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镜”由生活用品逐渐渗入到文学、民俗、宗教等领域,因而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西游补》中的镜意象在映照外界这个功能内涵的基础上,更深层地与佛教自我救赎相联系,引发对人生情理、生死、真假、虚空的思考及生命忧患意识。
关键词:《西游补》;镜意象;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模式固定化的神怪、物象,常被赋予特定的能力以引发联想,成为小说内涵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有机部分,如狐狸、蛇、葫芦等。中华文明具有数量众多的文化系统,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其中“镜”作为一种特殊用品,因其映照特点渗入到文学、宗教等领域而具有特殊蕴涵。有近四千年历史的“镜”“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史相始终”[1]不同于早期笔记小说中的照妖功能,“镜”在《西游补》的出现则具有多重文化内涵。
董说所著《西游补》,鲁迅赞曰“其造事遣辞,……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2]作者由“三借芭蕉扇”后下笔,叙述悟空因情根萌发,坠入鲭鱼()精幻化的青青世界,最终找回本真。全书开宗明义“蜻鱼扰乱,迷惑心猿,总见世界情缘,多是浮云梦幻”,第一回师徒间“牡丹不红,徒弟心红”的讨论,也提示其主旨在于心性。本心往往为世间如镜的虚空幻象所惑,要回到本心就必须历经万千,打破幻境,“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
“小月王造成万镜楼台,……故此楼名叫做‘三千大千世界’”。通过一面面镜的幻化,悟空忽而游荡于“古人世界”,忽而又闯入“未来世界”;忽而化为虞美人与楚霸王周旋,忽而又当了阎罗王坐堂会审秦桧。第十回悟空欲出万镜楼被红线绕住时,一老人相助,说这是“‘自家人救自家人’。可惜你以不真为真,真为不真”,此后“方才醒悟是自己真神出现。”小说总结“盖行者迷惑情魔,心已妄矣。真心却自明白,救妄心者,正是真心。”悟空在现在、过去、未来的种种经历,在十六回被虚空尊者一语道破,原来世上“也无万镜楼,乃是蜻鱼成。……也无蜻鱼者,乃是行者情。”正是“迷人悟人,非有两人也。”唐僧听悟空说得厉害,便道“徒弟辛苦也”,八戒却不满地说“悟空去耍子是辛苦,我们受辛苦师父说是耍子”。八戒一语道破悟空“辛苦”的实质,“耍子”式的“辛苦”,皆是牡丹树下“一念悲怜,惹起的许多妄想”(第一回回目评语)。“一念着处,即是虚妄。妄生偏,偏生魔”(序),虚空主人偈作“悟空不悟空,悟幻不悟幻”,一切皆空,幻境皆空,一切皆因情动萌发,虚妄造作。心有万心,镜有万镜,镜者境也,境由心生,故心设其镜,境即其心,镜乱即人心浮动,镜的大千世界乃自心所现,正是一心普化一切境,一切境相一心生。行者入幻历诸梦境,心造一切,故其醒悟也由心。对此,虚空主人解释:天地初开,……鲭鱼与悟空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世。
鲭鱼乃行者之欲,悟空乃行者之破欲。几经周转,最终能跳出鲭鱼并斩杀,是真终能破幻,真终能悟世间万镜幻象之空而回归本心。《西游记》“假悟空”是由他者变化而来,而《西游补》历经种种的“悟空”却是由内心幻化。
《西游补》中的“镜”目的在于阐明如何对待水月镜花般的大千世界。对世间的迷失、沉沦,始终是源于内心魔障、自我迷惘。爱为生死本,情为地狱根,西行求真经的行者只有守本心、不为情爱所惑才能悟空。此处的镜意象与传统的照妖镜不同,是深含佛理、世间虚空之镜,“终究永恒还是本原之‘空’”。[3]在明清时期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镜意象由最初映照外界转向救赎内心之蕴含,明显带有背离传统的意蕴。《西游补》以“镜”沟通了一系列真假,实质都是说明世间镜花水月般的虚空,使人们放弃对欲望的虚妄执着而回归本心,返璞归真。
“镜”由水而来,自始便具有复杂的双重性:一方面,其透明特性决定的映照万物的器具性,其映照之相拥有逼真性;另一方面,其实体特征决定的反映世界的内化性,其映照之相又呈现虚幻性。可以说,“镜”中之相越是几可乱真,便越是显现出其如梦似幻、梦幻泡影般的虚空,真实性与虚幻性的极度统一极其鲜明地体现在了“镜”中。
在西方,“镜”也充斥于文学艺术的世界之中。不论是《一面镜子与它的碎片》、“白雪公主”的真实之镜,还是《理查三世》、《麦克白斯》中能映照过去未来、映照人心的神秘之镜,或是李尔王《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由“镜”派生的心灵画像,多呈现其真实性,着重于人们接受镜中影像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后,通过“镜”反观而追求真实,在自我审视中重新完成自我确认。
西方强调真,我国古典小说之镜却多落于虚,而引发对生死、真假、虚空的思考。这种着眼点继承了原始思维、巫术信仰中对自我及未知的恐惧,也体现着独特的的生命忧患意识。在挣扎的岁月里,作家透彻地看到了人世间充满食惑、名利追逐的一切欲望挣扎,希望找到一条可以在镜花水月的欲望世界中引导人们回归本心的道路,从而重获生命的安宁与平静。
参考文献:
[1]常智奇:《中国古代铜镜美学发展史・张天恩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鲁迅撰,郭豫适导读:《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2
[3]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10
作者简介:徐盈(1989.10-),女,青岛市人,汉族,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西游补》中镜意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