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鲁国公子庆父野心勃勃,先后派人杀死两个国君一再制造鲁国内乱。“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庆父的自杀身亡,结束了鲁国的乱局。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了庆父的爵位后,在鲁僖公手下仍受到重用。举凡会盟、国际救援,多有他的影子。
此时的周王室、诸侯国际乃至上流贵族社会陷入了礼乐崩解的时期。公孙敖从宗室家族的乱局中,已经知道礼乐秩序是靠不住的,他寻找的出路居然就是本能的个人利己主义。遗憾的是,当时的上层舆论或制度滞后于社会崩解的现实,它们仍停留在血缘宗亲等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对人性、家国天下等等抱有善良的期待。既有的礼乐秩序给了小人们极大的生存空间。公孙敖在此中生活,只要避免父亲野心过大的悲剧,几乎就是如鱼得水。
文公元年,周王室派代表内史叔服到鲁国参加鲁僖公的葬礼,叔服是一位擅长相面的先知。公孙敖就让自己两个儿子毂和难出来见叔服大人。叔服对公孙敖说,恭喜啊,你的大儿子毂可以供养你,小儿子难则可以安葬你。毂的下巴很丰满,他的后代会在鲁国发达起来。这个预言自然是惊人地验证了。
有先知这番话,公孙敖自然无忧无虑,也无法无天了。他在莒国娶的妻子戴己生下毂,即文伯,戴己的妹妹声己也跟着嫁给公孙敖,为他生了难,即惠叔。但声己不是正室,戴己死后,公孙敖不想扶声己为正室,就跑到莒国去求婚。莒国人以他已有声己为理由辞谢了。公孙敖就为同事襄仲大夫求婚,莒国人答应了。
前620年,徐国***队攻打莒国。莒国国小力弱,就派人到鲁国去请求结盟。鲁国派公孙敖到莒国参加会盟,同时为襄仲迎接莒女,这是符合礼仪的。但公孙敖到莒国后,看到了襄仲的未婚妻,惊为天人,就自己先下手了。这在鲁国的上层一时传为笑谈。受辱的襄仲向鲁文公请求攻打公孙敖,鲁文公劝阻襄仲,大夫惠伯则给他们调解。希望襄仲和公孙敖“复为兄弟如初”。襄仲和公孙敖都听从了。
但在尝到了美少女滋味的公孙敖心中,周公礼仪、国家利益等等早已失重了。一年之后,前619年,周天子驾崩,公孙敖奉命到周王城去吊丧。他把礼仪道德放到一边,跟年轻美貌的菖女住在了一起。在看重礼高于一切的贵族社会,公孙敖的举动演变成诸侯国际间的笑话。
公孙敖“移民”后,他的儿子文伯在鲁国做了他的继承人。几年后,公孙敖在莒国生下两个儿子后,又想回国发挥余热。文伯为此在朝堂上向大家请求,允许他的父亲回来为鲁国做贡献。怀恨在心的襄仲说,公孙敖回国可以,但不得上朝参与***事。
公孙敖如愿衣锦回乡,但他在贵族圈子里不受欢迎。过了三年又灰溜溜地到莒国去了。这一次,他把家里的全部财物都转移到莒国。文伯供养了这个小人。
到文伯重病死的时候,他跟大夫们请求说,他的儿子还小,希望让他的弟弟难做继承人。大家同意了。文伯死,难也就是惠叔做了家族的继承人,大家族之长。反复无常的公孙敖又开始思乡了他让惠叔给大家送重礼,希望大家允许他回国。但这次他却没有了好运气,前613年,他死在齐国。死前让人向鲁国报丧,请求归葬。这一次鲁国没有答应。
齐国人把公孙敖的棺木放在鲁国的边境上,襄仲、惠伯这些老实人又一次宽恕了他,前612年,死了快一年的公孙敖躺在棺材里回国了。事实又应了先知的话,惠叔安葬了这个小人。公孙敖在莒国的两个私生子回到鲁国后,在鲁国的边境小城守城门,力战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