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开始时人们只需看上它一眼就无比厌恶;然而天长日久,对她的脸蛋渐渐熟悉起来,于是我们先是容忍,接着怜惜,最后将它揽入怀中。”
所以,播什么影片,卖什么游戏,是你无法选择的。但是看什么影片,玩什么游戏则是你能够选择的。
4月2日,英国针对去年发生在诺丁汉郡的一宗令人发指的凶杀案做出了宣判,判处14岁少年丹尼尔·巴特拉姆无期徒刑。据报道,自小沉迷暴力的丹尼尔·巴特拉姆,一直在处心积虑的谋划杀害母亲,终于去年4月模仿英国著名电视剧《Coronation Street》(译为《加冕街》)的情节,以铁锤杀害沉睡中的母亲,再带走睡在母亲身旁的弟弟,放火焚烧母亲的尸体。
调查显示,丹尼尔在当天与母亲发生口角时,因母亲骂他是“该死的怪物”而顿生杀意。随后,警方在丹尼尔的电脑里发现,他收藏了很多影片及电视剧的暴力片段,还有很多暴力电子游戏,甚至写下关于同名男孩弑母后成功逃脱的剧本,又上网搜集“如何逃脱谋杀罪”的数据。
警方调查后还发现,丹尼尔从8岁就开始观看暴力恐怖电影,在他作案的几个小时前,还再次观看了恐怖片《电锯杀人狂》。他很崇拜电视剧《加冕街》中的杀人犯约翰·斯泰普,剧中,斯泰普就是用锤子杀害了一名女子并且将她的遗体丢弃在一个电车事故现场。
据悉,丹尼尔生长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婚前,丹尼尔是在一家私立的男子学校读书,后来因为母亲无力支付高昂学费而被迫转学到了一家公立学校,但一直无法适应学校环境。
丹尼尔在弑母的几个月前就开始行为异常,曾经告诉学校的心理咨询员说,自己想伤害别人甚至想杀人。
由此不禁又让我们回想起2007 年4月16日那天,韩裔学生赵承辉射杀32名在校师生后自杀的惨案。
《伦敦电讯报》报道说赵承辉做出如此行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学校时,由于英文不好而经常遭受奚落和羞辱。他以前高中的同学说,“只要他一开始阅读,整个班级就开始嘲笑他。一些同学甚至还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这些都促使他逐渐怀恨起那些嘲弄他的人。他还曾写过一首关于死亡和仇视有权有势有特殊恩典人物的诗。
然而,除了这些外显的压力迫使其做如此极端行为外,另外一些新闻报道则又揭示出赵承辉行凶的另一个诱因——他经常看充满暴力和血腥屠杀的电影。据称,在他行凶不久前,曾制作了一个录像带,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解释自己杀人的行为。细心的人注意到他在那盘录像带里的很多模式模仿了那些他所看到过的杀人镜头。他向同一个人多次射击以确保死亡的做法也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暴力影片或游戏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呢?
这一问题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因素,这里我们先只根据一种生理现象来推理出其中的一个诱因。
在生活中,你是否常有看到别人在干什么,就仿佛自己也在干同样事情的感觉:看到别人在吃东西,自己的口水就来了;看到别人打球,你就浑身是劲……为何会有这样潜移默化的作用?
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原来这些感觉都是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在起作用。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网络,一般多被认为是储存特定记忆的所在;而镜像神经元则是专门用来储存特定行为模式的。有了这个存储装置,我们可以往大脑里存入大量曾经看到或做过的行为模式,之后便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执行某些动作了,同时也让我们在看到别人进行同样的动作时,不用细想就能够心领神会。比如,A在瞬间就能理解B的举动,是因为该动作不只发生在他眼前,实际上早已存在于他的大脑中了。
加州大学研究镜像神经元的马科·艾可波尼说:“当你看到我完成一个动作,如踢球,你自己的大脑就会自动模仿此动作。当你模仿时,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大脑电路是如何约束你不动的。但你明白我的动作是因为你大脑中有一个基于你自己模式的动作模板。当你看到我挥手掷球时,你大脑会重复一下动作,以帮助你得知我的目标。因镜像神经元,你能看懂我的意***。你知道我下一步要做什么。”“如果你看到我哽住了,镜像神经元会模仿我的痛苦,你会自动同情我。你知道我的感受因为你能真正感知到我的感受。”
明白了这一生理现象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如果看过大量的暴力影片后会比没看过的人更容易做出类似事情。案件中的丹尼尔和赵承辉的行为不能不说是因其长期受到暴力影片的浸染而做出的极端反应。
当然,除了暴力影片外,现在被网游玩家们大为喜爱着的网络游戏也是此例。内中的暴力渲染更是触目惊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市场上的网络游戏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去年,上海警方就发现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想来也是,整天沉迷于暴力内容之间,其生命观的认识如何不受影响呢?那种对生命的麻木,对暴力的崇尚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而心理学家们的分析也同样切中要害。他们认为青少年的心智尚在发育,且模仿能力强,更容易受到暴力行为的影响,对生命产生麻木感。在很多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其动因、手段等都是取法于影视作品的暴力犯罪内容。有数据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暴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让暴力影片淡出我们的生活?
英国国会成员,杰罗德·考夫曼先生针对赵承辉一案提出了一些减少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途径。
考夫曼认为电影制造商的态度需要紧急调整。他说,“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电影、录像、DVD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分界线已经细到可以忽略不计,这或许该是电影制造商进行一些自我审查的时候了。”“有突出残暴镜头的‘喷血四溅类电影’,眼下不光光是被轻松审批过关,而且在追求潮流的电影制造商看来更是令人羡慕,甚至是值得效法的作品。”一些电影评论员还赞同暴力,把它称做“陈旧影视的”创造性缓解剂。
考夫曼还认为,一些观众或许不光是把电影看作娱乐节目,而是把暴力主角当成偶像。当他谈到赵承辉的校园***杀事件时说道,“对于赵承辉这样的人来说,他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现实和电影融合的世界,他们或许无法分辨两者的不同,或许把现实转化成电影,或把电影转化成现实。”另外,他认为一些电影把死亡淡化了。
他强调说,“所有的电影制造商应该承认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寄希望于让毫无目的的观众群一次又一次的品尝这些视觉而没有反应。”作为英国国会的一员,考夫曼会考虑颁布法令来降低此类事件发生在英国的可能性。
我们自身应该如何防止此类悲剧的重演呢?
事实上,我们是可以预防自己做出伤害别人的事的。一本书中曾这样描述着人是如何堕入犯罪深渊的,“罪恶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开始时人们只需看上它一眼就无比厌恶;然而天长日久,对她的脸蛋渐渐熟悉起来,于是我们先是容忍,接着怜惜,最后将它揽入怀中。”换句话说,一件坏事一开始会让我们感到震惊。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没错。如果我们继续注视它,我们就会开始喜欢,甚至爱上这个我们曾经厌恶的恶魔。
电脑领域有这么一个惯用语,“错误信息输入。”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把不精确的数据输入电脑,它给出的答案也是错的。大脑的运作也是类似的,如果我们把罪恶的念头输入进去,它经过处理,就会产生邪恶和破坏行为。特别是很多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没有分类,更没有因为其中有暴力内容而限制孩子观看。而对于成人而言选择什么让孩子看也需要指导,很多成人往往因为一些影视作品是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便觉得可以让孩子观看,即使其中的暴力场面十分可怖。其实,孩子在有暴力场面的作品中不见得能理解什么是正义,相反,他可能学到的只是其中暴力的行为。
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不少精神动力就是出于所谓的英雄崇拜,在他们所谓的英雄崇拜中,孩子们感受更多的是一个人有了力量后就可以得到很多想得到的东西,而且从中能找到自尊感。现代社会对自我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非像有的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只有小部分人才有实现自我的需求。在青少年的暴力犯罪中,如抢劫、杀人等,他想获得的并不仅仅是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很多时候还有对自我感觉、自我力量的肯定。
因此,为了我们自己不至于陷入某种可怕的绝境中,尽管各类暴力讯息随处可获,但我们依然有两件事可以做到自我选择: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阅读的内容,选择要浏览的电影和网站,选择要玩的电子游戏——以避免错误信息进到我们的大脑里。
其次,当这些不良信息进入大脑,我们有能力选择如何掌握他们。我们可以喂饱它们,让它们增长直到产生破坏行为;或者我们可以凭借自我调整除去我们的怒气和其他不良感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看什么影片,玩什么游戏,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