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Stroop效应又称色词干扰效应,自Stroop提出该效应以来一直深受心理学家关注。本文通过回溯前人的相关研究,从Stroop效应的起源入手,从不同群体,不同刺激材料以及材料呈现方式等方面入手,系统阐述前人对Stroop效应的相关研究,并展望研究前景。
关键字:Stroop效应;Stroop范式;群体差异;材料差异
自1935年Stroop详细阐述之后,Stroop效应一直被心理学家所关注。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有关Stroop效应的研究更是大量涌现。目前,Stroop效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中,这些研究领域不断被扩大并且获得了非凡的成果。毫无疑问,探讨Stroop效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注意的机制以及注意在人类认知中的地位,为我们研究基础的认知心理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Stroop效应是一个神秘的难题,有待于心理学家们揭开它的面纱以便更好的利用它探索心理学的奥秘。
1、Stroop效应之起源
Stroop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dley Stroop于1935年发现。其渊源可追溯到实验心理学初创时期Cattell(1896)的研究。在Wandt的指导下,Cattell曾探讨人们命名物体或物体特性(包括颜色)的时间和命名物体名称的时间。Cattell发现,读词(命名物体名称)的时间比命名物体或物体特性(包括颜色)的时间要少得多。如今为人们所熟知的任务是Stroop(1935)对前人的思想和实验程序创造性综合的结果。他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注意与干扰的文章,他采用各种不同颜色书写的文字作为刺激,要求被试对颜色单词的书写颜色进行命名。实验结果显示:书写文字的颜色与单词这两个刺激维度不一致时(“红”字用绿色墨水书写),与字色一致的条件相比(“红”字用红色墨水书写),命名的反应时间更长。它反映了词义加工对颜色加工的干扰,并且这种干扰是不受意识控制的。这种现象被称为Stroop效应[1]。后来,他把字词和物体(颜色)两个刺激维度合二为一,创造出一种喜剧性的反应冲突情景。当要求被试命名单词的颜色时,被试的反应时会受到单词意义影响。不一致条件(如红色的“绿”字)下的反应时会比控制条件(如红色的“海”字)下的反应时长,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Stroop干扰效应;而一致条件(如红色的“红”字)下的反应时会比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短,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Stroop促进效应[2]。6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加工观点的出现并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主流,Stroop的工作被重新发现.这方而的研究便迅速开展起来,至今依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势头,没有丝毫减退的迹象。据统计,自1935年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发表的有关论文达700多篇之多,这在心理学上是极其罕见的[3]。
2、Stroop效应的相关研究
2.1被试群体的差异
关于Stroop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普通的大学生为被试,但是有些研究者就Stroop效应的年龄差异进行了研究。林仲贤[4]等人研究发现Stroop效应无论在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中均是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中青年人的色一词干扰效应比起儿童及老年人低,老年人与儿童都存在着比中青年人更明显的Stroop效应。此外,一些研究者结合所学专业对Stroop效应进行了研究,王金良[5]发现成瘾者对成瘾相关刺激词的颜色命名时间要长于对中性刺激词的颜色命名时间。这种由物质成瘾相关刺激所引发的注意偏向就是物质成瘾Stroop 效应。孙时进[6]将催眠这一因素加入研究中发现也发现在提供注意策略暗示指导语时,无论是高催眠感受性被试,还是低催眠感受性被试在清醒状态下的Stroop干扰效应都无明显降低,催眠将非常显著地降低高催眠感受性被试的Stroop干扰效应,高催眠感受性被试与低催眠感受性被试在清醒状态下的Stroop干扰效应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催眠状态下两者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
2.2刺激材料的差异
Stroop范式研究的材料一般是冲突的词意和颜色,而Kahneman和Chajzyk则在这个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在色词分离的Stroop效应范式中,若增加一个与颜色无关的中性词作为分心刺激,Stroop效应将被大大减弱,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Stroop稀释效应”[7],自此之后的Stroop范式一般都会加入中性的无关词来进行研究。此外,由于跨文化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双语Stroop干扰效应的研究也逐渐成熟。刘海程[8]所做的研究中发现汉字、拼音、英文在Stroop任务中的干扰效应依次降低。组块之间的比较表明随着刺激的重复呈现,汉字、拼音、英文的Stroop干扰效应都逐渐变小且趋于相同。张庆林[9]的研究中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两种文字材料都存在反应时的Stroop干扰效应,汉字的干扰效应明显强于英文。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的要求,贾德梅和***玉就***文字与汉字Stroop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troop效应的干扰量与促进量是不对称的,汉字材料比***文字材料具有显著较强的干扰效应。而为了排除词义熟悉度对被试的影响,钟毅平[10]来考验汉字部件的Stroop效应:由“红”、“黄”两字不同部件所构成的假字分别影响对红、黄颜色的命名并且不同位置的部件所构成的假字,其产生的Stroop效应也不同。
2.3呈现方式和呈现时间的差异
一般Stroop效应相关研究以视觉出现为主要方式,但是其要求的任务可多样,在实验中, 被试被要求大声读出汉字的颜色,除了获得经典的Stroop促进效应之外,结果还发现:当汉字颜色对应的读音与汉字读音一致(如红色的“洪”字)时,被试的反应会显著加快[11]。在改变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的时间后,其Stroop效应也相应发生改变,当SOA较短时(小于500ms),Stroop启动效应明显;当SOA过长时(大于1000ms),Stroop启动效应消失。
2.4 Stroop效应在其他领域的研究
研究者不仅深入研究Stroop效应的种种现象,并且将Stroop现象作为一种工具运用于其他领域之中。张明[12]等人将IOR范式与Stroop任务相结合,试***从探讨IOR与Stroop以护干扰效应之间的关系来推侧AAN和PAN之间的关系以及IOR与注意之间的关系。而周仁来[13]则运用Stroop来研究阈上与阈下知觉启动之间的差异。而目前Stroop效应已经不再仅仅仅限于对认知方面的研究,而是发展到更加变化莫测的情绪领域,而情绪的Stroop范式就应运而生了。
3、小结
Stroop效应最初是为了研究干扰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种实验。之后已经发展为研究注意的自动化加工的范式之一。目前许多心理学家用这种作业研究阅读的自动化,证明词形能自动迅速地激活词的结点或词的产生器,因而对颜色命名产生干扰。Stroop效应自发现以来,不论在认知心理学还是神经心理学领域都受到了非常广泛的研究,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由最初的注意、认知和语言等基础学科发展到情绪、记忆、脑神经科学等领域,近年来还将Stroop效应的研究扩展到应用层面。
[参考文献]
[1]刘建科.词语和***片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李万龙.青海省某高校大学生STROOP效应分析研究.青海师范大学.2009.
[3]王才康.Stroop其人和Stroop效应.心理科学,l994.17(4):232~236.
[4]林仲贤.色一词干扰效应的年龄差异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75~79.
[5]王金良.物质成瘾Stroop 效应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56~658.
[6]孙时进.注意策略指导语对催眠和清醒状态下的Stroop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1994:17 (5):87~90.
[7]徐 琳.Stroop稀释效应的研究及其理论解释.心理科学,2007.30( 5):1269~ 1270.
[8]刘海程.汉字、拼音、英文Stroop干扰效应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7, 30( 2):365~ 368.
[9]陈小异.中英文Stroop干扰效应的脑机制.心理科学,2007.30( 3):529~ 534.
[10]钟毅平.假字的Stroop效应:汉字部件对颜色命名的影响.心理科学,2007.30( 6):1295~1298.
[11]郭桃梅.语音的自动激活及其在汉字语义通达中的作用.心理学探新,2004.24(1):31~33.
[12]张明.前后注意网络的关系—返回抑制和Stroop干扰效应.心理科学,2003.26(4)
[13]周仁来.阈上与阈下知觉启动之间的差异:来自Stroop效应的证据.心理科学,2004.27(3)567~560.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系,江西 南昌 33002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Stroop效应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