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竹竿舞是我国少数民族歌舞中的一种,它以其别致、健康、热烈的舞蹈形式和极强的参与性流行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本文从竹竿舞的起源、音乐特点等多个方面对竹竿舞进行介绍。
关键词:少数民族;竹杆舞;音乐特点
我国疆域辽阔,55个少数民族因其地域、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差异,民族歌舞可谓是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竹竿舞就是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种。竹竿舞流行于我国南方的黎族、苗族、壮族、傣族、基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舞蹈场面以及极强的娱乐性、参与性,使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一、历史悠久
竹竿舞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在少数民族古老的祭祀活动和丧葬活动中已经有了它们的身影。据说数百年以前,每逢丰收季节,黎家人民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煮上新米饭,宰杀禽畜,祭祀神灵和祖先。每当这个时候村民就会在山坡上点燃熊熊的篝火,跳起竹竿舞。人们认为清脆的竹筒声会带来好运和来年的好收成。每年,在哈尼族的传统节日“耶苦扎”的时候,哈尼人民也会跳起竹竿舞,祈求消灾避邪,五谷丰收。
而在过去,佤族的竹竿舞是在人死之后,族人为寄托哀思跳的一种舞蹈。基诺族竹竿舞早期也是用于葬俗的。发展到现在,这两个民族的竹竿舞都可以在其它场合表演了,基诺族甚至以竹竿舞来贺新房。
竹竿舞也是歪头山花苗喜爱的民族舞蹈。传说苗族的竹竿舞是描述了人们通过门楼到京城游玩的热闹景象,表达苗族人民对京城的特别崇拜,和对京城繁华生活的向往。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认为:“中国民间舞蹈多反映当地的劳动生产和与人民生活戚戚相关的故事和喜、怒、爱、憎的思想感情。”①总体来看,竹竿舞的起源是和少数民族古老的传说以及生活习惯相关的。比如早期黎族、哈尼族、佤族、基诺族的竹竿舞都是在祭祀或着丧葬当中使用的,祈求神灵和死者的庇佑,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苗族竹竿舞则表现的是人们通过门楼到繁华的京城游玩的情景,这是对苗民生活的侧面反映。经过长期间的历史演变之后,这些少数民族的竹竿舞本身所具有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了,娱乐性大大增强了,成为欢迎远方来客,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一种形式。
二、形式多样
竹竿舞,顾名思义是用竹竿作为道具的舞蹈。所用竹竿多数长约3米。就舞蹈的形式来看,是一种以脚上动作为主的舞蹈。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以竹竿横敲支架的竹竿舞。舞者在地上相对着摆开两根木条(木条的形制有方形、圆形两种),木条上面横架若干根竹竿,竹竿两端分别由人持着。持竿人用竹竿敲击木条,打出节奏。在清脆的竹竿声中,舞者灵巧的穿过竹竿之间的间隙,并且跳出各种花式。参与舞蹈的人都身穿本民族的服饰,更增添了竹竿舞的少数民族风情。黎族、苗族、佤族、基诺族的组竿舞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的。因为民族风俗以及地域不同,这些竹竿舞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黎族竹竿舞又叫做“打柴舞”、“跳柴舞”,黎语称作“转涉”、“卡洛”。黎族竹竿舞中,持竿者有三种姿势:坐、蹲、站。舞者在舞蹈的过程中多模仿鹿等动物的动作。节奏变化越复杂,对跳舞者的要求就越高。跳舞者不仅要身手敏捷还需要灵活机智,否则就会被竹竿夹住脚。许多黎族的未婚男女通过这一活动找寻自己的心上人。佤族和基诺族竹竿舞的舞蹈形式和黎族竹竿舞基本相似。
早期的苗族竹竿舞是由男子跳舞,女子持竿的。参加舞蹈的总人数多达36人,场面颇为壮观。持竿的女子以左右两侧横挪竹竿的“开荒地”为基本舞步,有时还会翻身举竿。举竿时跳舞的男子需快速从竹竿下转过,否则将被竹竿击中脑袋。男舞者在跳舞时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除了随着节奏跳出舞步之外,有的男舞者还吹起芦笙,增加跳竹竿舞的难度,渲染舞蹈的气氛。
这种以竹竿横敲支架的竹竿舞,是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竹竿舞。另一种是以竹竿竖击地面的竹竿舞。以哈尼族竹竿舞最有代表性。哈尼族竹竿舞也叫“竹筒舞”②、“厄崩搓”,哈尼v尼族人称之为“咿板嘟”③跳舞时使用的竹筒长约1米,直径约为0.1米。早期哈尼族竹筒舞者都为男子,发展到后来女子也可参加跳舞。他们竖执竹竿,在竹楼或者木板上围成一个圆圈,一边跳着哈尼族舞蹈中常见的屈膝、摆胯、扭臀等动作,一边把竹筒击向地面。跳舞的同时有器乐和歌唱相伴,且唱歌的人和伴奏的人不参与跳舞,具有明确的分工。
总的来说,这两种类型的竹竿舞均具有气氛热烈、节奏明快、舞步健美的特点。
三、音乐丰富
除了多姿多彩的舞蹈动作之外,竹竿舞伴奏音乐在表演的时候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些伴奏音乐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烘托了竹竿舞的气氛,使竹竿舞的艺术性大大的增加了。
哈尼族、佤族、苗族的竹竿舞伴奏音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较为丰富的。黎族和基诺族的竹竿舞早期都没有音乐伴奏,经过民间艺术家长期的努力,将他们本民族的民间歌舞音乐进行改编或者是重新创作,有音乐伴奏的竹竿舞也很快在这两个民族流行起来。
竹竿舞最大的特点在于执竿者敲击竹竿打出不同的节奏,作为舞蹈的伴奏。随着节奏变化越来越丰富,舞者的动作也越来越复杂。总体上看,竹竿舞的节拍以2拍子和4拍子居多。黎族、佤族的竹竿舞多为八分音符、带附点的八分音符及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如谱例)。节奏进行比较平稳,并且逐渐加快。哈尼族、基诺族的竹竿舞伴奏节奏以短长型居多,形成比较激动和动力较强的效果。
从旋律上来说,竹竿舞的伴奏音乐是在本民族歌舞音乐的基础上形成。比如佤族竹竿舞多以敲击节奏为主。但谱例“增恩格两”,可以看出,有时候佤族竹竿舞伴奏音乐也是有旋律的。这种竹竿舞音乐为羽调式,且旋律进行以纯4度为主。每小节起音和前一小节的末音相同,类似于我国传统的“鱼咬尾”创作技法。敲击竹竿的节奏非常平均,每小节均是前一拍为4分音符,后一拍为4分休止符,节奏感很强。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敲击竹竿的节奏声和旋律结合十分紧密,可以说是一唱一合。哈尼族的竹竿舞音乐也十分有特点。它以短长型节奏为主,有商和羽两种调式,旋律跌宕起伏。谱例所例的竹筒歌是哈尼族常用于竹竿舞伴奏的音乐,为D羽调式,以3度、4度的音程为主。音域的跨度较大,形成抑扬顿挫之感。另外,哈尼族竹竿舞还有伴唱。伴唱的形式比较丰富,有齐唱、合唱、一领众和等。伴奏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有鼓、锣、镲等,用以渲染竹竿舞热烈的气氛。歌曲的旋律显得自由、高亢和悠扬,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黎族竹竿舞和基诺族竹竿舞早期的时候均无伴奏音乐。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海南民族歌舞团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编创了黎族竹竿舞的伴奏音乐。现在基诺族竹竿舞的伴奏音乐也多是根据基诺情歌中比较欢快的部分改变而成。竹竿舞伴奏音乐与竹竿发出的敲击声相结合,不仅烘托了跳竹竿舞时的气氛,而且更加凸现了各个民族的民族特色,也为竹竿舞走向大众、走向舞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南方少数民族的竹竿舞虽然在形式上大同小异,但是却又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伴奏音乐上具有各民族不同的风格。竹竿舞的参与性极强,特别讲究舞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并且,跳竹竿也可以强身健体,近年来它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体育舞蹈,得到了一些专业体育人士的推广。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被流放海南时,就曾被热情奔放的黎族竹竿舞吸引,发出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的感叹!其健康优美、热闹欢快的特点使它在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渐流传开来。
近年来通过民族歌舞改编的艺术作品如《三月三》、《云南印象》等大放异彩。竹竿舞在近年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竹竿舞的伴奏音乐、舞蹈形式都发展出了更多的花样。笔者认为,竹竿舞这种健康向上,大众也可参与的民族舞蹈必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5页。
②一般的说法是哈尼族竹筒舞,本文采用《舞蹈》2004年第6期《南方的竹竿舞》一文中,将以竹竿或者竹筒作为道具的舞蹈均归为竹竿舞的说法。
③“咿板”即指竹筒,“嘟”则是形容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
[2]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3]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4.
[4]李元庆.红河哈尼族民间音乐简介[J].《云岭歌声》,1979(4):22-25.
[5]马轶群.基诺族民歌简介[J].云岭歌声,1980(3):29-31.
[6]董柄常.基诺族民间音乐概述[J]. 《音乐探索》,1986(4):54-59.
[7]钱康宁.西盟佤族民歌简介[J].中国音乐,1983(3):56-57.
[8]唐坤.南方的竹竿舞[J].《舞蹈》,2004(6).
[9]苏焕振.谈黎族民间舞蹈的规律及特点[J].《舞蹈》,2003(6).
[10]高泽强.黎族舞蹈文化类型概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2).
[11]王明兴.黎族传统体育与民间舞蹈关系初探[J].《体育与科学》,1988(3).
[12]赵国雄.黎族的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1992(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竹筒声声脆 余音犹杳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