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等辞书均未收“放鸽子”条,以往学者们也较少论及。先看几例:
(1)他不是车坏了晚到,就是把大伙放鸽子了找不着他……游客怎么会相信我们的解释?(张欣《今生有约(4)》作家文摘\1997\1997B)
(2)近日早先连续爽约的蔡康永终于现身“快男”舞台,总算摘掉了“放鸽子大王”的名号。(《新快报》2007-07-12)
(3)事先应预定好酒店床位,可以通过旅行社订,可以找当地朋友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旅游服务信息网订。但是要多留个心眼,提防交了订金,到时候却被人“放鸽子”。(《新闻晨报》2007-09-30)
依用例看,“放鸽子”大概就是欺骗、爽约的意思。此处“放鸽子”不是动宾词组“放飞鸽子”,而是一个词,中间还可添加一些别的成分。例如:
(4)不光上述几项交易,由于共同需求迫切,中澳两国近年来尤其是近几个月在资源方面的合作步伐正在加速,似乎并未受力拓放中铝“鸽子”和力拓“间谍案”的影响。(《国际金融报》2009-09-09)
(5)所以,尽管频频有交易发生,业内人士也屡屡担心,参与收购的中国企业会不会成为“中铝第二”,被澳大利亚公司再,放一次“鸽子”。(《国际金融报》2009-09-09)
(6)博尔特放了上海一个鸽子,而他的老对手鲍威尔和盖伊,也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变得嘴硬起来。(《重庆晚报》2009-09-20)例(4)在“放鸽子”中又添加一个间接宾语“中铝”,例(5)在“鸽子”前用数量词修饰,例(6)既添加间接宾语,又有数量词修饰。这些例子说明“放鸽子”是离合词,这类词形式不拘一格,使用起来灵活方便。“放鸽子”还可以用于被动态。例如:
(7)记者也从相关人才机构了解到,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招聘需求疲软,部分行业招聘岗位数相比往年缩水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求职者应聘难度加大,一些人甚至在临近签合同时被企业“放鸽子”。(《上海金融报》2008-11-07)
(8)还有一些代驾公司则表示,由于代驾被放“鸽子”的几率很大,这个如何在定价中体现会是件比较难的事情。(《青年报》2009-08-20)
“放鸽子”能用于被动态,是因为“放鸽子”中间可以插入受事者,这样就可以组成“施事者+‘放’+受事者+‘鸽子”’的主动句式,当转化成被动句后就成了“受事者+‘被’+施事者+‘放’+‘鸽子’”,如果省略施事者,就成了“受事者+‘被’+‘放’+‘鸽子’”格式。“放鸽子”中间能插入受事者,这一点对于“放鸽子”能用于被动态来说很关键。
与“放鸽子”同义的“爽约”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受事者,不能组成“施事者+‘爽’+受事者+‘约’”格式,另外“爽约”也不能接宾语,不能组成“施事者+‘爽约’+受事者”格式。所以主动态不能转化成相应的被动态。从这一点来看,如下说法是不合规范的:
(9)病人很可能同时在好几家医院预约,最后只选择一家医院看病,另外几家被爽约。(《北京日报》2009-09-10)
(10)电动汽车落户广州,意味着此前呼声较高的武汉被爽约。(《新京报》2009-12-14)
例中的“被爽约”大概是用语模仿,在媒体报道中也基本能表达意思,但从语言角度来分析,还是应尽量少用。
“放鸽子”还有其他意思。例如:
(11)16岁那年,我在贵阳认识了几个社会青年,我们彼此都很缺钱,于是合谋用“放鸽子”的方式骗婚。(《人民法院报》2004-06-29)
(12)想靠“放鸽子”发财致富的聂惠香,换来的却是刑期加罚金。……闲谈中他们聊到,有人用“放鸽子”的方式,很容易就骗取了一些急于成家的单身汉的钱。(《法制日报》2009-04-01)
这种意思的“放鸽子”早先是指流行于旧中国上海滩的一种诈骗伎俩,以女人到雇主家做保姆,或以小妾为名,然后卷走被骗人的财物,黑道上称为“放鸽子”。我们暂称这种“放鸽子”作婚骗。有时也叫“放白鸽”。例如:
(13)兆贵见四下没人,因道:“方才琼二爷把小的喊去,叫我赶来告知爷的。说是苏家的两位小姐,不知到哪里去了,房间里箱笼只只都空,万丰的折子却撂在抽屉里面,不但把存着的钱都抽空了,并且还支用过五千银子。”秦珍听说,不禁气得目瞪口呆。因道:“这可不是做了放白鸽的吗?你可听说他们两个是什么时候走的?”(《泪珠缘》第八十六回)
“放鸽子”作婚骗、约骗(为与“婚骗”相对应,暂称爽约义的“放鸽子”为“约骗”)讲,究其来源,与古代一种带性质的“放鸽会”有关。据《广东新语》记载:“广人有放鸽之会,岁五六月始放鸽。鸽人各以其鸽至,主者验其鸽,为调四调五调六七也,则以印半嵌于翼,半嵌于册以识之。凡六鸽为一号,有一人而印一二号至十号百号者,有数人而印百号者。每一鸽出金二钱,主者贮以为赏。放之日,主者分其二,一在佛山,日内主者。一在会场,日外主者。于是内主者出教。以清远之东林寺为初场,飞来寺为二场,英德之横石驿为三场,期以自近而远。鸽人则以其鸽往。既至场外,主者复印其翼,乃放鸽。一日自东林而归者,内主验其翼不谬,则书于册日某月某日某人鸽至,是为初场中矣。一日自飞来归,一日自横石而归,皆如前验印书于册,是为二场、三场。皆中,乃于三场皆中之中,内主者择其最先归者以花红缠系鸽颈,而觞鸽人以大白,演伎乐相庆。越数日分所贮金,某人当日归鸽若干,则得金若干。有一人而归鸽数十者,有十人千鸽而只归一二者,当日归者甲之,次日归者乙之,是为放鸽会。”
赵利峰(2003)认为“(放鸽)其实则与一般博戏无大区别”,“因放鸽会选有定时,且非时常举行,渐而有好事者脱离放鸽会进行猜押,进而衍生出‘白鸽票’这一博戏”。“白鸽票”大约是在嘉庆道光年问出现的一种,其玩法大致是:公司将《千字文》前面的80个字印在票上,让每个的彩民在票上各圈10个字,彩民所圈10个字中,有5字以上相符,便是。然后利用白鸽衔字开彩,白鸽只需稍加训练就会去衔那些吃不得的纸团,这样赢的总是公司。利用这种方式敛财,我们暂称之为赌骗。关于“白鸽票”史书中亦有记载。例如:
(14)抚琼州黎匪,严禁白鸽票。(《清史稿》卷三五四)由赌骗到婚骗再到约骗,这条
词义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楚的。从认知的角度看,三个阶段的“放鸽子”的词义都跟骗有关。由赌骗到婚骗是隐喻引申而来,隐喻是基于概念结构的相似性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赌骗和婚骗都有一个相似点,即利用虚假的行动来达到欺骗的目的。这样,通过隐喻引申,由赌骗义引申出婚骗义。同理,由婚骗到约骗也是通过隐喻引申而来。
三者的不同在于认知域的变化,赌骗的“放鸽子”是行业语,婚骗的“放鸽子”是黑话,这两种意义的“放鸽子”使用范围还不宽,而约骗的“放鸽子”则不受行业的限制。从词语的感彩方面来看,“赌骗”、“婚骗”是行业语或黑话,行业语和黑话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行的词汇,一般圈外的人不懂个中含义,所以这类词一般不带强烈的感彩,“赌骗”、“婚骗”的“放鸽子”的感彩是中性的,我们称为“中性的欺骗义动词”。到了“约骗”阶段的“放鸽子”,继承了这种特点,“放鸽子”仍然是中性的欺骗义动词。从认知心理方面来说,或者出于表达的需要,用者不喜欢直接使用“欺骗”这类带贬义色彩的词语,而“放鸽子”正迎合了用者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