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国高官,一次谜样死亡。究竟是“为痛心国事而自杀”,还是因而被误杀,历史真相谁人知?
1921年秋,诗人杨雲史,有《过金陵吊李秀山》五律三首,注:
去岁重阳谒秀公,今日重来,风景不殊,公已自杀。
计其时为雲史辞陈光远自九江东下时所作。见《江山万里楼集》中,句云:
莽莽神州事,何人任远谋;
彭亡惊失将,哙伍贺封侯。
饕餮难为国,英雄有大忧;
轻生失怀抱,群惜异时流。
失意哀今世,遗言惠众生;
万家颂活佛,半壁坏长城。
富贵谁能死,英雄或好名;
临江望秋月,刁斗寂无声。
景物何曾异,重游建业关;
无边好风月,一片旧江山。
当世论诸将,何人伯仲间!
新亭挥涕泪,不独为公潸。
李秀山,名纯,直隶人,也是小站出身的人物,初在由武卫右***改编的第六镇任协统,原驻东三省。
辛亥秋间,随统制吴禄贞进关,驻在石家庄正太车站。9月17日,吴绶卿(禄贞)给袁世凯收买的第六镇第十二协统周符麟刺死出缺,清廷便以李纯升任统制。
第六镇改编作第六师,还是他当师长。癸丑(1913年)二次***,袁派冯国璋、李纯等南下,和******作战,李部开入九江,事定后,冯督苏,李督赣,与督鄂的王占元,号称“长江三督”。
秀山有好名之雅,胸中也略有些墨汁,还算是当时赳赳武夫中能自惜羽毛的一个。
当时,那些******大员们,好发议论,电文满天飞,骈偶堆砌,无病,打从黎宋卿的“四亡”、“五哭”说起,真不知占了多少《民国经世文编》的篇幅,所以胡展堂嗤为:
矫作***啼浪笑,冀博社会之同情。
但李纯比较稳健,不轻发言,而言则必有中,所以时人对他还没有什么恶感。
1917年初,冯国璋组织长江督***同盟,由孙洪伊居间,暗中与南方实力派通款,对段祺瑞起了离心作用,于是北洋***人以段派为中心,主张“北洋大团结”,12月3日,召集天津会议,直隶曹锟、山东张怀芝、安徽倪嗣冲、福建李厚基、江西李纯、湖北王占元、河南赵倜、吉林孟恩远,纷纷亲临出席,其他各省,也派有代表,商量团结对付南方。
这时候冯国璋已继黎任总统,住进了新华宫,得到消息,便以检阅***队为名,到津、济、蚌埠等地,和各实力派交换和平主张的意见。
独有李纯一人,对冯的***策表赞同,其余不作表示,直、皖两系的裂痕,说来早在此时潜伏下来了。而李和冯的关系,自来便是一致,所以冯所遗江苏督***职务由李接替,江西督***一席便由陈光远升任。
李纯这个人,比冯国璋好得多,至少他好名甚于好货,总算是庸中之佼。说是好名,也有个趣话,即在他奉调督苏时间,本来由赣调苏,是由瘠而肥,在李是求之不得的,但他在明令发表后,偏又扭捏一番,授意南昌绅、商、学、农以及民意代表,来个开会挽留,通电请愿不获,又来个建生祠、铸铜像、立去思碑,八十老翁欧阳霖也给各界撺掇出来做“卧辙”、“攀辕”的代表。自己却装着***人以服从为天职的模样,准备履新。
启节之先,南昌警务处长阎恩荣表演得更精彩,派巡警分赴各大街商店,叫商民们设席祖饯,规定每席赏洋四元,以为如此则商民不贴本,督座面子也有了。哪知南昌老表也有他的戆气,寥寥地只有几家,阎处长好不着急,临时邀了商会副会长卢芳出来疏通,勉强凑上三四十席,席上摆着水果一盘,或清水一盆。
这一天,李督步行在前,众文武跟随在后,经过饯席,主人一鞠躬,李呵腰答礼,举起酒杯沾沾唇,行礼如仪而过,自导自演,闹了好半天,才算典礼告成,送行大吉。本来三代之下,惟恐不好名,所以李的趣剧上演,无论如何比以后那些临走要“打开发”的黩武而又好货的武爷爷们,总算好得多了。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病故北都,李纯的地位日高,隐执东南牛耳。
1920年,直皖战起,安福系后,曹锟任直、鲁、豫巡阅使,原任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倪嗣冲免职,由张文生督皖,长江巡阅使便由李纯充任,旋改为苏、皖、赣巡阅使,徐世昌命靳云鹏内阁,派他做议和总代表。这时李的地位仅次于曹锟,位愈高名也愈显,可是周围环境也愈复杂。江西的陈光远明白表示,不愿附于苏、皖巡阅范围,而心腹大将齐燮元,更时露篡夺的异志。
在李纯任督***时,第六师师长原由马继会继任,袁洪宪时调马征滇,行至湘西,马忽自戕,遗缺由十一旅旅长周文炳升补,接事未久,突发神经病,这时齐是十二旅旅长,于是便轮到了他。他接掌之后,便率部返苏驻扎,成为冯国璋、李纯的***治资本。
这齐燮元,号抚万,极工心计,第六师负有卫戍南京之责,他又是李纯的老部下,被称为李的心腹大将,却是真实不虚。李纯也遇事与商,言听计从,至和议大计也短不了有他赞勷密勿。但***局瞬息万变,对南方和平主张,本是吴秀才的大计,给反对,遂告停顿。
******府总裁岑春煊,宣布取消自主后,西南也群起否认。和平无望,战事又在酝酿,这时直系去了皖系,又得应付奉张。
南北和议的计划,既因北方***局与西南情态的变动而消歇,段系的浙督卢永祥,又通电指斥靳内阁为轻举妄动,这一来武人之横行如故,南北之对峙如故。李纯好大喜功,遇到这尴尬局面,态度消极起来,更加陈光远明言不附,齐燮元险露跋扈,李氏益有四周荆棘之感。
10月初旬,李向北廷称病,请辞议和总代表及巡阅使新命,过几天,沪上争传李患重病,10月11日,突闻李氏自杀,遗书说是为祈求和平,所以一死来作“尸谏”。
这个突然的消息之后,震动了国内外,“为痛心国事而自杀”,这理由不够充足,人们总疑掺杂着别的缘故,最多数的猜测认为涉有房帷之私。如敬胜齐所记潘复南下查案一段:
纯之死,非出自戕,乃因多内宠之故,而为马弁所误杀。纯有新宠妾,但宿有定所,习以为常,从无半夜易榻或掩至之例。故姬人中有所欢,不必期我乎桑中,迟我乎桑中,即夜登子反之床,为云为雨,无须有“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着衣裳”之惆怅。
不料某夕,纯饱酒过量,不能自持,信步所之,不按定所。平昔虽有随身侍卫,但到上房门口,即不再跟进去。是夕,这房的姬人恰与马弁巫山云雨会襄王,我我卿卿之际,而将***自天而降,误会为而来,实则纯烂醉如泥,一无所知。马弁心慌情急,掏出手***,灯光熹微中,一击而中,纯以一世英豪,从此与世长辞,马弁亦同时就逮,置之于法。姬人自杀未果,后削发为尼……齐燮元骤睹斯变,十分伤感,深叹纯以名将死于非命,若据实发表,不仅影响治安,亦且为身后之羞,殊非后死者所应尔;于是临时从权假造遗嘱,以南北不能和平统一,引咎自戕,通电南北***府,促其觉悟,文字简洁,部署周密,迄今事过四十年,无人发其底蕴,报纸笔记,亦从无一字及
之者……
从上所述,李纯的死,是为了姨太太偷马弁,误会,一***致命,作者保密至40年后的今日,方把李纯“因多内宠而生变”的事实写了出来,说明并非死于***治刺客之手。齐燮元为了遮掩长官家丑,不使外扬,说他“不失为仁人隐恶而扬善的用心,值得加以颂扬”,至于应变有方,更认为得体,其言似若甚辩。
但事实是否如此呢,以齐燮元这个人心计极工,会不会用金蝉脱壳,拿个该死的马弁来做替死鬼?以后齐和卢永祥战争时,卢讨齐电中,就有“***凶弑上”的话,当不是完全诬蔑。
上虞刘灏年,在南京客居甚久,曾在李纯幕中充参议,对李纯之死,认为齐燮元早就布下天门阵了。据说在李死前的一个月,有一天,齐到督署谒李,他走惯了,不待通报,一直跑到李的签押房来,刚好李到上房午睡去了,还没下来,齐便在房里坐候,忽闻签押房的套间里,有人咳嗽声,齐便踱到套间里来,一看,有个老头在桌上写字,笔迹书体,和李仿佛,几乎可以乱真,齐和他打着招呼,知道他是巡帅的同乡亲友,自乡里来求差事,巡帅便叫他在签押房里担任内收发,闲来无事,仿摹巡帅的书法消遣。齐默记于心。
不久,李纯一觉醒来,出来相见,齐把公事回了之后,临走的时候,轻轻地向李查问套间里老头的来历,李便照实和他说了,并道这人是个书呆子,别的不懂,只会写写字,而且有了年纪,荐也荐不出好差事,但人却老实。齐说:“这人字体和巡帅太像了,若重要文书给他稍加点窜,毫厘之差,谬以千里,实在太危险了,不如派他外边去,或且给赀遣回,较为妥当。”
李纯细想也不无道理。便给他五百元赆仪,撵了出来。那齐燮元暗地却把这老头接了去,给他安顿下来,每月给予厚薪,同时还代他不平,说巡帅富贵易交,太不念旧了。那老头哪知齐的妙用,反引齐为知遇,便乖乖地给他利用了。
又李纯死前两日,均无异状,后对和议不成,稍发牢骚,10月9日晨,有个长髯老者,持名片求见,片为大红纸,和前清官绅所用相仿,上写“素翁”二字,李觉得很奇怪,便出而延见。这老者进来时,穿着蓝袍青褂,年纪约七十余,神采矍铄,问他姓名,却答就是素翁。问他怎称素翁?他道:“《中庸》说素富贵行乎贫贱,老朽以天地为穹庐,以四海为一家,所以称素。”
询以有何见教?他却说:“大帅生有夙根,如舍弃功名,可成正果,所以特地来劝大帅学道。”
李滔滔诉说“国事纷纭,一时放不下”一大篇的话,那素翁闭目低眉,嘴里喃喃,细不可闻,李认为遇了疯癫,拂袖进去,老者仍屹坐不动,卫士催促再三,才张开眼慢慢地起身,跚跚面向内进,连称:“可惜!可惜!”
又朝着卫士摇头道:“命也!命也!”
大家都笑为疯子。
10月10日夜,李纯宴请合城文武,举觞连酌数大杯,确到了酩酊大醉的程度;第二日,忽传巡帅病笃,实在是已死了,齐秘不发丧,从容布置了一整天,12日便宣布巡帅蕲望和平统一,自杀以促国人觉悟。
那遗嘱恍惚看之,确为李纯亲笔,自然想得到是那个老头的膺货。至于帷薄之私,非其目击。
但李死之后,齐督***,不久真除,并膺三省兼圻,而李下堂的遗妾称为五姨太的那个,也由齐一体全收,顶补遗缺了。
摘自《新编古春风楼琐记(2)》 作家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民国高官的离奇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