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余晖,炊烟袅袅,飞鸟归巢,一条静静的小河上,农民们正坐着渡船驶向彼岸,对岸的树林里露出了教堂的一角,低沉而洪亮的钟声正从那向四周荡漾……这是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描绘的田园风光,其中有着奇特球形圆顶的东正教堂已经成为俄罗斯的一道别致景观。
俄罗斯东正教堂的由来
俄罗斯原本是信奉多神教的,像中国的道教一样有自己的天神、地神、山神、河神。据《往年纪事》记载,弗拉基米尔大公在比较了各种宗教以后,认为***教禁酒,不适合俄罗斯;犹太教软弱;保护不了自己的子民;天主教要求斋戒,也不适合俄罗斯。而东正教却相对比较灵活,希腊语又与俄语接近,特别是东正教堂的宏伟壮丽,宗教仪式的庄严辉煌,使人们在礼拜时可以恍若身处天堂。于是下令全体子民到第聂伯河受洗入教,史称“罗斯受洗”。
无论城市、乡村,教堂总是被建造在高处或市中心,而且是最耀眼、最漂亮的建筑。最初的俄罗斯东正教堂是完全模仿拜占庭式的罗马柱、拱形顶,后来为了防止屋顶积雪,改建成了菱形的帐篷顶、钟形顶,最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球形顶,样子很像“洋葱头”。为了防止鸟类的粪便污染教堂屋顶,又将球形顶涂成各种颜色,镀上黄金、白银,色彩斑斓;为了防范外来的侵扰,教堂和修道院都建造得十分结实,周围还有高大的围墙。到1914年,俄罗斯已有大教堂54174座,小教堂23593座,修道院1025座,教徒接近1亿。
如同中国的天坛、布达拉宫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标志一样,许多俄罗斯东正教堂也是名扬四海。如果你想了解俄国历史,探寻绘画、雕塑艺术,采撷建筑精华,那就去拜访俄罗斯的教堂。
昔日帝国的辉煌
――伊萨克大教堂
圣彼得堡的伊萨克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名教堂。
伊萨克大教堂的穹顶有30层楼高,四面是64根高大的罗马柱支起的雕花山墙,每根石柱高20米,重120吨,都是由整块的花岗岩雕凿而成,巨大的穹顶镀金用了100公斤黄金,建成100多年来,一直光彩夺目。
教堂的外墙用灰色大理石贴面,内部则用玉石、天蓝石、优质大理石和黄金装饰,有雕像和浮雕300多座、珍贵的圣画像和镶嵌画200多幅。宽敞的大厅可容纳14000人。
教堂建在沼泽地上,为了支撑住这个庞然大物,往地下打了1.3万根6米长的桩子。工程从1818年开始,到1858年竣工,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
最美的教堂
――洞窟和圣母安息教堂
洞窟和圣母安息教堂,被誉为俄罗斯“最美的教堂”,位于普斯科夫的一座修道院里,建于1473年。
教堂的墙壁上装饰有许多精美的壁画,蓝色的球形屋顶上建有白色的小阁楼和金光闪闪的尖顶,如同童话中的城堡。更奇的是教堂底下还有座天然的洞窟教堂,长220米,红砂岩,常年保持5℃恒温。古老的镶金圣像和繁星般的烛光,将人们带入神秘、久远的中世纪。
据说那时的修道士远离红尘,寻求孤独。这个洞窟正是3个修道士开荒时发现的。当周围逐渐形成村落,修道士们就会收起行囊,继续向着荒芜人烟的地方走去。
血与火的洗礼
――弗拉基米尔的圣母安息大教堂
弗拉基米尔的圣母安息大教堂矗立在克里亚济马河岸上已经800多年了,她阅尽了人间沧桑,作为人类建筑的瑰宝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238年2月3日,横扫欧洲的蒙古铁骑突然出现在弗拉基米尔城下,切断了古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当时弗拉基米尔大公正在外地招募***队,城内守***不多。蒙古大炮的猛轰和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使城墙多处塌落。在苦苦支撑了几天后,弗拉基米尔城终因弹尽粮绝,被蒙古***攻入。顷刻之间,全城陷入一片火海,财物被洗劫一空,老人和孩子都被砍杀,女人被俘往兵营,昔日繁华的都市化作灰烬和焦土,只有石头的圣母安息大教堂幸存下来。
欢乐的乐章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是伊凡雷帝在攻克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汗国之后,下令修建的一座“最美丽的教堂”。它标志着240年“鞑靼统治”的结束和俄罗斯民族的复兴。
1561年教堂建成了,伊凡雷帝问建筑师:“你还能建出比它更美的教堂吗?”“能!”建筑师不假思索地回答。伊凡雷帝下令挖掉了建筑师的眼睛。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确是与众不同的,它像是9座教堂聚在了一起,虽然互不相称,却显得和谐统一。特别是那些葱头圆顶,色彩鲜艳,各具特色,螺旋状的线条给人以向上升腾的感觉。当叮叮当当的钟声响起,宛如奏起了美妙的乐章,涤荡人们的心灵。
历史的印记
――王子浴血教堂
“王子浴血教堂”坐落在蜿蜒流淌的伏尔加河畔,是座五圆顶的小教堂,红砖绿瓦附带一座四斜坡的小钟楼,是为纪念小王子季米特里而建的。
1584年,伊凡雷帝死后,摄***王鲍里斯・戈东诺夫篡权,将皇后和小王子放逐到古城乌格利奇。一天,8岁的小王子在伏尔加河边玩耍时被暗杀了。这件事激起了小镇居民的愤怒,人们鸣钟起义,追杀凶手。戈东诺夫忙派兵镇压,将700多人投进监狱。那口大钟也被砸掉钟耳,“发配”西伯利亚。后来戈东诺夫登基成为新沙皇,但天灾人祸却接踵而至,好似上天对他的有意惩罚。他终日心神不安,不久便一命呜呼。普希金据此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历史剧《鲍里斯・戈东诺夫》。
东正教堂的经典之作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在俄语中是“城堡”之意。它的中心是教堂广场,环绕广场的是以三座皇家大教堂为主的建筑群。它们都建成于15世纪,是集俄罗斯东正教堂之大成的杰作。
圣母安息大教堂是俄罗斯的国教大教堂,历代沙皇在此登基加冕。教堂宏伟华丽,有鲜明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内里的大吊灯是用300千克黄金和5吨白银铸成。
圣母领报大教堂是沙皇的皇家教堂,造型俏丽活泼,有9个金光闪闪的球形圆顶。教堂里15~16世纪的壁画和圣画像最有名。
天使长大教堂原本是为***队的守护神米哈伊尔而建的,后来成为历代沙皇的陵寝,皇家的太庙。这座建筑由意大利人设计,带有文艺复兴风格。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考古挖掘时打开了伊凡雷帝的棺椁,依照他的头骨还原出他的头像。考古的记录用中国的优质墨汁写在18世纪的羊皮纸上,装进特制的器皿埋入地下,以供后人研究。
还有伊凡大帝钟楼,它高80米,是克里姆林宫最高的建筑,兼做t望塔和信号台,上面挂着大大小小18口古钟,钟声可传至30公里以外。不过最大的一口钟却一直放在地上,它高6米,重200吨,用青铜铸就,在钟壁上铸满了精美的雕像和***饰,是举世无双的“钟王”。因为太重了,所以始终无法把它吊上钟楼。如果有一天它真的被敲响,真不知钟声会传出多远?
东正教的复苏
――基督救世主教堂
为纪念1812年战胜拿破仑的反法卫国战争,从1839年到1883年,用了44年才建成的基督救世主教堂,坐落在莫斯科河畔,与克里姆林宫遥相呼应。
教堂有6个金顶,高103米,占地6805平方米,是莫斯科最大的教堂,里里外外被黄金和大理石包裹起来。但不知什么原因,1931年按照斯大林的命令被炸毁了,苏联解体后,才开始重建,直到1998年,它的金色大厅里才重新回响起唱诗班悠扬的歌声。
十月***后,信教受到限制,除一部分被认定为历史文化瑰宝和用作博物馆以外,大部分教堂被封闭或拆除,信教人口下降到10%左右。以莫斯科为例,原有教堂848座,到1990年只剩下78座还开着门。重建的基督救世主教堂是东正教复苏的标志,它表明东正教已经重新主宰了俄罗斯人的信仰。
结束语
正如西方古典建筑的精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无一不是来自基督教堂,俄罗斯建筑的精品也是来自东正教堂。不过它不同于西方的古罗马式、哥特式,而是有着自己匠心独运之处,装饰考究、色彩丰富,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遗产。
千姿百态的俄罗斯教堂,同时又是历代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博物馆。
顺便提一下分辨东正教和天主教的方法。除了东正教是洋葱头状的球形屋顶,天主教是陡形尖屋顶以外,十字架也有不同。天主教的十字架是长方形的,而东正教接近正方形,在十字架的下面还多出一根短斜线。这根短斜线一头指向天,一头指向地,意思是如果人一生从善,死后便会升入天堂;如果一生作恶,那只有下地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