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期以来,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成因和根源的探讨,一直是理论界最困难、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本文尝试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探讨,分别从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等三个方面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成因与根源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深层次矛盾,进而在面对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冲击时能够有效预防和管控危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危机;资本积累;有机构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什么?长期以来,对于此问题的探究一直是理论界最困难,也是争议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时至今日仍无确切定论。自机器大工业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经济危机史,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破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挥之不去的顽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面对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作为全球增长的“中流砥柱”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亦面临重重压力,想置身于危机之外似乎愈发困难。因此,对经济危机成因与根源的探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总体说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逻辑展开为基本线索,从分析商品矛盾开始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从而产生了商品和货币、买和卖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进而出现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于是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矛盾,进一步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中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生产力手段发展的无限性和价值增殖目的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通过资本积累使矛盾不断得以发展和强化,使经济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从而敲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最后丧钟。笔者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形成过程中,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是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条件,也是研究危机成因与根源的关键。
一、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一)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和利润率趋向下降。资本家由于内在贪婪本性和外在竞争压力的趋势,必须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源源不断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在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的过程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必然会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同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同时意味着资本利润率的趋向下降。如果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追加速度大于对劳动力的追加速度,那么过去劳动的增长必然快于活劳动(即新价值)的增长,其结果便是总资本所带来的利润率不断趋向下降,反映在社会中就是各种商品的迅速贬值。
(二)利润率下降所带来的停滞和混乱。如果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力量较小,利润率由趋向的下降变为实际的下降,那么就会带来更加激烈的资本竞争。在为利润剧烈地角逐过程中,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的资本便会因竞争实力不足而黯然退出市场,破产倒闭,成为闲置资本。进一步讲,资本的闲置或毁灭,造成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两方面的损失,表现为商品、劳务和要素价格下降,股市下跌,社会信用收缩甚至崩溃。
二、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
(一)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源于资本贪婪的天性,甚至连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也深深打上了贪婪的烙印。资本积累不断驱使资本家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疯狂的贪欲中某得一席之地。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并不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以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为目的,使得生产在客观上具有一种无限扩张的趋势,不顾一切而尽可能占领市场。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社会的生产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而言是过剩的。而这种有效需求不足则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贫困和有限的购买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他们在社会分配中获得的有限工资收入造成的。
(二)利润实现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决定生产的扩张与收缩的唯一因素就是利润率。资本家完全不会考虑生产和社会的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力和购买力对资本的扩张与收缩没有任何影响力。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利润率具有下降的趋势,利润的实现愈发困难。当不断下降的利润率达到某一点,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利润率的极限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不考虑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仅仅把刺激消费、拉动需求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便没有击中经济危机的要害,各项***策和措施是难显实效的。
三、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
(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暂时摆脱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进过程中,固定资本的更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不断膨胀的过程中,由于供销都比较旺盛,无论是产业资本家,还是商业资本家都不愿意更新旧设备,扩张中的资本更不愿意转行到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但是在经历经济危机的冲击后,面对随之而来的生产大萧条,加之社会游资充斥,利息率、要素价格水平较低,贷款相对容易,资本家在追逐利润的驱使下便开始重新谋划下一步的发展了。他们有的采购新的技术装备,有的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升级,有的转投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行业部门。总之,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和投资带动了两大部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资本主义经济再次走向复苏和高涨。
(二)固定资本的更新同时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和投资,意味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广泛采用,生产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一方面持续推动着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促进了资本集聚和集中;另一方面,投资的大量增加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贫富差距扩大,从而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再生产比例遭到严重破坏时,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了。当然,固定资本的更新只是产生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固定资本的更新是不会带来经济危机的。
以上所述,笔者分别从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等多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和爆发的根源。总之,经济危机的演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复合共同促使了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因此,只有综合全面地把握经济危机的成因和根源,才能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深层次矛盾,进而在面对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冲击时能够有效预防和管控危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2]张熏华.《资本论》脉络(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程恩富等.金融风暴启思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