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鳗鲡属鳗鲡目鳗鲡科,是鳗鲡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一般长约331~615毫米,很像硕大的鳝鱼,花鳗鲡属于濒危物种。本文对花鳗鲡的养殖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花鳗鲡养殖效率。
关键词:花鳗鲡;养殖技巧
1 花鳗鱼养殖的水质调节
花鳗鲡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为了提高花鳗鲡的养殖效率,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质的控制。养殖之前要对池塘进行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池塘使用150~250公斤左右的生石灰为宜,同时还能提高池塘水的PH值,如果水的PH值达到11以上,还能对水中的野杂鱼类、昆虫等进行清除,并且改善池底土质的酸性。处理之后要将池塘水静置大约15-20天,待到其PH值保持在8-9之间则可以进行试养,试养时一般采用其他鱼类,待石灰毒性消失试养没有问题之后可以放入花鳗鲡进行养殖。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质清透、嫩绿,藻类可以起到遮荫、增氧和稳定水质的作用,因此在花鳗鲡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体中有适量的蓝绿藻。如果水中的藻类较少,会导致水体变得清瘦,从而会对花鳗鲡的摄食以及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引种或者施肥的方法,促进水中藻类的繁殖。另外,要定期进行巡视,如果发现水中有浮游动物,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防治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花鳗鲡生长。一般对于浮游动物可以采用克虫b1型制剂进行杀死,沿着池边两米左右的范围进行泼洒,对水中的浮游动物进行控制,确保水中的藻类充足。另外,还要对水质的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例如发现水中的溶氧度较低,则应该要增加增氧机台数,并且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确保水中的氧气浓度满足要求。
2 花鳗鲡投喂管理
水质的环境会对花鳗鲡的摄食情况产生影响,其中水温的影响较为严重。例如早晚温差较大,会影响花鳗鲡的摄食量,一般池内温度早晚温差应该控制阿紫3℃以内,超过此范围,则会对花鳗鲡的摄食情况产生影响。如果每天的温差超过4℃,则会导致花鳗鲡摄食较少,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减少投喂量,减少30-50%为宜。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温差变化时的温度控制,例如在春夏交替时可以晚些拉掉保温棚,在秋冬交替之时可以提前盖好保温棚,避免季节变化时温差太大对花鳗鲡的摄食量产生影响。为了保证花鳗鲡一直处于食量较好的状态,则一般要跟池内的水温控制投喂量,例如当池内的温度在24℃~29℃之间,投食量为2.5%~3%,当水温超过30℃时,应该要相应减少投喂量,下降到2.2%~2.6%为宜。
另外,花鳗鲡的大小也会影响投喂量,随着花鳗鲡不断长大,其投喂量要相应增加。在白苗期时白仔料的投喂量应为鳗体重的5%~6%,当生长一段时间转入黑仔阶段之后,投饵率要相应下降到5%~3.5%之间。花鳗鲡的摄食量与水质也有密切关系,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换水量不能太大,水质变化太大会导致花鳗鲡的摄食量严重下降,甚至产生不摄食的现象。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等物质不能超标,有害物质超标之后会导致花鳗鲡机体本身送氧失常,因此导致花鳗鲡摄食不规律。
3 花鳗鱼的养殖方式
在花鳗鲡养殖过程中,我国当前最常用的养殖方式是露天止水养殖,一般花鳗鲡养殖场的规模适合控制在50亩以内,养殖过程中要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例如池塘、注水系统、附属设施等,并且要尽量利用自然水源进行养殖。养殖过程中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要进行适度换水,每次换水量保持在池水的1/10~1/7之间,为了改善水质,则一般依靠浮游蓝藻、水车、增氧机,确保水中的氧气满足需求。这种养殖方式的成本较低,建造池子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而且施用设备进行增氧,耗电较少,但是总体产量较低,一般每亩的产量为1000-2000千克。在养殖过程中要对花鳗鲡池塘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四类,成鳗池的面积最大,一般一级池主要用于幼年花鳗鲡引食训练。
结语
综上所述,花鳗鲡是一种典型降河洄游鱼类,是一N濒临灭绝的物种,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在花鳗鲡养殖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水质的控制,并且要做好投喂管理,对花鳗鲡的投食量进行控制,防止投食过多,并且要加强池塘管理,提高花鳗鲡产量。
参考文献:
[1]郑雷.花鳗鲡养殖主要技术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5(02)
(作者单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花鳗鲡静水养殖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