名学者、主持人曹启泰写过一部叫做《人脉存折一亿六千万》的书。在书里,曹启泰以2006年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为例向读者揭示了人际资源的价值。“他们是一群身份特殊的学生,教学楼前长长的一溜豪华轿车无形中说明了一切;他们也是中国高校中门槛最高的学生,每位学生的学费最少也要二三十万元人民币。EMBA同学会,足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豪华’的同学会。”实际上,这个“同学圈”并不关注老师和学业,更多的是关注同学有谁,因为这些人脉才是他们花钱购买的主要资源。
任何一个圈子都有其不同的原则和规矩,不同原则和规矩的圈子又给生活带来迥异的差别。除了其最初的休闲、消遣之外,在把人脉当成金脉的今天,圈子无疑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载体。承载着各个层次人流与交际的渴望,以及他们对梦想、空间及发展的追求。
毫无疑问,未来的圈子会越来越多,进入圈子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但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选择圈子”远远比“进入圈子”要重要,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在进行圈子之前,慎重的思考无疑是必须的。当然,对于我们的***门和舆论媒体来说,宣传推广健康的圈子也是当务之急,毕竟在今天,圈子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