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相传神农氏教会农民种稻的技术。水稻种植过程,可分为整地、育苗、拔秧、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割、干燥和筛选等步骤。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
水田耕作,最辛苦的就是插秧和收割。为减轻劳动强度,古人发明了许多农用器具,秧马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秧马又称秧船或秧凳,是南方水田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在泥地里乘坐秧马可以提高行进速度,减轻劳动强度,起到劳动保护的作用。
最早记载秧马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曾作《秧马歌》叙说了湖北农民使用秧马的情景,并对秧马的轻快自如倍加赞赏。之后的历代文献多有记述,元代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全书》、清朝的《钦定授时通考》等著名农书,都以***文并茂的形式对秧马予以介绍。现今史书在叙述南方水田生产成就时也都提到了秧马。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说:“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湖北鄂州的农民还创制了一种秧马,农民们骑在秧马上插秧,可以减轻弯腰曲背的劳苦, 而且可以把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有关的诗歌也时有所见,如陆游的“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缫车”、刘克庄的“秧马从今渐可行”、 赵蕾的“农夫秧马驶”……清人胡天游还作《秧马赋》,说秧马“忽骋捷以千畦,俄回镖以百陇”,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人们驾驭秧马劳作时的情景。
秧马是何时发明的至今尚无定论。王颋、王为华在《桐马禾云——宋、元、明农具秧马考》一文中指出秧马大量使用是在北宋,其使用的地域,有湖北、广东、浙江等;到南宋、元之际,推广至淮东、淮西、湖南、广西、福建、四川甚至黄河以北。
秧马的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中间洼凹,供农夫两腿跨坐于船背,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制成。在宋、元、明时期的秧田里,畦与畦之间,有较宽的行道可供秧马滑行。当劳作时,马首向前,无论拔秧、插秧,皆在行道的两侧;而一块水田中,可以有数匹这样的秧马同时驰骋。
插秧时,农夫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一边滑行一边插秧。拔秧时,农夫骑在秧马背上,双足推撑,使秧马在秧田中滑行,减轻了弯腰曲背之苦,提高了工效。
到了近现代,随着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田中不再留有昔日的宽阔行道,秧马的插秧功能也逐渐退化。而就拔秧来说,始终有一边的空间,即拔去秧的那面,因此,秧马尚得保留;然而,为方便操作起见,劳作者改以侧面为正面,秧马则缩小了长度、宽度,特别是去掉了首、尾高翘的部分。于是,秧马成了秧凳。直到今天,在南方水稻种植区的某些地方,农民拔秧时仍然坐在一种木制的板凳上,称为秧凳,而插秧时则不用。
今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水稻插秧机、水稻收割机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凭借其强大的动力和日益完备的功能,大幅度提高了插秧、收割的工效和质量,实现了水稻耕作的机械化,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极大***。因此,秧马也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像许多其他传统农具一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