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与太医院
御医的由来
古代统治者享有的特权医疗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御医。御医有些皇朝称为太医,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
御医究竟产生于何时,如今很难说得清楚。不过,医生最早的确是出现在朝庭皇(王)宫里的。虽然民间最早也有医生的身影,但是,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证实,民间的医生最早并不叫做医生,而是叫做祭祀,或叫巫祀。开始多为部落首领兼任,他(她)们主要负责部落或宗族的祭祀,被民间视为有特别“法术”、“与神相通之人”。他(她)们在主要负责部落或宗族的祭祀的同时,顺便掌握一些“神草、神药”知识以及民间偏方、单方,往往以神灵的名义,常常以魔幻般的“法术”,配以“灵丹妙药”、“祖传秘方”为人们治病疗疾。所以,这些民间略懂医术之人最早被人们称之为“巫医”,其医术被称之为“巫术”。而比较规范的医生应当说最早还是出现在朝庭皇(王)宫里的。后来朝庭皇(王)宫里有了医生这一职务之后,为了与民间医生相区别,便有了御医和民间医生的称谓。
夏商周时代,有关医事的记载很少。从现存的资料中看,医生首先出现在宫廷中。在西周之前,医生都是为帝王服务的御医;到了东周春秋以后,一些民间医生才开始产生;战国时期,可以看到有关太医、太医令的一些记载,从而才对宫廷御医和民间医生有了一个初步明确的划分。因缺乏可靠的资料证实,尚难确认秦时就有太医一职的设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已有太医的设置。这算是御医正式的记载了。
虽说都是古代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但是,皇帝为表礼贤下士,特殊时期或危机时刻,比如皇亲国戚、老臣、重臣生命垂危之际,会命御医救命或医治重疾。也有将御医赠予重要的功劳勋著的大臣,短期或者永久贴身保健***。比如,晚清一品经略督臣傅振邦,其连连解围边疆吃紧战事,每战必胜,救国朝于危难;由于阵前督战腕部受重伤后,皇帝便赐御医专门负责他的伤病及复健。后来另赐御厨,与御医共同负责***和保健工作。
医院的由来
医院究竟产生于何时如今也很难说得清楚。不过,医院最早也是出现在朝庭皇(王)宫里的。太医院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也难考证。比较正式的记载是,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
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明清的太医院,兼具卫生部、总医院、医学院和保健局四种功能。
药物以中药为主。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康熙帝因患疟疾,服用法国传教士洪若翰等进的金鸡纳霜(奎宁)而病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初四,法国驻华公使馆多德福医生曾为光绪帝诊病开药。但是,太医院始终是以中医中药为主。
御医的选任
古有俗语: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但是,要当良医并非易事,而要当一名称职的御医更难,要当一名医术精湛的御医难上加难。所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集团都非常重视御医的选拔。太医院的御医,来自全国各地,从民间医生以及举人、贡生等有职衔的人中挑选精通医理,情愿为宫中效力的人,量才录用。如康熙年问,北京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曾任太医院吏目一职,其子凤鸣承袭父业,雍正年间同仁堂供奉御药房的宫廷药材,前后八代,一百八十八年。太医院还设有教习厅,培养医务人才。经历六个寒暑,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录用为医士或医生。他们的晋升,六年考试一次,成绩合格,没有差错,一次升补。考试受八股文影响,如一次考题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还看重书法。太医开药方,要字迹端好。这项人事录用和晋升制度的优长是:第一,将考选、迂转限制在院内,调出、调入均少,利于人才队伍稳定;第二,御医、吏目、医士等采取考试方式选拔,择优录用,利于业务水平提升。
历史上御医的职责
御医职掌主要八项:侍直、进御、扈从、奉差、储药、祭先医、诊视狱囚、施药等。其侍直,各以专科,分班轮值,在宫中称宫直,在外廷称六直。宫直在御药房及各宫外班房值班,六直在外直房(如畅春园、圆明园)值班。扈从,皇帝出巡,御医或奉旨点用,或按班轮值,都给夫马、车辆装载药材,还给账房需用等物。此外,王府、公主府、文武大臣等,太医奉旨前往。还给监狱囚犯、瘟***患者等治病。所以,御医不一定都能给皇帝看病,给皇帝看病的不一定都是御医。有时候皇帝还会请民间的医生来宫内看病。
那么,御医是如何治病的呢?
《明史・职官志》记载,给皇帝看病六要:一要组成班子,院使、御医和内臣三方共责,相互监督。二要会诊,共同诊断。三要共同选药,联名封记药剂。四要共同监视煎药。五要共同尝药,就是每二剂合为一,煎熟,分作二器,一份御医、内臣先尝,一份进御。清朝比明朝尝药更为严格:一器由御医、院判、内监依次尝药;另一器进御。六要脉案方剂存档备查。这些措施大都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万无一失,并防范御医受人指使去谋杀皇帝。
御医的贡献
毫无疑问,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御医都是些“有本事”的医生。不过,御医的本事也各有大小。因此,御医,按太医院制度,也分很多级别。他们来自:一是太医院教育培养的;二是由各地入京考取的;三是由地方官员按帝后的要求推荐的,经过医疗业绩选定的。因此,御医在服务皇帝及亲属,服务皇亲国戚等人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比如皇宫医术以及养生术、房中术等等,可以说,御医成为祖国传统医学和医疗卫生保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御医留给我们更多的是那些值得借鉴的珍贵医方,在今天高科技的医疗技术下,有些可能已经被替代,但是有很多中医之道,是人类不得不推崇的万年医疗精粹。
御医的职业风险
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给皇室看病,太医院里当然云集着全国的医师圣手,御医们都是饱学之士,很多人先是学子,而“由儒入医”,很多人的抱负便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是这些悬壶济世的医师,到了太医院当差,便都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因为给皇家看病责任重大,他们切脉、诊断、下药的方剂,现在都一张不落地封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内务府卷宗里,问责制一直可以追溯到永远。世上常说“翰林院的文章,太医院的药方”,难道翰林和太医都要的是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吗?太医看病遵循着这条规则,用药温和,剂量轻微,实是出于谨慎,处于无奈。
所以,御医尽管为皇族提供了高规格的医疗卫生服务和贴身的保健养生医术待遇,但是,御医既荣光又潜藏风险。因为,作为医师,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一直比较低下,为皇帝、皇太后治病,无不处于十分紧张甚至心怀恐惧之状态,思想压力很大,“伴君如伴虎”。御医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皇帝的安危。因此,即便他们地位低下,但是一旦能够治愈皇宫贵族的病,得到皇族的信任,那他们就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然而,也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诊治失误,抑或是皇上的一念之差,这些荣华富贵就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皇亲国戚享受特权医疗服务却并非都有好身体。
毫无疑问,古代统治者享有特权医疗服务,但是,他们并非都有好身体。据大量史料记载,皇帝多短寿,皇戚多痼疾。最典型的当数清朝末期,不但皇帝个个短寿,而且人丁难以兴旺,甚至到最后到了“断子绝孙”的地步。纠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亲繁殖,自古以来,皇亲国戚无不喜欢亲亲疏疏,亲上加亲,导致基因缺陷。另一方面,就是皇帝家族及统治集团养尊处优,如同温室之花,多呈病理之状,少有康壮之势。即使有着残酷的宫廷斗争,亦只是在宫帷内的心计施展,缺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环境的磨炼与进化,徒增烦恼与心伤,又怎能体健与安康呢?
御医今何在
当代国家领导的特权医疗依然存在。
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12月15日文章称,国家***、***府***和高官部长们看似位高权重,一呼百诺,实际上却是最忙碌、压力最大的一群人,当代流行的一系列“白领综合征”以及“过劳死”,这些高官都可能染上,而且会更重。当代***无不享受着独特的医疗服务体系,拥有贴身医疗专家、独特的医院病房,还有贴身养生保健医生、营养专家,特殊的绿色医疗通道等。
负责中国领导人健康的中央保健局的所有医护人员均经过严格挑选,被认为是“根正苗红”、“思想上靠得住”且医术精湛。这些人专门负责*********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并成立专门医院――中国人民总医院(也叫北京301医院),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在新中国的中央医疗保健机构创建初期,力伯畏即负责***和国家领袖的医疗保健工作。当时几乎所有中央人民***府副***、数位副***、十大元帅除以外,都曾由她担任保健医生。谈起过去的经历,她说:“那是组织上交给我的工作,我们尽心尽力地去完成。”
同时,力伯畏从新中国***和***保健工作建制初始就到了中央保健工作委员会,***、林伯渠、李富春、***等都曾是她的保健对象。
也许是时代的进步,也许是医学医疗科技的发达,也许是当代医生不再像古代御医那样畏首畏尾,服务更精确更到位。因此,各国***所享受的医疗服务水平绝非古代皇帝及皇亲国戚所堪比的,各国***的身体健康水平也是当代世界堪称一流的,而且寿命是古代帝王将相的好几倍。
据不公开的医学保健资料证实,***和***将***都平均寿命90岁,远高于全国人均寿命,这与封建帝王将相寿命有着天壤之别。这与现代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有很大关系。与当代“御医”的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