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秋,徐成荣先生邀请我去上海他开设的专营长江江鲜菜的“苏扬会馆”看看,提提意见。我说,对菜肴提一些意见可以,但涉及经营还得另请高明。徐先生同意我的看法。于是,我请来了李耀云先生、葛贤萼女士、周彤先生。李、葛二位是沪上及中国餐饮界的顶尖人物,技艺精湛,管理内行,文化素养高,在业内影响很大,周先生是东方卫视餐饮节目的主持人,对沪上的饮食业相当熟,对餐饮的文化也多有研究。出席当日晚宴的还有一些沪上饮食业的人士。在进餐的过程中,大家随意聊聊餐饮业的情况,对所上菜肴也偶有评点。李耀云先生、葛贤萼女士对徐先生到上海开正宗长江江鲜馆的举动表示赞赏,但上海餐饮业竞争激烈,故他们送给徐先生的主要一句话就是“做好内功”。周彤似乎也是这个意思。
因为与耀云先生多年未见后再次相聚,饭后小坐片刻时又谈到了一些认识的上海的友人,如老正兴菜馆的总经理陈纪官,功德林素菜馆的厨师长张洪山等。李问我怎么认识的,我说,是几年前分别在苏州、淮南的有关考察活动中认识的。我托他有机会碰到陈、张请代为问好。谁知耀云先生随即打了一个电话,然后说,明天中午请你上功德林,去见见张洪山。同时,他还请了徐先生等人也去功德林。
第二天上午,我和内子及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明副教授先游览了外滩,然后逛了南京路步行街,于十一时多到了位于南京西路的功德林素菜馆。
菜馆门面不大,看上去有沧桑之感,但内部很整洁,厅堂里坐满了顾客。服务员问明情况后把我们领上了三楼的一包间。一进门,只见李耀云先生已到了,他指着一位女士问我:“还认识吗?”“林老师!”林若君女士,前任上海市烹饪协会秘书长,上海餐饮研究专家,1991年夏天在青岛市审阅《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稿件时曾在一起开过会、交谈过,怎么会不认识呢?20年过去,岁月虽然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迹,但林老师仍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轻得多,气质很雅,不知与她爱唱昆曲有关否?问了一些扬州饮食界的情况后,林老师送了我一本她主持编写的餐饮管理方面的书,稍一翻阅,觉得有理论有实践,文字也精炼,得好好读一读。正在这时,又进来一人,李耀云先生介绍说,这位是功德林素食有限公司的徐云翔总经理。徐总和耀云先生很熟,知道他来了,特来看望,同时也看看我们这些客人。徐总简述了“功德林”1922年开设(开始在上海北京路、贵州路口),1933年搬至南京路三层楼现址的情况,讲到如今进入了最佳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饮食与健康的认识加深,素食的地位自然提高,有时有些地方甚至会兴起素食之风,因此,“功德林”业务做大了,开了几家分店,还办了食品厂,其生产的净素月饼、桃酥、浇切片很受欢迎。而由于“功德林”始终继承传统的素食烹饪技艺,坚守素食传统,为广大食素人群服务,即使时期受到冲击也决不卖荤食,故“功德林”在沪上乃至全国餐饮界是一块闪亮的招牌,一个极富文化内涵的品牌。正由于这个缘故,“功德林”素食烹饪技艺获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这时耀云先生插话说,部级非遗饮食类项目上海仅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一项。因为我略知一些饮食类非遗的信息,说道:这很不容易。是实至名归。扬州也只是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列入部级非遗。四川、广东菜点方面尚无部级非遗项目。说话的当儿,门口又进来一人,高高的个子,较壮实,50岁不到的样子,这不是张洪山吗?正欲开口,他却喊道:“邱老师,欢迎,欢迎。”还是2007年夏天在淮南见面的,没有想到今天在上海见面了。“你变化不大嘛。”我说:“我老了,体力不如以前了。”“你好像稍胖了一些。”张洪山说:“搞我们这行,工作较累,下班后再少运动,就容易胖了。”徐总说:“洪山现在是部级非遗项目传人,在上海功德林素食有限公司任厨房部经理兼厨师长,工作确实很忙。”说完,徐总因为有事,先行告辞。洪山又和耀云先生他们聊了一聊便又告辞说要到生产间忙去了。
洪山走后,耀云先生说洪山入行30年,在功德林老师傅姚志行、罗来耀等的言传身教下,加之自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终于把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给继承下来并发展开去。“真不简单。”我说。在淮南考察豆腐菜时,我发现张洪山话不多,但观察仔细,偶有发问,均能问到关键处。张洪山还说,他到不少地方学习过,素食制作为主,兼学别样,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耀云先生说,今天的菜肴将是张洪山主理的,看看怎么样?提提意见。
本来,我认为见到张洪山就很高兴了,真没想到能品尝到他制作的素馔,全国一流水平的素馔。就我而言,是学习为主,一饱口福为主,素食的历史或许可以扯几句,面对“真刀真***”的活计,怕是“眼前有景道不得”了。
事实果然如此。开席后,面对一道道冷菜、热菜,我只有“惊艳”的份,我惊诧于张洪山及其他师傅们选材的精心、搭配的巧妙、刀工的精湛、火候的恰当、调味的和谐、装盘的美观。除了忙不迭的拍摄菜品外,我也细细咀嚼、品味。
冷菜计六样:各客冷碟(由素火腿、糯米酿藕、糖粘核桃仁、素卷组成)、泡椒凤爪、拌菠菜(模压成心形装盘)、肉松、蜜枣、雪菜蚕豆。
热菜也六样:富贵黄鱼、素鲍鱼、马蹄莲、扇面海参、青瓜节节高、蟹粉。
点心三样:拉糕、蒸饺、糍粑。
饭食:素面。
水果:西瓜。
另有孔雀迎宾看盘一只。
冷菜中的素火腿是用豆腐油皮在特制调料中浸渍,然后用白净粗布卷裹成圆柱形,外用纱线扎紧,上笼蒸2 h左右,取出,冷却后,去包布,切片而成。色褐,形似火腿,既软且韧,咸鲜而香,愈嚼愈香。与杭州灵隐寺素食中的素火腿不相上下。泡椒凤爪之凤爪由琼脂制成,非常象,配以泡椒,咸辣口味,有开胃作用。肉松由豆制饭粢卷成圆形长条,切细丝,再将细丝入三四成热的花生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入盘,拨松散,撒入多种调料而成。此菜极似肉松,咸鲜酥香带微甜。雪菜蚕豆为民间菜肴,清鲜为主。糯米酿藕也是民间食品,藕嫩米香,蜂蜜甜香,味甚佳。几道冷菜,量不大,制作精致,味道也不错。
如果说,冷菜已先声夺人的话,那么,热菜更是令人目迷神醉,不忍下箸了。
如那富贵黄鱼,一盘似是油炸的黄鱼,鱼身酱红色,勾有琉璃般的芡汁,汁上缀有松子仁,头尾均为南瓜雕刻而成,栩栩如生。服务员将“鱼肉”分给大家,一尝,鲜嫩得很,好似鱼肉不是鱼肉,象一熟悉的食物,因浓浓的糖醋芡汁裹住了,一时分辨不清,是香菇炸成的吗!
再如素鲍鱼,一只红烧鲍鱼夹在黄瓜片刻制而成的“托”中,鲍鱼褐色,表面带有卤汁,非常像,一尝,口感近似,耐咀嚼,味道也近似,当是百灵菇加鲍汁等多种调料烧成,也可能用其他调料调出了鲍鱼味。
又如马蹄莲,亭亭玉立的一朵洁白的马蹄莲,漂亮之至,然而,花朵却是糯米、米粉制作经油炸而成,马蹄莲之根,则是用卤香菇制作,茎、叶、花萼分别用熟芦笋、莴笋、青瓜片刻成,宛如一件艺术品。
又如扇面海参,海参用海藻制成,色彩、质感均和海参相近。青瓜节节高,用青瓜刻成一节节竹枝,薄得透明,里面装有松子等素料,竹枝根旁缀有象征乱石的香菇、西兰花、糖桃仁等,亦是有情趣的。
热菜中的蟹粉不能漏掉,这是上海功德林的看家菜之一。长期以来广受好评。在紫砂制成的蟹形容器中,只见油润的黄、红相映的“蟹粉”微冒热气,香气四溢。一尝,鲜香略带酸味,好像蘸了醋的蟹肉、蟹黄一般,几可乱真了。据了解,这道菜是用熟土豆、胡萝卜、熟笋、水发冬菇等原料加多种调料经若干道工序炒制而成的。
点心三色均小巧。素面一小碗,麻油素高汤,50 g面,盖以青菜心、熟银杏、油面筋,美味而爽口。
在大家吃完的当儿,张洪山进来了,这位素食制作真正大师级的人物,谦虚而诚恳地要耀云先生、若君老师和我们几个客人提提意见。说实话,我有的是震撼和前面所说的“惊艳”。清人赵翼有句云:“岂知素也可为绚,又增一番烹调精。”(《赵翼素食歌》)将这两句诗送给张洪山是很适宜的。
最后,张洪山分别和耀云先生、若君老师、我等合影。我要站起来和他一起照,他偏不肯,他说:“你是老师!”我说:“在这儿你是我的老师!”争执之中,耀云先生对我说:“你年长,就坐着照吧!”于是,在功德林学习、品尝素食之后,还留下了和张师傅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