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在当代的网络语境下,是发帖人之间的戏称。对年轻的网络一族来讲,很多人或许根本不知道与“筒子”相关的另外一个名字――“筒子楼”。这种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房,延续了“大杂院”式的居住生活,衍生出一种独特的居住文化,成为一个时代住房的典型特征之一。
建筑学上的非标准概念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中国人口增长最为蓬勃的时期。国内各城市都在承受“人多住房紧”的压力。与这一情形相适应,当时济南出现最多的时代建筑是“筒子楼”。
这是一种造价低廉的砖混结构楼房。由于没有使用钢筋架构,筒子楼一般有三五层的,也有两层的,每层或有条狭长的楼洞,或有个简易的外走廊,楼洞或外走廊一侧为宾馆式的单间住房(后期出现套间)。一般情形下,每层或邻近几户居民共用一个盥洗室,每家门口摆放着简易的蜂窝煤、液化罐炉灶,楼道里长年黑乎乎的,散发着厕所和饭菜的混合气味。
“筒子楼”一般是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职工住房而建造的住宅建筑,也有不少筒子楼是用废弃的办公楼或厂房改造而成的。
严格地说,“筒子楼”不是建筑学上标准概念,只是一种带有比喻意味的民间说法,指像筒子一般的楼。翻遍厚达千余页的《山东省志・建筑志》,竟然找不到这个在民间认知度很高的名词。
前筒子楼时代的“新村”
“筒子楼”,据说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
那个年代,是济南城建史上辉煌时代。济南市民印象中很多颇有特色的地表性建筑都是在这个时候兴建的。它们包括一大批机关事业单位、工厂企业新建建筑以及社会公共建筑。如“一五期间”(1953年-1957年)相继建成的山东剧院,山东宾馆,珍珠泉礼堂,济南百货大楼,中国、光明、明星电影院,山东师范学院文化楼、教学一楼、二楼,经四纬一交通银行办公楼,济南市跳伞塔等等。它们不仅成为时代地标,不少还存留至当代,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历史优秀建筑。
与以上“老大”们相比,相形见绌的“筒子楼”自然受到冷落,因此,今天已没有人能说得清,济南最早兴建的筒子楼是哪一座。
谈起上世纪50年代的民居建筑,老济南人记忆中浮现出的,往往是那几个“新村建筑”,如1952年底基本建成的北郊的工人新村和南郊的二七新村,建筑面积分别为4.6万平方米和1.54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南市大规模兴建的第一批工人住宅区。稍后建成的还有英雄山下的邮电新村。它们是在***府部门的主导下,新建的较大面积的民居区。不过,这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新村”都是平房,属于“前筒子楼”时代的建筑。由于建筑质量不是很高,1952年新建的工人新村,到了70年代就不得不进***顶和墙体的大修。
“筒子楼”修建的缘起
在位于济南经二路纬六路附近的发祥巷8号,原有两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二层红砖小楼,为铁路某宿舍。从造型到结构,它们都比较美观适用,比后来流行的筒子楼高档得多,每家有厕所、厨房,门口的高大杨树漫过了楼顶,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这个楼里出生、成长的张先生说,50多年过去了,楼板结实得很,质量比现在的新建筑强多了。可惜,类似的楼房民居,在济南的并不多。2007年,发祥巷8号的红砖小楼也在拆迁中退出了济南历史。之所以少,应该和当年的财力物力状况息息相关。那个时代,工商业的复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大量人口涌入济南,而百废待兴的济南又一时无力修建充足的住宅。
在一份1957年济南市***协委员倪欣木的发言材料中这样表述“为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全国各地已普遍地采用住宅的标准设计。但目前的标准设计标准高、面积大、类型少,不能满足广大职工的使用要求,从而造成分配上的困难和使用上的不合理。例如:几户合用一个厨房,几代人同住一室等等情况。为此建议省的领导,利用我省下半年设计力量有余的机会,编制几套适合于我省各地区使用的小面积住宅的标准设计,类型可分为二层普通住宅和简易平房住宅……”
倪欣木先生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从他的发言可知,当时的住房紧张状况是比较突出的,因而,连身为建筑师的他都主张降低标准、先解决市民住房困难问题。他所提倡的“二层普通住宅”,或许就是最初的“筒子楼”。
“筒子楼”的幸福时光
“我小时候,就住在大明湖边的红砖‘筒子楼’里,那是我爸爸单位分的房子。虽然楼道里整天烟熏火燎的,早上起来还得排队上厕所,可那时候,能住楼房的人是很有优越感的。从我们楼上往北能看到大明湖,往南能看到那些平房院子里的人的活动。这种优越感或许就来自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吧,尽管我们住的房子一点也不比平房的面积大。”在济南一中学任教的宋老师说,他住的“筒子楼”几年前刚刚拆迁,现在已经变成了大明湖新区中的一块水面。不过,他挺怀念当时岁月,满楼筒子的住家都很和睦,到邻居家写作业或蹭顿饭吃是经常的事。
“现在看,‘筒子楼’其实就是‘蜗居’,可是三四十年前,要是有一间‘蜗居’,那是能让周围的人羡慕得眼睛发红的一件事。”如今已经是济南一连锁饭馆老板的孙先生讲述,他的一位同学,小矮个,斜视,上学的时候同学都瞧不起。上世纪80年代初,就是这位同学,靠“接班”在铁路谋了个差事,一上班就在天桥附近的一幢“筒子楼”上分了间单人宿舍。没过两年,竟然把“班花”给娶回家了。同学们都说,要不是那“筒子楼”,他可能会打一辈子光棍。
今天,承载着一个时期历史和文化的“筒子楼”正逐渐淡出历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济南在上世纪80年初期出现了新建的楼房居民小区,每家每户开始设置厕所、卫生间、客厅,“筒子楼”开始被新式居民楼所取代,“你家几室几厅呀”成了市民们聊天时常问的一句话。
不过,伴随着城市的扩客,住房与人口之间的张力让“筒子楼”还没有完全退出济南历史,在很多改造不彻底的片区,依然能找到点缀其间的“筒子楼”。住在“筒子楼”里面的,部分是城市困难家庭,还有操着外地口音、在济南做生意的异乡租房客……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他们最大的期盼或许就是能走出“筒子楼”,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筒子楼:最后的“大杂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