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植物工厂”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随后在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同时也存在着耕地紧张、人口多、粮食紧缺等问题。近些年,北京、上海、长春等地都陆续开展了“植物工厂”这一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研究。该种生产方式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多个显著的优势,但由于其前期投入大、后期运营费用高等问题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植物工厂的发展历程、分类以及基本特征等方面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工厂;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中***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把汗水一把泥”是人们对传统农业的显著印象,农民除了靠天吃饭之外,只靠直觉和经验来谋生,收入和辛苦的程度多半不成比例,科技含量远低于其他行业,发展缓慢,但它却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团结、稳定的基础。因此,各个国家也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农业发展与进步。从20世纪末,一种被称作“植物工厂”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悄然兴起,它融合了多种高科技技术,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已初具规模,但在我国“植物工厂”生产还刚刚起步,目前仍处于科研阶段,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但这种生产方式的确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指出了新的方向。
1 “植物工厂”的含义
“植物工厂”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将植物工厂化的生产与管理,与传统农业相比,它不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比如光照、雨水、以及病虫害等,使植物能够快速、健康的生长,是一种新型的省力型生产方式。但与传统农业相比,它也存在一个限制其快速发展与推广的显著缺点,即前期需要高额投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仍需要较高的投入。这是因为前期固定设施即“厂房”的建立需要较多费用,而工厂一旦运转起来,因为厂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均需要人工提供,所以对水、电消耗很大,尤其是电。广义的“植物工厂”是指在一定生产管理下的全年无休的植物生产系统,狭义的“植物工厂”是指在完全人工环境下的全年无休的植物生产系统。
2 “植物工厂”的发展历程
1957年世界上第一家植物工厂诞生在丹麦,1964年奥地利研制成功了一种塔式植物工厂,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和应用,如北欧、俄罗斯、中东国家等。1971年丹麦建成了绿叶菜工厂,主要用于生产和销售各种高档绿叶菜,如独行菜、鸭儿芹、莴苣等。1974年日本建成了一座由电子计算机调控的花卉蔬菜工厂,将花卉生产和蔬菜生产结合起来,大大缩短了种植时间,1a可生产两茬郁金香、两茬垄民花、一茬番茄,无季节限制,全年生产,显著提升了种植产量,到1998年,日本已拥有各种类型的植物工厂近40个,发展势头良好,推测这很可能与该国人口密度大,可用耕地少有关。1974年,美国也建立一个用于试验研究的植物工厂,在该工厂内种植小麦,1a可收获4~5次,远高于传统农业的1a可收获1~2次的水平。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略微落后于上述国家,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开展了该方面的研究,开发了一种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2012年5月,依托京鹏科技和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成立了首个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1月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表示该开发区将在2013年内从荷兰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植物工厂”。
3 “植物工厂”的分类
划分的标准不同,区分的类型也不近相同,目前主要的分类方式有:按照建设规模分类、按照生产功能分类、按照研究对象分类以及按照光能的利用方式分类。目前,比较被大家认可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光能的利用方式分类。
按照建设规模分类,即按照厂房的占地面积大小进行分类,其中占地面积超过1000m2以上的,称为大型工厂,占地面积在300~1000m2的,称为中型工厂,而占地面积在300m2以下的,称为小型工厂。按照生产功能分类,即按照厂内所种植的植物类型分类,可分为种苗工厂、水果工厂、花卉工厂、农作物工厂、食用菌工厂等。按照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植物组培工厂、植物细胞工厂、植物体工厂等。按照光能利用方式分类,可分为利用太阳光的植物工厂、利用人工光的植物工厂以及太阳光和人工光并用的植物工厂。其中太阳光和人工光并用的植物工厂较为普及,因为两者可互相补充,节约一部分电能,降低成本,而全部利用人工光的植物工厂可视为植物工厂的最高级,费用会增加,但环境可实现完全控制。
4 “植物工厂”的主要特征
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5个显著特征。具体特征如下:
4.1 全封闭,对周围环境要求低
因为植物工厂完全为室内生产,所以对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要求很低。厂内的温度、湿度完全是人为控制。基本上不受或很少受所在地自然条件的影响,无论是温度、湿度、甚至光照等都可实现人工控制,不再受外界的温度、降水量、以及日照时间等影响。它集合了多种高科技技术于一身,如利用制冷-加热双向调温系统控制厂房内的温度、以LED为人工光源提供“日照”,时间和强度均可人工控制,营养液实行电脑配制、检测与控制等,多个控制子系统相互关联,协同作用,对工厂内的环境实行实时监控,智能化管理。
4.2 缩短了植物的收获期
在植物工厂内,因为对环境控制的非常精确,使植物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所以大大的缩短了植物的收获期。以小白菜为例,在普通大田里,一般需要40d左右可收获,而在植物工厂里,20d左右即可收获,而且长势均一,不受病虫害干扰。在植物工厂内,育苗周期显著缩短,整齐度和健壮度也优于大田生产,这也大大缩短了植物的收获期,使每年收获茬数增加2~3倍。植物工厂在缩短植物收获期的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在传统农业中,植物只能贴着地面种一层,而在植物工厂里,视植株生长的高矮以及厂房的高低,一般可种植7~10层,在充分利用生长空间、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益。
4.3 植物生长的营养需要实现实时监控
在植物工厂里种植的植物,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土壤栽培,而是无土栽培,即植物的根系生长在营养液里,其原理是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时提供各种营养元素和水分,而营养液也可以完全提供上述物质,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营养需要进行配制,由电脑实时监控,当某一营养元素缺乏时可以及时、快速补充,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生长周期,但前提是需要充分了解所种植物的营养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种植品种,对于那些还不清楚营养需求的植物,则无法实现工厂化生产。
4.4 LED灯代替阳光日照
植物工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完全不用阳光,而是靠LED灯。“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传统农业不变的真理,但是在植物工厂里,植物的生长则完全不靠太阳,整个空间几乎是密闭的,这样既可以防止外界气候对厂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避免厂内资源浪费。厂内用以代替日照的能源为LED灯,有的也使用荧光灯,两者单独使用或一起使用均可,但LED灯更节能,可降低生产成本。LED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是植物工厂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虽然太阳光是全波段的,但植物更需要的是红光和蓝光,因此只要将红光和蓝光按照一定比例支撑光源,其所产生的光照效果即可与太阳光相媲美。虽然这需要耗费一定的电量,但是与日照光不可控相比,仍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有人做过研究,用LED灯作光源与用太阳光做光源,对植物的生长和品质均无显著差异,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厂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营养物质的积累速度均得到显著提升。
4.5 生产成本较高
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传统农业相比,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农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也具有一个严重制约其发展的缺点,即生产成本较高。其中既包括前期厂房建设时的投入,也包括工厂运转起来后的生产成本,能源消耗等。都要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即大田生产。所以目前至少在我国,植物工厂还仅限在建立于高校或科研院所以及农业展示区等,还无法普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成本过高,投入与产出很难达到平衡。只有在植物工厂内生产一些高端蔬菜或花卉等,才有望达到收支平衡。所以,如何有效的降低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是今后植物工厂产业想要顺利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5 未来展望
植物工厂的出现,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粮食紧缺、资源耗尽、耕地紧张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途径。但因为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想在短时间内替代已存在上万年的传统农业还是不切实际的。它还像一个孩子,正处于学习和成长阶段,还需要更多的人投以关注和研究,以期发挥它的优势,改进它的缺点,使它朝着能够为更多人服务,更加普及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平常百姓家的餐桌上,也可以见到由植物工厂所生产的蔬菜、水果以及粮食作物。
作者简介:杨国伟(1976-),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技术推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