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两个月,一个名为“风骨”的展览即将开幕。展览的前言是我写的,只有一句话:让学术成为书法的风骨。事前知此的朋友都鼓掌。但是,风骨中的“风”和“骨”究竟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风骨”是中国艺术理论的一个基本的范畴。从刘勰开始,历论家都对“风骨”一词作了各种世俗的、美学的、哲学的解释。不过,如同“气韵”这个词被解释得神乎其神一样,“风骨”这个词也总是让人似懂非懂。如此结局,板子应该打在刘勰的屁股上。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模糊言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其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刘勰的这种比喻性说法,使得许多有知识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述、解析,并且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可是,我们总是拂不去云里雾里的感觉。那么,风骨中的“风”和“骨”究竟是什么?
我不敢说自己的解释或说理解就是标准答案,但我自以为自己的理解至少让自己明白。
从文化谱系的角度说,很多人都知道《周易》乃是“群经之首”,可是,却极少有人从《易经》中去寻找一些我们一时难以知晓的意义。即使有人去找,也由于学易不精,而陷入人云亦云之中,比如诸葛志先生在《中国原创性美学》一书中,注意到“风骨”一词和《易经》有关,却是从“大畜”一卦入手。他说:“《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按,‘大畜’由乾艮二卦重叠而成,乾下艮上,乃‘天在山中’之象。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向秀曰;止(静)莫若山,大莫若天。天在山中,大畜之象也。天为大器,山则极止,能止大器,故名大畜也。这样看来,“大畜”乃是一个坚固如山石,开阔如苍天的‘大器’卦象。这个卦象的根本特点,《易经》作者用‘刚健、笃实、辉光’六字来说明。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因为刘勰形容文章之有风骨,一则曰‘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再则曰‘文明以健’,终则曰‘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诸如此类的说法,简直可以说就是一个‘大畜’之象。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刘勰所谓‘风骨’可以用‘刚健、笃实、辉光’六个字来概括。”
原谅我如此不厌其烦地抄录专家说法。因为,我想让读者们知道一个朴实的词汇是如何被专家解释得失了本来面目。“风骨”和《易》有关,是事实,但它不是和大畜,而是和巽有关。巽卦卦象随风。在这里,风是邪恶、阴性、无立场、阿谀奉承之象。如墙头草一般,随环境改变,是多元的;而骨则是一元的。风骨一词中,“风”和“骨”两个字是阴和阳、一元和多元的对立。“风”意味着环境恶化、多变,而“骨”意味着阳刚、正气、稳定性。“骨”如同暗夜之中的一盏孤灯,又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莲。因此,同样采用比喻性说法,“风”在这里就是暗夜、污泥之类的负能量,而“骨”则是灯、莲之类的正能量。一句话,由于环境险恶,我们需要骨的支撑。也就是说,只有在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骨”的精神和意味,也只有在那时,我们才会强调“风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风骨中的“风”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