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人机之争”多么激烈,相关的企业和经营者仍然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不能否认他们会受外界的影响,因为外界的声音经常综合了产品、市场、消费观等诸多因素,或多或少会成为企业的参照坐标。那么,我们把眼光落在周围的手工企业或从业者身上,看看他们在流水线离效输出优质产品的工业化时代,为何仍能占有一席之地?它们以何种姿态生存着,又在怎样坚守着手工的灵魂?
其实,手工的存在,是一个诸多力量综合平衡的结果。我们能够展现的姿态,只是其中比重相对较大的一个侧面。
人类发明机器。是为了更好更轻松地改造世界。然而即使机器在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仍有一些必须人手完成的事情机器无法替代。
这很容易理解,机器生产标准化、统一化、程式化,当出于种种原因需要变通的时候,机器往往达不到目的。机器有着人手无法达到的标准化,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需要感觉和经验把握生产过程的时候,机器反而不如手工精确。
再精密的机器毕竟还是机器。
天价羽绒被
13万元一床的被子,是镶金还是裹银?
既没金也没银,就是鸭子身上的细绒。
为什么昂贵?因为是几十个工人数月全手工缝制而成。
10年前,夏吉国靠这样一床羽绒被打开了国外市场。2005年,他将这种曾经必须全手工完成的天价羽绒被机械化、批量化。然而,这个国内外知名的羽绒被大王,在最关键的环节上,却不得不向人类最原始的“机器”――手示弱。
先看看夏吉国的“镇厂之宝”。1997年,夏吉国的安徽鸿润公司刚开始做外贸,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拿到订单,精心打造了一床顶级羽绒被。他带着全厂几十号人,挑最好的原料,按照能够达到的最高标准,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完全手工制作完成。最好的原料,是8个月到1岁的安徽大白鹅(而且还只能是公鹅)胸前的一小撮绒毛――护心绒,近千只鹅才能做出一床被子。工人们用小镊子。一朵一朵地挑绒,然后用嘴吹,还不能吹得太重,吹三下,摆三下,轻轻地摆在一边,才算一朵完整的绒。将无数只公鹅的护心绒摆够尺寸之后,又用若干工时一针一线缝制好,缝上用作装饰的花朵才最终完成。这条被子透气性、保暖性、蓬松度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外国客人看了以后非常惊讶,说要是在欧洲起码要卖到115万美元,相当于13万元人民币!这床被子约重500克,每克算下来260元钱,比1克黄金还贵不少。
就是这13万元的手工被子,为夏吉国打开了国外市场。2002年,夏吉国踌躇满志地奔赴广交会,然而参展企业多达300多家,鸿润一个订单都没签下。夏吉国因此下定决心要跳出价格战,要做一种别人永远都无法达到的尖端产品,那就是生产这种13万元的天价羽绒被。
花了数百万资金、三年时间和大量人力,走过了不少弯路之后,2005年初,真正的顶级羽绒研制成功了。绒一吊一吊的,就像旧时的钱币一样一吊一吊的,夏吉国给它起了个名字一吊吊绒。每0.1克不多不少共有100朵这样的绒,每一朵一般大小。各项指标都大幅超过国际标准。有这独一无二的尖端技术,那就是独一无二的市场,订单像雪片飞来,投资4000万元兴建的新厂房、新设备也落成,天价羽绒被就要从实验室走上流水线了。
一切顺利,第一批吊吊绒新鲜出炉。最初每0.1克多出了10朵绒,夏吉国很偶然地发现吊吊绒不达标不是技术原因,也不是设备的原因,是因为安徽正是梅雨季节,原料含的水分影响了生产。这个致命的问题很顺利解决了,就剩下往被子里充绒了,经历了死里逃生的夏吉国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生产厂长又告诉他,充绒的重量很难把握准确。
赶到现场,看了两遍,工人、专家都在操作,的确都把握不好。他自己动手,充到500克的时候把机器一关,又带进去一些绒朵,这样又多几克。多1克绒就多几百块钱,多几克就要多一两千元钱。无奈之下,夏吉国决定手工充绒。
从手工出发,又回到手工,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人手操作,可以把吊吊绒一点一点铺平,多一朵绒可以拿出来,少一朵就加一朵。最原始、最笨的办法有时候是最好的办法。当然手工充绒的效率远远比不上机器,一个熟练工一天只能充1条被子,全厂总动员4个昼夜之后,第一批货4000条被子才全部充完。
此后,鸿润高档羽绒被在国内外都畅销,但充绒的工序。一直保留着最原始的生产方式。
人手的成本
每天早晨,沈阿姨做完家务后,就坐在自家庭院里开始修补网脚。这些渔网从东海岛渔网城运来,修补网脚是其中必须用手工完成的一道工序,网脚修好后厂家将收回进行另一道工序。像沈阿姨这样利用空闲时间为渔网城当“散工”的农民,在东海岛大概有4万人,主要来自民安镇附近的农村。
东海岛渔网城位于广东湛江东海岛民安镇,即将投入使用。已经入驻的湛江海宝渔具发展有限公司和湛江市经纬渔网厂的产品远销非洲及东南亚,且供不应求。整个渔网城建成投产之后,将成为中国第一家渔网集散基地,年总产值将达到6亿元,每年为像沈阿姨这样的4万名“散工”增加超过1亿元的收入。
显然,中国人“一技傍身”的传统观念至今仍有很强的说服力。当地人有制作渔网的传统手艺,这些手艺,暂时还无法被机器所代替。
科学技术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人们曾经幻想的“全自动”现代化生活,在某些领域暂时还无法实现。或者,机械化的成本远高于人力成本。因而在不少行业和企业。手工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生产方式。
无独有偶,在我们普遍认为高度现代化的苏格兰。一家叫林恩公司的顶级高保真音响设备生产商。在经历过工业流水线的组装方式后,最终回归手工作业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该公司执行***艾弗・蒂芬布伦认为:一般人们都以为流水线是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但他认为流水线的速度取决于整条线上最慢的那项作业。艾弗发现,林恩公司的流水线作业所需的时间,比单人手工作业多出约30%。于是,他一反常理,采用了“单阶生产”(single-stage build)模式:让机器人给各个工作台的员工配送零部件。而不是让员工给机器送料。所有员工在经过培训之后,都掌握了高超的技巧。能够独自熟练地组装所有产品。艾弗认为手工模式之所以更适合林恩公司,是因为如今自动化成本的降低。使得现在的稀缺资源不再是昂贵的机器设备,而是技能高超的员工,这时充分发挥员工的技能和想象力也就成了最重要的任务。
此外,一个人从头到尾制作一件产品,并且负责售后服务,他就会对产品有种责任感,并且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工作的好坏如何影响产品的性能。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机器没有的精密
更重要的是,手工有机器无法替代的精确。
2007年10月,深圳高交会上的一款机器人让不少厨师捏了一把冷汗。这款“炒菜机器人”号称能做180道菜,据饭店业专业评委现场品尝后评价:刀功欠佳,口感嫩滑,便捷性则为满分。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进步,终有一天,炒菜机器人将大规模面市,大批巧手廉价机器厨师会进入普通家庭和餐馆。这对受困于油烟和繁琐家务的主妇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而专家认为它和一些普通家庭、食堂、快餐店做的菜相比,从火候控制、调料配制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优势,这对经常因为厨师变动导致生意不同的经营者来说也是一个喜讯。
那么,它们会取代厨师吗?专家的回答是“永远不会”。他们认为,好的厨师每一次烹调都是一次创新,他会根据原材料的不同产地、新鲜老嫩程度,在烹制方法上做适当调整。“人脑可以随时对正在制作的菜肴进行加工补充,这和机器程序的一成不变有着本质区别。打个比方,炒肉时,肉肥就少加点油,肉精就多一点,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炒菜机器人也许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但对于那些有特殊喜好、严格要求的食客来说,好厨师任何时候都需要。
事实上,机器的水平取决于机器背后的人的水平。任何时候,机器人都无法取代人,机器也无法完全取代人手。那些需要投入操作者更多天赋、感觉和心血的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尤其在艺术领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甚至因为心情不同的情况下就可能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人们对商品的需要往往是对其背后的艺术创造的需要。所以即使电脑可以绣出千百种***案,一个苏州普通绣娘的作品仍有人问津。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高端的产业,即使有“全自动”的实力与便利,仍然坚定不移地保留着某些手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