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悲痛的索引,灾难也该成为消弭灾难的动员令。”
2016年11月24日7时40分左右,江西宜春S城电厂三期在建冷却塔施工平台倒塌,确认事故现场74人死亡,2人受伤。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是2016年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也是最近十几年来电力行业伤亡最为严重的事故。它如同沉沉的铅块,拉扯着人们的心。74条生命猝然离去,事故现场扭曲的钢筋像颤抖的双手,将安全生产这一沉甸甸的话题再次托举到人们面前。
***安委办迅速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指出该事故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
综合媒体报道可知,这起事故原本可以避免。不妨回放几个细节,2016年3月29日,国投电力高管到丰城百万机组项目现场调研,对项目部在***纸严重滞后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积极开挖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并要求推广”。***纸是施工指南,指南滞后却还赶进度,这何其荒唐?这样的肯定本身不就存在巨大隐患吗?
任何工程都会有根据科学规律而来的建设周期,一旦随意压缩工期,必然会抬升事故风险。但广东省建筑业协会会长梁剑明透露,现在的施工企业几乎没有不压缩工期的。而有些事故也堪称佐证,很多“短命建筑”都“速成”,甚至是违背规律的“三边工程(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2012年8月24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坍塌背后,就有“赶工期”问题――原计划3年完成的跨河大桥,最终仅用了18个月便竣工。
压缩工期成为建设工程领域的“顽疾”,根本缘由是利益驱使。何况,还有把“赶工期”当***绩看待的病象。丰城电厂三期工程被曝出曾举行“协力奋战100天”动员大会,意在元旦时完工。很多工程项目也都曾鼓励“赶工期”,以此炫耀施工效率、奋斗精神等。
媒体评点:岁暮天寒,这场灾难让不少人内心更添了几分寒意。在为那些死者哀悼、为伤者祈福之余,对灾难的注视与追问,显然应成为我们从悲恸里转过身后下一步的动作。为什么“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成了建设领域的“顽疾”?这种病灶背后,还暗藏着哪些积弊?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事故的追责,也不仅仅是对安全生产的一再强调,而是要从根子上除掉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悲剧是悲痛的索引,灾难也该成为消弭灾难的动员令。”(王石川《京华时报》;牛角《新文化报》)
话题拓展:责任心;规则意识;灾难背后,是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把安全红线刻在心里;尊重科学;警醒与反思;“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资料来源:《新京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中国新闻网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