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风霜的日记篇1
荀子在《劝学》中告诉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在引导学生积累方面下足功夫。但是,“理解时难用亦难,积累无力百花残”。在积累背诵的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引起了我反复的思考:为什么学生明明背诵了很多的诗词,阅读了较多的文章,但是在文学素养、鉴赏写作等方面的提高却不怎么明显呢?
针对语文学习中的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摆正我们对于语文学习积累和运用的认识上。
印度佛学家奥修说:“知识并不等于知道。”我觉得,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应该是一个“虚实结合”的过程。只是把书本上固有的知识准确的背过,即使阅读面开拓的再宽,那也只是完成了“实”的部分;而“知其所以来,明其所以去”的这一部分“虚”的内容,则需要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深入生活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完成,这一点,才是让积累的知识真正融入自身、发光发热的重中之重。如果忽略了情感和思想,知识便很有可能变成鸟翼上的黄金,心灵上的负累,让我们变的刻板和沉重。举个例子来说,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这部书中阐述他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理解时就说,这句话是“似通非通”的,因为“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是靠薪水吃饭的,遇上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绝不是不亦乐乎”,所以他认为这个“朋”和“远”应该是有讲究的。世易时移,思考宜矣,呆板的积累和运用是不可取的。
林语堂说:“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装着历史上的事实人物,并且对时事极为熟悉,但见解和态度完全错误的人。”所有值得我们阅读或背诵的经典文章,它们都是来自于作者对世事沧桑深入的实践,来自于对情感刻骨铭心的体验,来自于究天问地的思维锤炼,它们里边容纳的是自然与生活的气象万千,它们将带领我们走向积累和运用更高层次的体验;如果我们的积累和运用绕过这些经典内蕴丰富的源泉,仅仅把目标指向考试的分数的话,对于语文的学习,将会变成可悲的回忆。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行;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这一段关于文学起源论的观点,固然是针对当时齐梁文学“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风有感而发,但是他同样警醒着现在的我们:文学,是来自于天地自然、人生百态对我们心灵的触动,若是脱离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灵魂仅仅去追求外在的语句和形体,那么我们的积累和创作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举一个简单的事例,这个事例是小学特级教师王崧舟告诉我们的。关于积累“饱经风霜”这个词语,有两种方法教学引导方法:其一,查字典,背诵解释;其二,请闭眼想象,你在生活有可以用“饱经风霜”这个词修饰的脸吗?
第一种积累方法的答案不言而喻,而第二种的答案是这样的:
生1:门口看大门的老爷爷一脸皱纹、头发花白,这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2:我们邻居的张奶奶深陷的眼睛、干瘪的嘴唇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3: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脸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4:祥林嫂的那呆呆的眼神、乱乱的头发是饱经风霜的形象。
多么令人感动而印象深刻的积累啊!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活动还有一个后续调查:要求观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并进行父亲脸的描绘,能用上“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第一种方法教的学生有9%,而第二种则达到了91%。
其实,从这个事例中大家也会想到了,语文积累中的各种“语言”,绝不仅仅是字典上的释义那么简单。夏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相信只有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放在生活中,才能真正的做到“言立而文明”。
对于如何在“虚实结合”中更好的提升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问题,我大体总结了三点:博,活,生活。
朱熹智慧明达的先哲,他的诗中往往蕴含着对学问和世事的洞察。前两个观点来自于他的两首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从积累进一步提升的的角度来解读《泛舟》,我看到了“博”。再巧妙实用的技巧,若无广博的阅读积累做为基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费尽众多推移之力,也难见成效;而春江水涨、蓄水丰富之后,巨舰若羽,自由漂移,多么轻松自在,豁然开朗。学生的阅读积累,应该不拘一格,不断开拓,课本,读本,阅读材料,***书室,报刊,电视,网络等都可成为拓展知识面的渠道;可以运用摘抄,读书笔记,批注,读后感,手抄报,读书交流会等等多种多样的积累方式。这样既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积累兴趣,又适应了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的要求,并且使他们的写作不再空洞贫乏,一举多得,博而轻松。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观书有感》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管实也好虚也好,是不能停下的,要“活”。“坐吃山空,立吃地陷”,积累是没有止境的。有段时间曾听到这样一个观点:在应付作文的素材积累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只要精心钻研一个或几个人物就够了。于是就发现一些学生,无论写哪篇作文,翻来覆去都是用同一个人物的事例。这种现象让人很是无言,而且想想很有点毛骨悚然。积累运用,不断提升,生活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源泉,常读常新,常新常用,常用常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一点点丰赡起来,灵动起来,流淌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蔚为大观,而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最终江郎才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些人的眼界和才华,能够跨越时代,贯通古今,那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高度。我们眼中的这个世界,春花秋月、高山大川;我们迎来送往的恩怨情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是我们积累运用的无尽宝藏。“诗言志”,我们现在所阅读的文章,大抵是作者在生活中有感而作,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要联系生活做个有心人,不断积聚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情感,可以写日记,可以写随笔,可以在心中体悟,这样我们的写作才会有更多的情感和意蕴,才能更容易的跟我们阅读的作品产生共鸣,才能把我们积累的东西更好的进行吸收、内化并用于创作。没有真正了解和爱过父亲的人,很难读《背影》读到潸然泪下;不热爱祖国和漠视责任的人,也很难读《纪念刘和珍君》读到热泪盈眶。文学的积累,不同于数理化,在很大程度上,感性的情感的积聚要重于理性的归纳总结――心生而文明。
文学小世界,生活大舞台,那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在等着我们去感知、品味、积累和运用呢。“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要想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读有所获并言之有物,就需要让他们的积累和运用在生活、思想和情感中不断地拓展延伸,才能文思泉涌,文采光明。
饱经风霜的日记篇2
【摘要】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关键词】三四年级;学生;习作指导
【中***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少,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生活经验的限制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限制等,不能“自由表达”。因此,这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怎么才能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呢?这里的训练指的不只是一节课上的习作指导,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广泛的过程。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的人,才有阳光明媚的人生,才有写作的源泉和动力。老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中的美好,承受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丰富自己的情感。小学生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主要还是局限于家庭、学校和有限的社区活动,但这并不防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要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爱的温馨,享受友谊的温暖;要引导学生学会承受生活,要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人与事,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
比如,母亲节到了,我提醒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关爱。孩子们有的送礼物,有的送上写着自己祝福的卡片,有的给妈妈洗脚,一些没有零用钱的农村孩子就帮妈妈剪手套、叠被罩(他们的妈妈在家靠做手工活缝制手套、被罩等挣钱)……孩子们在送出爱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欣喜、获得了妈妈的拥抱等。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乐于表达生活,习作中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会更容易做到“自由表达”。
二、教会学生从读书中积累
从会读到会写,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老师不能限制孩子们只读作文选之类的书,要引导学生多读文学性和科普性的书刊报纸。要训练学生从书中间接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和积累语言。通过读书,使学生可以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大千世界的奇妙。比如,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书报认识城里生活,城里的孩子可以通过书报认识农村生活……比如,在阅读***故事中体验正义感、崇高感;在悲剧性文章中体会怜悯为怀;在阅读科普著作中体验科学感,体验大自然的奥秘感……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略读与细读,注意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一个单元的内容建议孩子们读一些与这个单元相关的课外书,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读书中。
三、写好小练笔和日记,打好习作基础
小练笔、日记给足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在写小练笔和日记的时候,老师要做到使学生“写作目的自由、选材自由、应用表达方法自由”。教师如果坚持长期系统地引导督促孩子们写日记、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需要时就可以随手拈来,从而分解作文的难度。另外,日记、小练笔的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多样,可以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通过日记和小练笔,还可以使学生长期沉积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尽情表达。因此,日记和小练笔可以起到减缓习作训练难度的作用。
比如,我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当学到“饱经风霜”这个词时,有些同学不能正确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我是这样引导的。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大家积极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在描述着生活中他们看到的那些“饱经风霜”的脸。然后我给大家起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学习,把车夫饱经风霜的脸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出来。熟能生巧,练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到“自由表达”了。
四、在习作指导课和讲评课上,要适当加强规范指导
习作指导的途径有学习课文时随堂写法指导、指导课的指导、讲评课的指导、面批时指导等。作文指导课,除了激发写作兴趣外,要进行取材指导、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比如可以用例举法,例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通过联想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写作材料。
构思指导,要引导学生想明白要告诉别人什么意思,哪些内容写具体,那些内容少写甚至不写,要按照什么顺序写才能把意思说明白等;起草环节的指导,学生在起草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在班上做集体指导;面批时指导,要把批改作文的过程作为有效指导的过程,一次作文可面批几个到十几个同学,习作中有不足的,要让他们明白缺陷在哪里,写的好的,要让他们明白好在哪里,可以让他们谈谈感受,这么好的作文这么好的句段,是怎么想出来的;讲评课的指导,教师浏览过学生的习作后,对选材、主要意思的表达,写作的顺序等发现共性问题后,以典型案例具体指导修改。
随课文学习习作的表达方法,是课标对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途径。可以一课一得,或模仿课文的立意选材,或模仿课文的句式、细节仿写,或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我以一个单元的习作指导来谈谈我的一点做法。比如,我新接的这个班级,孩子们的习作能力普遍都比较差,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习作如何下笔,更何况“自由表达”呢?所以我把每个单元的习作分成三步进行教学:
我以一个单元的习作为例来谈。有一个单元的习作是写自己的发现。这个单元的第一篇习作我手把手地教学生写。上课时我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十元的新版人民币,引导学生去观察十元钱中藏着的秘密。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老师板书)其中的一个发现(对着光看纸币中藏着一朵花,并写出由这个产生的联想)。有了这样一个片段范例引导,孩子们在写其他的发现时采用并行段的形式,就很容易去组织语言了。这个单元的第二篇习作我让学生多看作文书,找到作文书上和自己发现类似的文章,让学生仿照例文去习作,同样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这个单元的第三篇习作再让学生去***习作,有了前两篇的基础,大部分孩子可以顺利完成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习作指导中学生掌握了好的方法,在“自由表达”时就能有章可循了。
如果把习作比作一座高塔,热爱生活与读书、积累就是高塔的根基,就是垒砌高塔的一块块方砖,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是那一纸设计。高塔的建筑根基夯实了才能垒起万丈。在教学中老师只有抓住根本,广泛训练,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
饱经风霜的日记篇3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做到“具有***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
一、联系生活,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吕叔湘先生也认为:“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经验,才能真正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准确理解语言的深层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的“饱经风霜”一词,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车夫的脸。学生有的说:“车夫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色灰黑、脸颊清瘦,营养不良的样子。”有的说:“车夫的脸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睛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老师水到渠成地启发:“你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可以看出他为了养家糊口,辛勤地不要命地工作着。”有的说“我看出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风骤雨,他都要拼命地拉车。”……这时,老师动情地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那么冷的天,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片刺破了,深深地嵌入了脚掌……同学们,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了“饱经风霜”一词,再通过读把感受体现出来,深刻地领悟了语感,进而产生情感共振效应。
二、注重诵读,积淀语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反复诵读容易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这样,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
(一)朗读课文。
1.重视朗读示范。有感情的范读,是促进学生读好课文,训练语感的好形式。如《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教师一上课即可这么引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钱塘江大潮所折服。那么,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这一天下奇观。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读课文,听着听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范读中,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从学生们的脸上分明看到了他们已被这天下奇观深深地震撼了。学生有的说,他仿佛看到了观潮的人群在钱塘江边翘首以待的样子;有的说,他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正在向我浩浩荡荡地奔腾而来……这样的范读迅速将学生带入文本,沉浸在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之中,为进一步体会文本的形象美和情趣美,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之美奠定了基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2.强调朗读技巧。朗读训练中,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朗读技巧包括: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和语调的抑扬等方面。如《巩乃斯的马》一课,要以真挚、热烈、激昂的基调,以由缓而急的语气进行朗读,把听者带入那无限壮观而又激荡的情境中。在读到第二段“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让学生用激越的语调朗读,尽力表现出进入了万马奔腾、长啸嘶鸣、激越奔荡的壮观场面之中。在有感情朗读中学生也产生了和牧马人一样的难以拦截、激动的情绪,深深地领悟了“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这一句话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了语感。
(二)吟诵诗句。
经常吟诵诗句,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在学生熟读理解,有一定领悟的前提下,熟读成诵,可以更深切、更具创造性地领悟诗的内涵,在“品”中积淀语感。如学习古诗《牧童》,课前先让学生预习,一上课就给学生三分钟时间,练习熟读成诵。学生开始自由朗读。
师:怎样才叫熟读呢,现在我们来搞个活动,这个活动叫点词读句,老师点到一个诗词,如果你做到了熟读,那么你脑子里就会很快映出带有这个诗词的诗句,卧,请你说——
生:不脱蓑衣卧月明。
师:这句诗一共有七个字,谁知道为什么老师偏偏点这个“卧”字?
生:卧是睡的意思,诗人在月光下睡觉。
师:注意了,他讲到了另外一个词“睡”,他说这句诗里不用睡而用卧,是因为卧字比睡字好,所以老师要点这个“卧”字。而且这句诗里的这个“卧”字很吸引人,能让人联想开去。
生:卧字给我的感觉,他不是真的在睡觉,而是在欣赏月色。
生:对,卧是躺的意思,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会,也有玩的味道。
师:说得真好,大家把理由一讲,对“卧”就特别敏感。接下来,谁来当小老师,来点词学诗……
这样学古诗,学生不仅能领会古诗的含义,熟读成诵后更能体会古诗的意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进了语感的形成。
(三)读课外书。
多看课外书,扩大阅读面,也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加强。要鼓励学生在《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多挤点时间读书,多记记日记,多用心品味作品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三、多读多写,锻炼语感
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与写作,而经常写作也能提高语感。一是可以用多种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抄写、仿写、改写、写日记等,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语感。二是读写结合,打通语感锻炼之路。例如前几年我在教学《向往奥运》一文时,学生满怀激情地随着嘹亮的奥运会会歌读完全文后,心情无比激动。我这样设计:“面对即将而来的2008北京奥运,你向往吗?你有什么样的美好愿望,对奥运会的各个方面能提出哪些中肯的建议?先***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并记录在老师课前为你们发的2008北京奥运会会标的背面。”这样,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学生写的内容很有创意,又锻炼了语感。
四、课内外结合,增强语感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语感的培养。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采访师友、即兴演讲、讲新闻故事、成语接龙等活动,都可以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增强语感。
培养语感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在朗读中、品析中、积累中、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饱经风霜的日记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