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望平街在中国新闻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部望平街的历史,也便是上海新闻界这百年的历史。我们从望平街的盛况,报馆街形成的原因,望平街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从中窥探上海新闻界的这百年历史。
【关键词】望平街 上海新闻史 申报 新闻报
“美国有纽约的华尔街,英国有伦敦的舰队街,而中文报刊的历史上,有上海的望平街。”熟悉中国新闻史的人对望平街并不陌生,这是一个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地方,是一条打着中国新闻烙印的街道。
本文试***从望平街的历史中来管窥上海现代报刊史,并分析报馆街形成的原因和阶段。
一、望平街盛况
望平街即今天的上海市黄浦区山东中路,从福州路口至南京东路一段。
自1872年《申报》在望平街开业后,这里便成了近百年间上海报人开办报馆的首选地。在其鼎盛时期,约有四五十家报馆集中此处,其中包括当时上海新闻界的“金三角”:《申报》、《新闻报》和《时报》。此外,《神州日报》、《时事新报》、《天铎报》、《民立报》等众多报馆都在这里开设报馆或批销处。1936年《大公报》在望平街设立分馆。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条狭窄短促的陋巷是全国甚至是世界闻名的新闻生产地。
当时的文人这样描述望平街的盛况:每天清早,报贩云集望平街,成捆的报纸从各报馆运出,有的车拉,有的肩扛,还有很多报童手提,将报纸发往上海各区和江苏、浙江等地。而一旦出现重大新闻,到望平街打听消息的市民就会站满街头,贩运报纸的人更是把整条望平街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交通阻塞,车辆绕道,煞是热闹。
二、“报馆街”形成原因
上海报业集中在望平街绝非偶然,有着多方面原因,我们试着从地理、经济、环境和望平街的特色等方面加以分析。
1、地理因素
《申报》创始人美查为英国人,将报馆设立在英租界内的望平街上是为了方便之选。此外,地处租界可避免因报纸言论涉及当局带来的麻烦。报纸言论难免会开罪当局,但当时的租借属于国中之国,清***府没有权利对租界内的言论进行惩处。此后,其他各报馆相继选择望平街,租借的“荫庇”作用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当时的***治背景看,清***府和各国关系为最重要新闻,报馆地处租界内,接近消息源,便于随时知悉最新消息。
2、经济原因
上海报业兴起时,即19世纪末,此时外商经过在上海的几十年经营,已基本占满了租界内的繁华地带,地价也随之抬高。而报纸是盈利较慢的投资,最初只能选择较低成本的地段。当时望平街一带的南面为医院、书馆、基督教堂和住宅区,另外一面则是一片外国坟山,是租界的非“黄金地段”,地价较低。较低的经济成本,稳定的***治保障,是形成报馆街的重要原因。
3、环境因素
早在1845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麦都思就在望平街附近购地开设了墨海书馆,并建造了家属住宅、医院和基督教堂等,以后人们把这块地方统称为麦家圈。而以墨海书馆为中心的文化圈也随之形成。相比较繁荣的闹市区,报人们倾向于将报馆设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而英国的印刷技术和印刷机械,也最先在这一带推广和普及,报馆设立在此靠近印刷技术中心区。
4、望平街的中国特色
虽地处租借内,但当时望平街的建筑仍以二层木质小楼和四层居民楼为主,马路建设也保留着中国的特点。相比较租界内其他地方充满西化的环境,富有中国知识分子情节的报人们,更愿意选择中国类的古街陋巷。
三、望平街的发展阶段
1、1872年-1893年《申报》馆一家独大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望平街创刊,很快成为当时上海报坛的新秀,也开启了上海现代商业性报刊的历史。此前上海新闻界被以《北华捷报》为代表的外文报刊和以《六合丛谈》为代表的宗教性报刊所占据。因此,上海新闻界的现代商业报纸的历史起源于《申报》,即起源于望平街。
《申报》由英国人美查创办。1889年,由席子配代替经营,此后《申报》在买办之间几经转手,但申报馆馆址一直未变更。1912年,史量才接手《申报》。实际上,《申报》此前没有***的办公地点,一直和其他机构同处一栋楼内。1918年10月,史量才在旧馆址同一条街上,自建馆设。共五层,有百余间房屋。《申报》也从此扎根在这个小巷子。这栋当时看来宏伟异常的大楼,现在仍然耸立在山东中路的街角,只是不再为报社所用。
在史量才的手中,《申报》历经陈景韩、张蕴和等主笔,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报刊,其发行范围覆盖全国。望平街的繁荣场面很大程度得益于《申报》庞大的发行量。随着申报在全国广为人知,望平街作为其所在地,也迅速地为全国人民所熟悉。
2、1893年――1936年《申报》、《新闻报》、《时报》三帅领***
1893年2月17日,美商福开森创办《新闻报》,聘汪汉溪父子为经理。其报馆所在位置在申报馆斜对面,大约为今天《***日报》所在地。《新闻报》的创办虽较《申报》迟约20年,但因经营得法,其声誉和《申报》不相上下。
在望平街和汉口路的十字路口,西侧为申报馆,东侧为新闻报馆,两家的编辑、记者经常隔着一条马路,用笔争论各种问题。而其经营方法也不断更新,引来报贩不断奔走在马路两边。
1904年6月12日,狄楚青设立《时报》。时报馆设在望平街南侧的四马路上,其建筑象征“中西合璧”。《时报》为戊戌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虽然带有浓厚的***治色彩,但《时报》也很快成为发行范围覆盖全国的报纸,在望平街上和《申报》、《新闻报》相抗衡。
此后数年间,这三份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望平街上共存、竞争。在三巨头的带领下,望平街也迎来了第一个辉煌时期。
1904年-1936年间,约有十多家报纸在望平街先后开张。于右任的《神州日报》(1907)和《民立报》(1910),张竹平的《时事新报》(1911),由章太炎主笔的《大共和日报》(1912年)和《苏报》,戴季陶经理的《民权报》(1912年),邵力子主办的《民国日报》(1916年),梁启超的《时务报》,蔡元培的《警钟日报》和《国民日报》,以及《天铎报》、《晶报》、《立报》等十多家报纸都将馆址设在了望平街上。很多馆址不在望平街上的报馆,也在这里开设批销处。
众多的报纸和明星报人齐集望平街,在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望平街奠定了上海报业发源地的地位。
3、1936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936年,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战略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众多的全国性报纸开始在上海设立分站。据记载,此时约有四五十家报馆集中于望平街。当时“中国第一流之新闻纸”天津《大公报》,也在望平街设立分馆,望平街成为了当时举世闻名的报馆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望平街更是成为世界级的新闻中心。
这段时间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报人,如以“畏垒”笔名震动报坛的陈布雷,首创“时评”体的陈景韩,报学史专家戈公振,雄心勃勃办“申时四联”的张竹平等,都在望平街这个报业大舞台上演出过精彩的剧目。
1937年-1941年为特殊的“孤岛”时期。1937年,中国***队撤出上海,由于日本和帝国主义国家的暧昧关系,望平街所在的租借便成了“孤岛”。众多报刊为了寻求租界的保护,免除日本的审查,都将办报地点迁往租界。望平街内报馆的数量迅速增加。
面对日方的审查,各方报纸反应不一。以《申报》为代表的部分报纸,放弃望平街的报馆,转战其他城市;以《新闻报》为代表的一些报纸,接受日方的检查,但其发行量在短期内急速下降。后以《文汇报》为代表的众多报纸,发明了“洋旗报”的斗争方式。即将报纸挂在洋人的名下,或者找洋人来做经理。很多报纸得以保全和继续发行。“洋旗报”的斗争方式取得胜利,外迁的报纸也开始回到上海。《申报》等众多报纸,在离开一年多后,也在望平街上挂起了洋旗,重新出版。
望平街在这段时间内,集中了最多的报社和报人,记录了整个日本的侵略行径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为全民族抗日摇旗呐喊,是当之无愧的“抗日功臣”。
4、1945年抗战胜利至今
1945年抗战胜利后,停办的报纸复刊,内迁的报纸复员,拥挤的上海望平街容纳不下,各报只好就近觅址,本来南北走向的报馆街变成了东北伸展:《大公报》、《中华时报》、《和平日报》设馆于南京路,《中央日报》、《益世报》、《前线日报》比肩于河南路,《正言报》在福州路西头抢先复刊,《东南日报》在北四川路底的长春路上从容创业。形成了广义的望平街。但作为望平街元老的《申报》和《新闻报》则一直处在望平街上,直至其停刊。
建国后,原申报馆大楼归***日报社使用。其他报纸或迁出上海,或另觅去处,或停刊改版,路段上也大多改为棉布、百货、饮食等小店。
改革开放后,望平街上则几乎没有了报馆,大多开设了各种服务性的店面。但沿途建筑物依旧,街道狭窄,交通拥挤,市***设施老化,人口密度居高不下。直到以***日报社新大楼的落成为标志,带动了新一轮旧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的热潮掀起,其二次开发的潜在价值才逐渐被人们认识。
结语
不管望平街的现状如何,但她在中国新闻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位置不容忽视。现代著名记者曹聚仁曾经说过:“短短望平街,代表着西风吹动以来的中国文化,从这一街巷的浪潮上,体会着时代的脉搏。从启蒙运动以来,每一个和***治动向有关的人物,没有不在望平街上留下他们的足迹。”
一部望平街的历史,也便是上海新闻的百年史。众多享誉海内外的报纸,和众多扬名中外的记者文人,他们都是发家于望平街,从望平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①李彬:《中国社会新闻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③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民:《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