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考前夕,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会有莫名的压力,如果不能把握好初三复习的最后一道关,可能会让考生事倍功半,甚至遗憾终生。
面对复杂而艰巨的初三数学复习工作,要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不少专家学者和中学一线教师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在此我认为调整学生的心态,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搞好初三数学复习的决定作用的内因。这里我就学生复习中的几种典型的、有失偏颇的学习心态进行分析,并探讨我们教师应采取的对策,以供同仁商榷。
一、重试卷资料,轻书本、轻基础、轻通法、轻知识网络的构建
目前资料泛滥,学生沉于资料堆里,迷失了复习的方向。在数学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要把学生从资料堆里解脱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通性通法,并达到熟练的程度,从而使他们对课本知识有较强的发散、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我每节课前早预告下节课内容及要复习的课本相关章节。每节课前5分钟,选编与该节内容有关的“三基”的练习,采用提问、上台板演、小笔试等形式限时完成,既检查预习情况,又训练解题速度,并使学生认真对待“三基”内容,课后留书面作业,题目紧靠“三基”,提倡一题多解,老题新解,以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要求解答规范简洁,能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复习完一章后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便知识的储存和提取,激活各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如复习《旋转、平移》一章后,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二、重题海战术,只做不悟,轻解题后的“回头看”
资料的滥用,盲目的题型模仿加上教师套卷的乱发,使学生沉湎题海,机械模仿解题,不从解题中提炼解题方法,培养自己综合解题能力和创新意识,甚至做错了的题也不及时订正,只顾“大胆往前走”。我采取的做法:(1)精选典型习题,剪拼试卷,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一本价值大的资料或习题集,要求学生每解完一道题或一些题要“回头看”,想想此题还有其他思路吗?最佳解决办法是哪种?此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什么能力,用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关键何在?(2)让学生备纠错本,把一些习题中、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更正在本子上,并把错误划一下类:①知识型错误;②方法型错误;③计算型错误,并附上评注。这本纠错本是学生查漏补缺的记载,也是知识方法的浓缩,到临近中考时拿出来重温一下,能为复习节省许多时间,同时也增加了考试的信心。(3)让学生自己设计解题表。
三、重各种“中考信息”,轻《考试说明》的研究
在初三复习迎考的时间里,各渠道都会对2016年中考数学进行各种预测,有的实际是对《考试说明》的说明,而有的则说得过于偏激了,这样容易使学生误入题海,押题、猜题,导致复习的严重偏向。我的应对策略:(1)把《考试说明》及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照中考试题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百多个知识点进行“双基排队”,并弄清主干知识、中考中对四大能力的考查具体要求是什么,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怎样考查的。让学生真正理解中考数学命题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中考命题原则是“能力立意”。(2)引导学生在解好中考题的同时学会总结提炼。中考试题中考查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考查了哪种数学能力?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识,并能在今后的解题中站在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的理念上去分析解决问题。
四、重追求解题速度,轻考试艺术的形成
在每次考试中,有的同学盲目求解题速度快,不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对而不全”,甚至错误连篇,导致丢掉许多不该丢的分,又把失分的原因全归于粗心大意,从来不从应考的临场经验和解题的策略上找原因。为了让学生积累一些解题策略,我编印了几个专题,并汇集了一些常用的重要结论,如:(1)怎样快、准、巧解选择题、填空题;(2)怎样解应用题;(3)怎样解探索性问题。为了让学生积累一些考试的临场经验,认真组织平常的模拟考试,认真评卷,认真讲评每次考试:有些题“仔细解剖”,错误较多的“对症下药”,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考虑从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淘汰法等方法上是否可以快、准、巧地解出来。最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了一些应考的策略:(1)认真审卷,先熟后生,旗开得胜;(2)审题细心,作答快准,一气呵成;(3)灵活思维,注重方法,分段得分。我也为学生总结了顺口溜:选择题灵活做,填空题仔细做,爬坡题认真做,压轴题分段做。
在此,我暂时把考前的心理调整、考试中答题的策略、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考试中的应急处理等统称考试艺术,那么考试艺术的形成还要靠学生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不断积累,使之成为更完美的艺术系统。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区沥海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四轻”“四重”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