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总氮,测定过程空白吸光度值容易太高,标准曲线无法满足要求,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检测样品中含较多悬浮物时,检测结果严重偏低。通过多种因素分析和实验对比,提出了改进措施,使检测结果更准确。
关键词:总氮;空白值;悬浮物;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8202
总氮是指水体中所有含氮化合物中的氮含量,是反映水体所受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体中含氮量的增加将导致水体质量下降,使其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加速湖池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体质量恶化,而污水厂的出水最终都将排入湖、河,因此准确测定废水中总氮量十分重要。
废水中的总氮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微波消解――电极法、高温氧化――化学发光法、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等。常用的是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步骤相对简单、所需试剂较少,要求使用的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都能具备。但是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受试剂质量、器皿、消解时间、实验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空白值太高(文献中规定空白吸光度值应低于0.03),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达不到0.999以上要求,长期困扰着水质分析工作者。而且废水中含有悬浮物比较多,直接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笔者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系统地检查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符合要求。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UV9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ZDX35B型自控座式压力蒸气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3)MilliQ Academic超纯水器。
(4)TDL5A台式离心机。
(5)25ml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
(6)10mm石英比色皿。
(7)(1+9)盐酸。
(8)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分别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和15g氢氧化钠(NaOH)置两烧杯中,溶于水,待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将两容液混合定容至1000mL,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
(9)硝酸钾标准溶液。硝酸钾标准贮备液:称取0.7218g经105℃~110℃烘干4h的优级纯硝酸钾(KNO3),溶于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升含100mg硝酸盐氮。加入1~2mL三氯甲烷为保护剂保存,至少可稳定6个月。硝酸钾标准使用液:将贮备液用水稀释10倍而得。此溶液每升含10mg硝酸盐氮,使用时配制。或者采用国家标准物质,按使用说明配制。所用试剂无特别说明皆为分析纯试剂,实验中用水若无特别说明皆为无氨水。
2 结果与讨论
2.1 碱性过硫酸钾的影响
2.1.1 过硫酸钾试剂本身的影响
过硫酸钾试剂本身在测试波段区有强吸收值,且与浓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99。文献[3]较早就提出了较高浓度的过硫酸钾在220nm处有吸收,文献[4][5]又提出在275nm处也有较大吸光度,按文献[1][2]所配的过硫酸钾在显色时的最高浓度也只有8(g/L),所以没有必要对过硫酸钾浓度高于8(g/L)的进行研究,而且过硫酸钾在高于60℃以上就开始分解,在120℃~124℃高压30min以上这种情况下可分解完全,因此没有必要对太高浓度的过硫酸钾进行研究,现只对2.0(g/L)以下的进行实验,结果如表1。
结果表明,过硫酸钾在220nm有强吸收,在275nm吸收虽然比较少,但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220nm吸光度值与浓度的相关系数为R=0.9999,补偿后的A(A220nm-2A275nm)值与浓度的相关系数为R=0.9999,如果过硫酸钾分解不完全,无论对空白还是对样品的分析结果影响都很大。
2.1.2 碱性过硫酸钾的配制
碱性过硫酸钾的配制过程十分重要,掌握不好会影响消解效果,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献[1][2]中关于碱性过硫酸钾的配制,只是简单的说将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未作其它要求。实际上,过硫酸钾的溶解速度非常慢,若要加快溶解,绝对不能盲目加热,即使加热,也最好采用水浴加热法,且水浴温度一定要低于60℃,否则过硫酸钾会分解失效。配制该溶液时,可分别称取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两者分开配制,待其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降到室温后再加入过硫酸钾溶解。防止氢氧化钠放热使溶液温度过高引起局部过硫酸钾失效。
2.1.3 不同来源的过硫酸钾对空白的影响
A、B、C分别为三个不同厂家K2S2O8,D为A的重结晶(A有过高空白值的),使用同样NaOH,配成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形成四种消解液,每种消解液分别做5个空白样,高压消解、冷却、测试,结果如表2。
表2中,消解液表2说明,碱性过硫酸钾对空白的影响非常大,曾经购买过多个厂家的过硫酸钾,空白值总是达不到小于0.03的要求,但是C(上海某引发剂厂产品)和D(A经重结晶)空白值都能满足。使用那种空白值很高的碱性过硫酸钾做标准曲线R值常不能满足需求,有时甚至只能达到0.9,使用空白值低的过硫酸钾后,标准曲线R值都能满足需求,达到0.999以上。过硫酸钾对空白的影响是个主要问题,不要随意更换厂家,在分析工作中如果遇到高空白值时建议用提纯的方法,同样也能达到要求。
2.1.4 碱性过硫酸钾存放时间对空白的影响
碱性过硫酸钾的存放有的认为不要超过一周,有的认为1个月内都可以用,有的认为最好3天使用,有必要进行实验。在配制的当天开始每隔一天做三个空白取均值,做到第31天,结果如表3。
结果表明,碱性过硫酸钾配制好后在11天内,空白值都可以达到要求,11天后空白值就会超过0.03,文献[1]中规定7天内使用,可以延长到11天以内,一定程度上减少配试剂的工作量。同时做了环境标准样品1.97±0.014(mg/L)标准溶液,11天内,6次检测结果都会满足要求。
2.2 实验用水的影响
不改变碱性过硫酸钾,而改为实验用水。所用水选用蒸馏水,蒸馏无氨水(加硫酸蒸馏法),去离子水(氢型离子交换法)和超纯水(MilliQAcademic超纯水器所制的水,超纯水的电阻率达到18.2MΩ・cm@25℃)。每种水做5个空白样,结果如表4。
结果表明,普通的蒸馏水无法满足实验要求,超纯水较去离子水和蒸馏无氨水都更优,但这三种水都能满足需要。
2.3 高压条件的影响
2.3.1 正确使用高压设备
高压锅加热时应将放气阀摘子推至放气方位,使冷空气随着加热由桶内逸去。等待蒸气冒气时,即将该摘子返回水平“关闭”方位。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在气压达到0.05MPa后放气使之回到零后再升温,以保证高压锅内的冷空气排尽。使用结束后,必须先将电源切断,停止加热待其冷却,直到压力表指针回复至零位,打开上排汽阀排去人余气。这样避免了在高压时骤降压力使管内液体喷出,实验失败,又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2.3.2 高压时间影响
在规定的压力下,高压时间对总氮测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点文献[3]在较早时间就提出了,这主要是取决于过硫酸钾的分解程度,时间越长分解越完全,对空白的影响越小,但文献[8]又提出至少要高压50min以上的看法,与文献[1][2]为所规定都有不同,为此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表5。
从表5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升温至120-124℃后,持续30min以上碱性过硫酸钾吸光值就已趋于稳定,并降至低水平,一般选择35~40min左右,时间无需太长,避免无谓的浪费时间。
2.4 比色过程的影响
比色时测试顺序应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避免高浓度样品在清洗不净下对低浓度样品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洗涤、擦干的次数,延长石英比色皿的使用寿命。
2.5 器皿的影响
所使用的玻璃器皿应先用(1+9)盐酸浸泡后,再用无氨水冲洗数次才能使用,否则,也会造成空白值偏高或平行性较差的情况。
2.6 环境影响
应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总氮,还受测定环境的洁净度和稳定电源影响,总氮的分析应在无氨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所使用的试剂、玻璃器皿等也要单独存放,做到专管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影响分析结果。本测定实验应有稳定电源的保证。笔者在一次分析测试中发现,仪器出现了较高空白值,查找了分析检测的可能影响因素,都没有结果,后发现交流稳压电源器的指针不在220V位置,出现了偏移,到了240V,造成仪器性能没有保证,实验数据异常。在日常工作中,尽管用了稳压电源还是有可能受到外界强电流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2.7 悬浮物的影响
以上几点对空白影响的实验讨论对标准物质和样品分析都是一样的,但对于实际样品分析中有时会碰到比较浑浊的样品,浑浊物对紫外光会产生散射而影响分析结果。这种影响,标准方法采用测定275nm的吸光值,然后乘2再扣除,即A=A220nm-2A275nm。甚至工作中还会发现有时浑浊水样220nm处的吸光值小于两倍的275nm处的吸光值,即A=A220nm-2A275nm为负值。所以国标中明确规定,在测定悬浮物较多的水样时,要求取氧化后的上清液进行紫外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离心,获得上清液。为此,进行了离心对比实验,离心后的上清液进行测定,结果如表6。
表6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样品本来就不含悬浮物,所以结果一致,但污水厂进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高温消解后比色管中有絮状沉淀物产生,加入(1+9)盐酸定容摇匀后,絮状沉淀物便消失不见,其实仍有肉眼未能发现的颗粒物存在,导致275nm的吸光值增大,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氧化消解后产生较多沉淀物的样品,可用离心法进行处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过硫酸钾在本法中的影响是很大的,尽量采购正规厂家的试剂,在购得试剂无法满足实验需求时可用重结晶法,配制过程要避免使过硫酸钾局部受热分解,配好的试剂在满足实验要求情况下不要频繁配制。实验用水与高压条件只要正确按照实验方法去做都能满足分析要求,无需刻意追求。含有较多悬浮物的样品建议采用离心后取上清液测试。同时关注实验室环境、器皿及比色过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54257.
[2]GB1189489,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S].
[3]胡雪峰.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体总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01):4041.
[4]彭鹏.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水样中的总氮[J].污染防治技术,2008(02):8688.
[5]任妍冰.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影响空白值的因素[J].江苏环境科技,2008(S1):4850.
[6]吴志旭.水中总氮测定有关问题的探讨[J].化学分析计量,2006(01):5758.
[7]徐晓春.降低总氮测定空白的方法改进[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01):44,51.
[8]王毛兰.碱性过硫酸钾法测定水质总氮的影响因素[J].光谱实验室,2006(05):10461048.
[9]顾战平.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的锑[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06):6465.
[10]莫怡玉,茅丽秋,吴卓智.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总氮[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0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