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Frenz Schubert)是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他在德国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他的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分析他的艺术歌曲,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卓越的旋律写作能力。他的艺术歌曲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充满戏剧性,有着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把钢琴伴奏提高到与歌唱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钢琴与歌唱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①(p-605)。如我们熟知的《魔王》,《水上吟》,《幻影》等等,在这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歌词部分大都取材于不同诗人的诗歌作品。在他的艺术歌曲作品中,歌德的诗歌就有59首。还有比如根据威廉缪勒的诗歌写成的《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等。
他的音乐体裁大多是一个人的爱情和恋爱痛苦为中心主题的,从中我们可感受到社会给人们造成的苦难,在他的作品中,突出的体现了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痛苦与幸福的游离。同时,他把音乐看成是声乐重压下的一种安慰,是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理想――自由,人类的尊严,精神的姜的寄托②(p―166)。不难理解,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人文价值观的体现。
歌曲《死神与少女》很好的探讨了他对“生”与“死”态度。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本作品,看到作曲家本人在思想意识上对黑暗与光明的徘徊。但是,对于徘徊的结果,他一定是很乐观的,他一定坚信一点,那就是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即使是死亡,也要死的安详、幸福。
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是根据诗人克劳迪乌斯(Matthias Claudius)的诗作,创作于1817年,作曲家那年年仅20岁。歌曲的篇幅不长,但是意义却非常深刻,尤其是与舒伯特音乐与诗歌的巧妙的结合,更使歌曲显得短小而精悍。这部作品通过描写“少女”与“死神”的对话,探讨了对“生”与“死”态度。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人类来说,死亡毕竟是黑暗的,不详的。从人性上说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对生的渴望是人的本性;从一个人的正常逻辑思维上看,对于生与死,人们更看重生,毕竟,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好事,西方人也是同样。但是东西方社会对死亡的观念与理解却有很大的差异。在东方人的世界观中,通常把生看的过重,从而从内心深处对死亡产生恐惧,认为死亡是恐怖的阴霾的。而西方社会则不同,西方人会过多的关注主观的东西,比如情感,信仰,人本的东西③等等。此外,西方社会文化与东方也大不相同,西方的思想和文大都学都来源于圣经这本现在属于西方的经典,所以从哲学的角度看,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死亡哲学是迥异的。在西方人眼里,“死亡是睡眠的兄弟”,由此不难看出,西方世界对死亡的态度是平和的,安详的。
这种西方世界对死亡的哲学观在歌曲《死神与少女》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作品没有着重突出死亡的恐怖,更多的是在描述死亡的安详与宁静。
一、少女的主题
歌曲伊始,钢琴在d小调上奏出前奏,缓慢而凝重,听者似乎稀听到了死神的步伐,但钢琴营造出的气氛却并不阴霾也不恐怖,而是一种安详与温暖的气氛。在和声上,作曲家没有运用不和谐的和声,而是运用柱式和声仅仅在主、属、下属和声之间做平稳的运动,虽然略显阴暗,但不失和谐与安静。
这样的安静被突如其来的少女的惊叫所打破。
“快走开!你这可怕的死神。我还年轻,不要抓住我!!”
此时的音乐虽然变的急迫,但是无论是旋律还是和声依然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因素。少女的主题旋律很简单,但调性明确,与情绪结合紧密,旋律线条的上下波动直接的发反映了主人公的情绪波动与变化,旋律的节奏也相对简单,但是有张有弛,松紧得当,在刻画人物性格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钢琴伴奏上,虽然节奏相对于前奏略显密集,但是依然采用的柱式和声。在旋律的写作上,为了突出少女的慌张,采用了级进的手法,在突出了主人公的慌张心里之后,马上又做了级进的下行,并平稳的结束在了七音(属和弦),突出了少女由慌张到平和的心里转变过程,并为死神主题的进入(主和弦的进入)做好了准备。
与舒伯特另外一首描写死亡的艺术歌曲《魔王》中的孩子主题相比,在人物对死亡恐惧的描绘上,少女的主题少了的确少了很多,虽然主题短小,但对主人公从恐惧、挣扎到平和的情绪转变描写的恰型好处,与作品整体的情绪比较,主人公的对死亡的恐惧与挣扎显得微不足道了!
二、死神的主题
把你的手给我,美丽的姑娘。我是你的朋友,不要害怕,你将在我的怀中安睡。
在旋律上,死神的主题并不丰富,而主要突出了深沉与平稳,在和声上,依然采用的是柱式和声的主、属 下属和声之间做平稳的运动,但在主题进行的中间部分是巧妙的转到了F大调,这时的音乐进行的色彩已经不再阴暗,而是更显得安详与温暖,虽然在最后又离调到d小调,但是在结尾借助于升高d小调的三音#F而巧妙的转到了D大调,并由钢琴一直演奏到结束。这种写作技法,更是在音乐色彩上突出了故事发展的逻辑性。
对死神的描述与《魔王》中的死神也有非常大的迥异之处,死神已经不再阴险,狡诈与可怕,而是犹如慈父般的慈祥与深沉。死神的声音虽深沉但不凝重,也不失温暖与慈爱,给人的只是一种宿命感与宿命感,少女先前所有的“挣扎”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而最终将在死神的怀中“安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也正是“死亡是睡眠的兄弟”的西方哲学观点的体现。
三、钢琴伴奏、前奏与尾声
在钢琴伴奏方面,简单和谐,整体的和声进行与节奏运动统一。与舒伯特的其他艺术歌曲的伴奏相比,《死神与少女》的钢琴伴奏可谓是相当的简单了,但这种简单也恰恰做到了很好的与歌唱相应和,从而更好的反映作曲家的思想意***。
前面说到了,在歌曲伊始,钢琴在d小调上奏出前奏,缓慢而凝重,听者似乎稀听到了死神的步伐,但钢琴营造出的气氛却并不阴霾也不恐怖,而是一种安详与温暖的气氛。在和声上,作曲家没有运用不和谐的和声,而是运用柱式和声仅仅在主、属、下属和声之间做平稳的运动,虽然略显阴暗,但不失和谐与安静。
我们再看尾声,与前奏相比,钢琴写作几乎没有变化,唯一的不同就是在尾声中作曲家将所有的F改成了#F,随之将调性由d小调改成了D大调。在色彩上,突出和延续了少女死亡的安详,在情节发展逻辑和上也使作品更合理。
整体上来看,钢琴伴奏,前奏与尾声与作品结合紧密,已经不单纯是起到伴奏的作用,而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声乐部分是并驾齐驱的。
纵观整个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女由对死神的恐惧与抵制,到逐渐接受并在死神的怀抱中安详入睡的画面,总体上看,虽然有恐与挣扎,但是主人公的死亡不是在恐惧中死去的,而是在死神慈祥,温暖的感召下依偎在他的怀中“安然”的“睡”去的。同时由让我们感觉到,主人公的死去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安详”的美。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正逢梅特捏当***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专制压迫之下度过的。虽然作曲家一生勤奋好学,对音乐创作兢兢业业,但作品在当时却很少被人们所接受。感情上的坎坷,思想上的压抑,地位上的微不足道经济的窘迫,作曲家的一生都是在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痛苦与幸福、生与死之间徘徊②(p-166)。
从宏观的哲学角度上看,最终死亡战胜生存也折射了作曲家所生活的年代的无奈与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曲家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的无奈与不满。同时,死亡在作曲家眼里变得并不可怕,而是安宁与祥和的体现,这也在另一个层面表达了他对光明与美好的渴望。
浪漫主人公的典型特点:苦闷,失落。但是,舒伯特内心深处却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的,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也能反映出他对生活得信心和勇气。
作曲家运用音乐语言对《死神与少女》中生与死的探讨也婉转的表露出了他对生活得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得憧憬。虽然作品通篇都在描述死亡,但整体的色彩是安详的,温暖的。再看这首作品,我们已经不再单纯的看到音乐,语言,而是上升到哲学领域来审视作曲家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即使是死亡,也是安逸的美丽的幸福的!
死亡并不可怕,只是一种归宿而已。克劳迪乌斯在诗歌中的“未尽之意”就在于此!而舒伯特用他的音乐直接的传达了给我们。
参考文献:
1 西方音乐史[美]格劳特,帕利斯卡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2 声乐艺术史尚家骧 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
3 西方死亡哲学 段德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舒伯特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的死亡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