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拿起DV对着他们拍摄的时候,他们拿起了弩对准我……”这是采访本期“DV人物”杨干才与夫妇时他们讲给我的一个情景。
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作为摄影爱好者、作为一个精明的广告公司老板,杨干才与对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厌倦。“要为自己做一件事”。他们卖掉了公司,带上相机,开着车在中国大地上游走,行程48000余公里。他们在寻找什么?
强烈的好奇心让杨干才夫妇滞留在曼蚌――一个几乎与世隔绝、依然生活在刀耕火种时代的边境山寨。杨干才夫妇准备在这里进行影像的拍摄活动。因为,凭着多年对摄影的爱好,凭着对人类学纪录片的记忆,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题材。
他们刚刚进入小寨拍摄的时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当那个射杀野猪的弩与DV对峙的时候,究竟谁是猎物呢?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画面。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它不仅是推动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对人类深层意识、情感等规律研究的动力源泉。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有多少人采用了猎奇的手段?有人甚至说,在纪录片创作中,猎奇是一种动力。在这里,我认为有混淆概念的误导。
人类应该永远对外部世界报有强烈的好奇,这是一种创造的动力,当然值得提倡;在艺术的创作中,追求新奇的内容与表现更是无可厚非,没有新奇的概念与表现的艺术作品注定没有生命力。但是,猎奇只是一种获取的方法之一,而且永远是获取新奇表现的低劣手段。一个“猎”字,有多少隐意在里面:强势对弱势的占有、侵犯、伤害、偷袭(窥)、单向利益的获取……
值得庆幸的是,在杨干才与山寨土著的“互猎”中,杨干才首先收起了DV。夫妇俩在寨子里住了下来,自己开荒、种菜、养鸡。一住就是4年。在这4年中开始的大部分时间里,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杨干才更是与寨佬们一起打制农具、烧荒种稻。他们已经成为这个寨子里的寨佬,赢得了全寨人的尊敬。
“我拍一个捻线的老太太,老太太在我对面,捻的线没地方绕,就缠在我的机器和手上……”这是杨干才最后与拍摄者之间关系的表现。
杨干才与的《蜕变》不仅在中国纪录片界也引起震动,在国际纪录片节上也获得了重要奖项。其作品的价值有目共睹,他们作品背后的创作方法更值得所有纪录片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