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的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影片沿袭原版小说的脉络结构与人物特点,重点描写了女性的生活和她们内心世界的变化。本文以对女主人公斯卡莉和梅兰妮的性格特点对比与解读为脉络而展开,通过她们对爱情的坚贞与执著,对生存的渴望与坚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对古老文明的热爱与敬畏,让所有读过小说与观看过电影的人都对她们光辉灿烂的人生难以忘怀。
[关键词] 斯卡莉;影片;爱情;生存
在与影片中的时景完全不同的今天,观此故事,仍然会为之一振。爱、生存、文明,好像人类社会三大永恒的话题一般,穿插在这个也许既不清新又不甚华丽的故事之中,心灵深处那最柔软的地方好像随风轻舞,慢慢舒展开来了。
一、爱情――宛若宿命的交锋
在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每个个体的人物皆如烟如尘,渺小得近乎卑微起来。夹杂其中,Tara庄园的“公主”斯卡莉却像个精灵般从人群中跳了出来。除美貌之外,与童话故事里的公主不同,她既高傲又带着泥土的芬芳与金钱的铜臭,在不乏率真固执的本性驱使之下,将人性的善良与不堪杂糅在一起,并任谁也无法将哪一样单独剥离。在影片中,一个温柔、贤惠而又能干的母亲、一个看似严肃的和诚实的父亲、严格的以及最喜欢她的黑人嬷嬷和两个妹妹,所有这些构成了斯卡莉成长的家庭环境。她总是被她的母亲和黑人嬷嬷启发和教导。她们总是在她的脑海中不断地灌输传统南方女性的思想和旧制度。在这个家庭的南部贵妇教育下成长的过程中,斯卡莉被捆绑在许多方面。黑人嬷嬷往往是指责她如何作为一个贵妇的行为,保持温和、温柔、安静。此外,她的母亲教她当男性说话时你不可以插嘴,除非你是比他聪明很多。男性不喜欢女性太直接的。在她的母亲和黑人嬷嬷的帮助下,斯卡莉成为一个贵妇式的女性。很明显,对斯卡莉的所有控制是由他们的家庭在社会上的男权意识的精神或行为所导致的。然而,也许是天性所致,抑或是世事磨砺,斯卡莉的成熟过程并未按照被规划好的轨迹行进下去。她古灵精怪,充满着对生活的热忱,于是,她敢于冒险,敢于直视自己的真心,敢于向固有的东西发出挑战。也正因如此,如瑞德所言,斯卡莉算不上淑女。在一个淑女配骑士的特定时代文明下,并不淑女的斯卡莉邂逅了同样不够绅士的瑞德。
这场邂逅是非同寻常的,非但没有倾心相许,没有蜜语温存,却是几次三番都斗在其中。说那些诸如相识相知相恋的辞藻,实在难以启齿,她和他之间更像是渐次深入的交锋,愈发激烈,不停碰撞,相互牵绊,不由自主。
这场交锋是顺利的,而这场爱情却好像不尽如人意似的。故事的通篇,直到尾声前,斯卡莉始终深陷在自己勾勒的爱情里,并无法自拔。而那不是爱情。那种情愫是一种征服的欲望,而的对象是那个年代的骑士,那个注定不会对斯卡莉说出“我爱你”的艾希里。如果艾希里从一开始便如其他男人一样不停在她身边打转,对她讨好献媚,斯卡莉会多看他一眼吗?不会,一定不会。于是,也多亏了宿命这般安排,后来我们得以渐渐惊喜地看到,她的心是爱着瑞德的。只是她和他都不知道。
年华在飘,随风而逝,但爱情还在风中舞蹈。真心不只应该等待着被发现,而且要在发现后表达出来,在迷茫中让那个人看个明白。
二、生存――桀骜不驯的抗争
成长是一件残酷的事情。生活也许会在孩提时期温柔待你,也会仿佛在某一瞬便抢去你的棒棒糖,然后教你在北风中着行走,且来不及哭泣。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只得卑贱地爬,抑或倔强地站起来。这是个伟大的故事,说书人好像毫不费力便把人物的生存场面镌刻下来。
男权的威慑,传统的家庭教育和旧思想的桎梏,南部的女性生活在这样的精神环境下,她们是极端矛盾的:一方面,她们对生活条件感到满意,但另一方面,她们不能超越传统意义上对女权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妇女选择了向社会释放压力和试***控制男权思想的膨胀,有一些人选择了抵抗。
影片里对女性形象的鲜明塑造为世人所难忘。面对生活的变脸,斯卡莉始终在选择抗争,而且,这些抗争却好像都是无意识的率性使然一般,让人在不经意间发觉那细腻流露的美、倔强、坚毅。女人,自当温婉如水,可斯卡莉好像水势汹涌了些。与所有女人一样,她渴望被爱与撒娇;与其他女人不同,在命运的玩笑面前,她比任何一个绅士都更男人。也许有时候,斯卡莉的出发点不甚伟大,抑或手段不甚高明,但她所选择的责任与担当毋庸置疑是应被赞颂的。
斯卡莉仁慈的母亲知道如何把斯卡莉培养成为南部的传统标准相匹配的女性。然而,随着新思想的蔓延,斯卡莉不能克制自己。她接受了乐观的清教主义思想,主张努力工作,费力的工作是实现重生的惟一途径。因此,这个想法敦促她征服自然,战胜困难,培养出她的勇气和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斯卡莉不断自救、***,并追寻自由的精神影响。斯卡莉曾经有一个大的家庭、财富等。然而,在南北战争之后,她研究了新的思路。最重要的是,虽然她被困难所困扰,但最后,她拥有一个工厂并成为新南部资产阶级的代表之一。
与斯卡莉的美丽、傲慢、自私相比,梅兰妮的善良、谦逊、无私,更让人心生敬畏。梅兰妮是艾希里的妻子,也正因为如此,她从一出场就遭到了斯卡莉的嫉妒与敌视,斯卡莉把梅兰妮当做是她与艾希里爱情中间的一个障碍,正是她的出现才使得自己的爱情变得支离破碎。面对斯卡莉的处处挑衅与冒犯,梅兰妮总是真心地宽以待之。而对于斯卡莉身上那些所为众人诟病的缺陷,在梅兰妮看来也可以作出另外一番解释,她始终相信一切美好和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性本善,她总是试***用一种高尚的心理来诠释人们的行为。梅兰妮在其他亚特兰大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温婉贤淑,无私奉献,集所有人性善良品格于一身的天使。在战争期间,梅兰妮捐出了自己视若生命的结婚戒指,她对待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在她眼中从无善人与恶人之分。无论是接受了因为名声问题而被其他人拒之门外的贝尔夫人的捐款,还是在大家讨论自己丈夫与斯卡莉的丑闻时所表现出的友好,梅兰妮在她纤弱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别人无法企及的善良的内心。这是两个看上去截然不同的女人,一个动如脱兔、一个静若处子。深深看下去,她们两个仿佛是那个特定年代两种类型女子的缩影。一个是不懈抗争着的、碰撞着的,一个是温婉着、静默着的,可是,谁能否认她们同样的勇敢与善良呢?
锦衣玉食中被不断要求塑造高贵气质的美丽姑娘,当她紧握红土,铿锵发誓的时候,这个女人的性格便在那一瞬间愈发丰满起来。整个故事中,斯卡莉的欲望与贪婪教人无法怪罪,直到结尾的那一刻为止,她都只是个蜕变中的小女孩儿,如是而已。
光阴在飘,随风而逝,但灵魂还在风中舞蹈。生命不只应该等待着被安排,而且要在命运的洗礼中站出来,在风雨中仍然微笑期待。
三、文明――势不可挡的更替
历史的车辙总是展现出斑驳的轨迹,时代的洪流面前,纵有坚守的爱情、纵有命运的抗争,不论是百战的将***、孱弱的匹夫,所有人都微不足道起来。你可以情交锋的胜利者,可以做抗争命运的幸存者,但是却始终无法左右文明的兴衰、世事的变迁。
“五月花”号上的人们给世界缔造了一个近乎奇迹的故事,而美国的发展进程似乎也展现出了一代代人为了爱与生存所持续进行的交锋与抗争。南北战争的故事背景下,奴隶的***、女权的兴起,这似乎又构成了两条并行不悖的暗线。
在南与北的交锋中,骑士与庄园的文明无法与资本萌芽的力量相抗衡,奴隶时代的秩序便仿佛一夜间崩塌。老南方的人们为了生存而抗争,其结局是被势不可挡的力量所湮灭。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社会保持了在此期间的旧的男权思想和新的***思想。此外,传统的南部的道德意识在各方面都克制着女性。虽然表面上似乎他们尊重女性,其实,封建的文化传统在他们的血液中飞行。他们不喜欢的女性有固有的特点,就是这样,他们爱他们的生活,期待着自由,渴望浪漫的爱情,等等。而斯卡莉代表着在旧文明中孕育,又在新文明中重生的女人。她并未伟大到试***为新文明的到来而探寻女人的生存权利与方式,但她又切实以实际行动对新的时代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回应。她不淑女,她并不痴迷于并她的男子告白;她不怯懦,她用骗来的婚姻换取利益以渡过难关。从穿着丧服舞蹈,到比男人更精明地做生意,新文明所需要的女性形象已然早已浮出水面。
斯卡莉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她不仅拒绝传统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的男性和女性地位,也表现在她的心,表现为她想什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既使许多女性有女权主义思想,她们不敢去实施。然而,斯卡莉,一个勇敢的女性,她无法忍受被动地位和失败。因此,她要争取自己的权利。与旧的道德观念冲突和挑战自己的命运后,她一直忠于自己。她敢于喊出她的欲望,付诸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她不仅具有女性意识,也有勇气获得她想要的东西。她讨厌她自己的阶级和性别歧视,同时,她做出了巨大努力追求探索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有时甚至加强女性比男性更多的权利。她不顾社会偏见在南部从事贸易,经营工厂,利用囚犯为她工作,甚至忽视遗忘友谊。她没有得到任何支持,因为没人了解她。她经营工厂,即使瑞德并不了解,她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和反应,还公然地做她想做的事。她说她想要什么,是否有其他人喜欢她,她不在乎,只要她能达到她的目的,这导致了社会公众的愤慨。斯卡莉的勇气、毅力和她所做的使人不得不承认她完全获得***的女性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她赢得了地位、自由,想必也定会赢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斯卡莉赢得她的人生,如果说过程的艰辛和很多手段的刻薄,看客们都可以在所不问的话,那么,我们无法略去她那颗坚毅且执著的心。俗话说:“富贵生***欲,饥寒起盗心。”在利益的趋势下,现代人似乎已经将高尚的道德置之一边,为了所谓的物质享受“向钱看”已然成为部分人的座右铭。然而即使是在现代社会里,高尚的道德依旧是人们所必需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人类文明的延续需要高尚的道德做向导,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高尚的道德做指引,社会的发展更需要高尚的道德做奠基石。在时代前行的大潮中,文明更替的过程无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秩序进行践踏,而此时,需要被拷问的便是道德首当其冲了。也许更多时候,混乱局势里的小人物和那些仿佛可以扭转乾坤的大人物们,人们都不必计较道德是否有多么高尚,只需扪心自问“我们足够善良吗?”便已经足够。
一代文明,随风而逝。这个故事是祭奠,致敬那远去的沧桑。顺时而行,应运而生。这个故事是序曲,憧憬那些即将到来的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参考文献]
[1] 薛凌.电影艺术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黄会林,周星.影视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潘清.读《乱世佳人》有感[J].名作欣赏,2012(09).
[作者简介] 方芳(1978― ),女,吉林长春人,英语语言学硕士,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重温影片《乱世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