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苦吟诗人 孟郊 以丑为美 不平则鸣 奇的艺术特色
论文摘要:中唐历经安史之乱,中唐诗人孟郊遭遇其中,他虽然恨、怨,不满心绪总挂于心。但他却“以丑为美”,用自己的智慧编写了他的美丽世界,留给了后人对“不平则鸣”的深思,以及追求“奇”的不一样、有特色的写作方法。
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这种“内心生活”,是客体与主体的结合。中唐苦吟诗人生活的时代,在他们眼中已是一个非理想的、被颠倒的时代:“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正直神反欺”“用礼如用刀”(孟郊)。世上的好坏、善恶、美丑都被逆转了。
苦吟诗人孟郊的诗“往往以丑为美”。丑,时社会生活、精神意识、自然物态中与美相对的想象的总和。现实中的贪婪、残忍、凶狠,生活中的贫穷、饥寒、病态,精神上的绝望、孤寂、创痛,感受上的恶心、恐惧、厌嫌,形体上的丑陋、怪异、畸变等,都是丑在不同领域的表现。苦吟诗人孟郊敢于正视现实和人生,把自己对丑的认识和体验,凝聚为形象而精炼的语言再现出来。昭示着他的内心世界。
孟郊不仅不回避丑,而且大胆地、大量地展示丑。他“感觉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因而能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和挖掘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并以犀利的笔锋披露和剖视它们。不过,孟郊更多的是描写自我的“丑”——主要是他生活中的不幸于灾难:贫穷、饥寒、病态。
写贫穷——“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饮食迷精粗,衣裳失宽窄。回风卷闲簟,新月生空壁”。
写饥寒——“腹饥心将崩”,冷魂坐自凝“。
写病态——《路病》、《卧病》、《病客吟》、《秋怀》(十五首),从人物的精神、肉体、心理等反面刻画了个人的深切感受,如“飞光赤道路,内心焦肺肝“,”春色烧肌肤,时多苦咽喉。卷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病骨可??物,酸呻亦成文”,“席上印病文”。
这类诗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他把丑展示给人们,在心理感受上造成深至的压迫感、沉重感和痛苦感,正如李斯托威尔所言:“在艺术和自然中感知到丑所引起的是一种不安甚至痛苦的感情。”诗人心灵上的战栗、苦楚、创痛,在“丑”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述。
苦吟诗人孟郊特别擅长发觉和摹写一般人认为丑的,能诱发厌恶恐惧心理的事物。他甚至用欣赏的目光搜寻它,用平静的笔调描画它,倒置大自然中的丑与美,表现了他的艺术法则——“以丑为美”。
谈完孟郊这位中唐时期的苦吟诗人写诗的艺术法则,我们来品味他诗里蕴含的思想内容。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创作主张,并称赞:“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千古,其他侵***乎汉氏矣。”这是对孟郊诗歌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总概括,也是孟郊诗歌创作的突出特色。
所谓“不平”,是孟郊生活时代的鲜明特征,所谓“鸣”,是孟郊运用诗歌反映这个时代的现状,表达自己对它的认识、感受和态度。孟郊生活在李唐王朝走向衰落的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六代帝王的统治,目睹了中唐社会的各种疮痍的产生和溃烂,感受到国家和人民遭到的灾难与痛苦。“安史之乱”后的社会是动荡不安的。陆贽在建中四年给德宗的上疏中云:“陛下志臣区宇,四征不庭,凶渠稽诛,逆将继乱,兵连祸结,行及三年。徵师日滋,赋敛日重,内自京邑,外泊边陲,行者有锋刃之忧,居者有诛灭之困。是以叛乱继起,怨读并兴,非常之虞,亿兆同虑。”这正是当时社会的正式面貌。主张诗歌“补风教”“征兴亡”“多讽刺”的诗人孟郊,在诗歌中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现象。
“何言天道正,独使地形斜”(《招文士饮》)。这是孟郊对当时整个社会状况的深刻认识和形象描绘也是诗人呼喊出的愤愤不平之声。经历藩镇发动的战争的孟郊,还通过描写战争给社会留下的无穷祸害,进一步揭露战争的罪恶,如《伤春》:
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春色不拣暮旁枝,红颜皓色逐春去。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
这首诗可以作为杜甫《春望》诗的姐妹篇来互读,两诗同样写春天,同样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感,同样描写战乱造成的社会惨状,也具有同样的认识价值和现实意义。
孟郊在表现征妇怨情这个传统题材方面,汲取了古诗和古乐府的艺术手法,描写征妇的幽怨深沉真切,动人心弦。在《征妇怨》、《古意》、《折杨柳》、《有所思》等篇中,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如《折杨柳》:
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云,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枝疏”正显离别之多,“曲怨”正写离别之久,最后点明带来这种离愁别恨的原由是亲人长期征戎在遥远边境。“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古意》)也表现了一个因丈夫 长年征战边地的妇女的怨尤,反映了她内心极大的痛苦和愤恨。
面对残酷的现实,诗人既毫不容情地暴露他,表示了极大的憎恶,又提心吊胆地防范它,流露出深深的畏惧。这正是封建社会里像孟郊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他在《空城雀》《复巢行》《黄雀吟》等诗中,通过描写遭遇被害的鸟雀,因物及人,以鸟比附,对受害者寄予满腔同情,表达了对凶残的“主人”和“官仓”的无比愤慨,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恐怖现状:
黄雀舞承尘,倚恃主人仁。主人忽不仁,买弹弹尔身。何不远飞去,蓬蒿正繁新。蒿粒无人争,食之足为珍。莫觑翻车粟,觑翻罪有因。黄雀不知言,赠之徒殷勤。(《黄雀吟》)
一雀入官仓,所食宁损几。只虑往覆频,官仓终害尔。鱼网不在天,鸟罗不张水。饮啄要自然,可以空城里。(《空城雀》)
国成德说《空城雀》一诗“似畏祸思避”,可谓道出了这一类诗歌的主旨。这与曹植《野田黄雀行》和阮籍的《咏怀》诗中的某些篇章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另一个侧面。面对这种险恶的现实和伪薄得世俗,孟郊的不平之气亦常常破胸而出:“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君子勿郁郁》)。这是诗人激愤难抑的呼喊,是对现实黑暗的不可遏止的抗战,是对社会不平现象的的响亮一“鸣”。
像孟郊这样大胆地、直观地、深刻地揭露世俗恶习和社会丑态的诗歌,比唐代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也是少见的。这些诗歌,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艺术特色三者是结合一体的。孟郊作为苦吟诗人,同时他也是韩猛诗派德尔代表人物,领袖人物。“元和之风尚怪也”,这里“尚怪”的诗风,便是孟郊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而形容他。有个更适合的字“奇”。没错,孟郊的诗歌,构思奇、抒情奇、比喻奇、语言奇,可谓“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芳”。
构思上,他讲究构思的创新,安排篇章结构时,善于变换,富于波澜,回环反复,擒纵自如,使全篇既铸为一体,又曲折开合,达到出奇制胜、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车遥遥》。
抒情上,孟郊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道路,因而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深切感受。他很善于体验各种细腻的感情,运用奇特的、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抒情写意,具有独标一格的特色,如《游子吟》。
比喻上,孟郊运用的奇特。他不论是绘景描物,还是抒怀达情,往往摒弃熟语,努力创获,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刻画出生动的形象,展现出事物的不同状态。如《暮秋感思》。
语言上,孟郊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提炼的形象的技巧是较高的。他体物细微,描写自然工巧,神寓意会。他以精炼、新奇的语言,以一字数字,从事物某一细部和侧面,栩栩如生地模拟出鲜明生动的势态来。如《喜雨》。
孟郊有高超的写作技巧,他以丑为美的逆向思维法人深思,虽然他不是完美的,但仍有许多地方时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参考文献:
①《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9月版;
②《艺概》卷二《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版;
③《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版;
④《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出版1980年6月版;
⑤《资治通鉴》卷228,中华书局1956年6月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