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祈祷和恋爱》
电影・朱白
爱让她濒于崩溃
导演: 瑞恩・墨菲 主演: 朱莉亚・罗伯茨上映日期:2010年8月
网友jj73×Vera评论:前半段可以进入年度十大,又美好又戳心,可惜后半段渐渐让整个故事变乱了。
好莱坞是块神奇的地方,说它神奇不仅仅在于那里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将腐朽转化为非平庸甚至高雅。这就是我看完《饭・祷・爱》的第一感受。
当《美食、祈祷和恋爱》被“你懂的”翻译成“饭・祷・爱”时,这已经开始了她的神奇。极其冗长沉闷的剧情,在金牌编剧的合理推进下,变得栩栩如生,甚至人生的乏味、困顿和无聊也变成了人生哲理。有朱莉亚・罗伯茨的地方,就是好莱坞顶级配置,何况还有布拉德・皮特出任执行制片人这样的噱头,再加上实力见证成绩的哈维尔・巴登的本色出演,这部原本粗枝大叶、剧情干瘪、逻辑单调的言情片,就变成了或许神奇得可以让人抒发出一身变态细胞的慢节奏大片。
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中年女作家,在婚姻中面临困境⋯⋯其实,也不是,我没发现她的婚姻有什么困境,或者说她所谓的困境不足为外人道,是那种诞生于心灵感受或者冥想之类的玩意,反正她很不满婚姻,然后平静地出去,一次次踏上陌生的土地,在巫术、宗教、美食中寻找解脱和获救。或许我们可以将女作家的困境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她被“一个人旅行”这样的童年梦想纠缠住了――这多美好,而此美好又是不能同时拥有人生其他美好的美好。这是一个矫情得不能再矫情的故事,但剧情发展得很好莱坞式的合理,一方面她不会让你闷,各种莫名其妙神奇的玩意会蹦出来,比如小岛上的巫术;另一方面,美景、美食、美人,总有无数个美好细节在吸引着你。
全片两个多小时,讲述了女作家唧唧歪歪的内心,也让她经历了诸多人生变故,最后折腾下来用一句话结束全片:“重要的是,只要你能够面对和原谅自己不好的方面,那么就会探索到真理。”――这是一句废话,甚至是破烂话,于生活完全无用,但没办法,你已经花两个多小时看了她,只能相信这是一句真理。女人到底想要什么呢?女作家走在意大利、印度、印尼这样美妙的土地上时,告诉我们,美食只是个幌子,美丽的巫术只是派遣孤单无助的代用品,在放弃了家庭和丈夫之后,美丽的女人要的还是一个让可以让她激动的人,这个人就是永远带着血性和激情的哈维尔・巴登。非常要命的好莱坞结局,如果我是编剧就不会来这么个大团圆,我一定会让她“老无所依”――这样才对得起这样折腾得死去活来的人生。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电视剧・文白
“麻木不仁”的血浆片
导演:张哲洙 主演:徐英姬 上映日期:2010年9月
网友怪兽你评论:俗归俗,力道在。好过近期以《维多利亚一号》为首所有打着CULT暴力旗号的废物。
最近看了许多血浆片,比如《维多利亚一号》,比如《看见恶魔》,甚至这部《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血浆片之所以为评论家不屑,只因其卖弄大于内容,暴力过于惨淡,缺少了些许意味深长的余地,所幸,这几部电影在这方面倒是各有千秋。
《金福南》说的是复仇,当然其立意与震撼度和同讲复仇的《告白》无从比较,即便是那部尚未上映的苍井空之《复仇者之死》,也未见得高明多少,毕竟中国人在怎样让人死这方面算得上世界领先,满清十大酷刑,其实只见得其百分之一,但《金福南》的好处却在别处,在于事件之外的那些旁观者,近如金福南其叔其姑其邻其姐妹,远如一个船夫,甚至一个走马观花的警察,在如此备受甚至涉及命案的情况下,他们选择的是漠视、旁观、包庇、喝彩、推波助澜。这有些像鲁迅笔下的那群麻木的中国人,围观中国人被***决时那一声刺耳的“万岁”。
我们总以为我们已经不是那类人,可若设身处地想象我们遇到这种暴力事件时,大多也会明哲保身视而不见吧。
导演想说的就是人性的劣根性,所谓劣根,就是根植于你内心深处千百年也未曾动摇的,所以他有意地夸大了整个事件的可能性,呈现出一种近乎于魔幻的气质,孤零零的小岛,千奇百怪的人物,瞠目结舌的性暴力,疯女人的杀戮,以至于当金福南把丈夫拖到柴堆中,坐在他身上一刀一刀往下砍的时候显得那么淡定自然,即便是观者,也是一副从容舒心的姿态,“疼吗”,金福南从未有过的温柔,再次举刀砍下去。
其实电影至此便该结束,此后的情节多是为了拧出光明的尾巴,其实何必呢,如果一部电影中只有一个是正面角色,倒也能引出更多的喟叹。
大约导演是金基德的副手的关系,从师傅那学来了许多的性与暴力纠葛,可惜少了些悠远的诗意在里面,仿佛本来他想拍《漂流欲室》,却硬生生地弄成了《电锯惊魂》,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然而倘若一部电影能让你忐忑自责,不就已经算成功了吗?比之“麻木不仁”的华语片,又如何?
现象
音乐・胡凌云
等待洗牌的音乐节
缘由:7月德国音乐节踩踏事件、11月柬埔寨送水节踩踏事件
网友家住团结小区评论:国内音乐节多混乱,多是些伪摇滚歌迷,出了事儿主办方啥也不管。
11月23日,柬埔寨送水节第三天发生了踩踏事件,伤亡逾千人,也是不巧,两个月前德国Love Parade音乐节也发生踩踏事故导致数百人伤亡,友人问起此事对中国的音乐节会有什么影响。我说:没影响。果不其然。
为何没影响?如今众多音乐节的幕后老板们都来自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房地产,部分活动甚至直接以房地产或是景区冠名,主办单位还常常包括市委宣传部和旅游局。演出本是促销唱片的传统手段,如今日益成为乐人收入的重要来源。来了新财神,对大家都是喜讯。
对于乐迷来说,一种相应的音乐消费模式正在形成,那就是免费***+参加音乐节。此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不过,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常常让活动的本意变得模糊――音乐节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网友见面、社交聚会、时装展示,对于某些远道而来的人来说,经历变得比看演出更重要,甚至和凤凰丽江之旅一样,成为文艺青年到此一游式的朝圣;而只等待某支乐队上台的乐迷,则要忍受不相干的气氛和流程。这些混乱的快意和失意都是音乐节组织者需要研究利用的课题――毕竟,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人们将期待购买更独特的体验,已被卖过多次的绿色环保和创意市集显然不再加分。
中国音乐节的最大硬伤,依然是音乐的不足。新乐队没有唱片业支持,知名度有限,老歌手赶场匆忙但曲目枯竭――老看老张楚唱老歌,我们难受啊。引进国外过气音乐人或是二线乐队,重新包装炒作为大牌是目前流行的做法,但只能骗来不明真相群众的围观。阻碍音乐节走向成熟的人为因素,首先是缺乏务实的媒体报道――关于音乐节的负面反馈仅仅体现在乐队和乐迷私下的交流中,而作为关系单位拿了赠票的媒体照例歌功颂德,甚至为了追求业绩夸大现场热度。其次,音乐节到目前为止还是卖方市场,对于无法用唱片来增加收入和提高知名度的乐人来说,能够参加实属荣幸;对于来自小城市的孩子们说,看一次音乐节是梦想,于是,一批表演者和观众失望退出,另一批就会排队入场――基于这类现实,音乐节的种种怪现象还将持续,而最奇怪的口径,则是这东西还处于新生阶段,需要宽容和爱护,大家才能有的看有的演,才能与国际水平接轨。殊不知中国十多年前就有音乐节,老板们也出国考察过,但基本的灯光音响配电都还没过关,观众也继续找不着厕所打不着车。
音乐风格可以西化,但音乐节注定是本土出品,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与国外音乐节的套路接轨。最终,消费者体验会决定来年的票房。在中国,音乐节的定位还有相当的自由度,年青一代的消费趣味还可以引导,这都是机会。在一拥而上的热闹尘埃落定之后,能打天下的音乐节还要靠创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美食\祈祷和恋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