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就阅读教学而言,朗读与默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必须同等训练。课标还提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那么,如何重视默读,让默读与朗读并驾齐驱,给孩子一个宁静的时空去细细品味,默默感受呢?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提出问题,课堂上却鸦雀无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老师担心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不是发脾气就是急不可耐地公布答案,根本不让学生思考。这样的课堂,学生得到的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没有静静地品味,没有经历思想风暴的洗礼,那些深刻的哲理,学生能体会至深吗?
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不是一般性地接触文本,而是作为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此,教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思想发生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心灵才能自由飞翔。也就是说,语文课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
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课标指出:高年级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高年级的阅读,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读的目标都要明确。然而,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游离了教学目标。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将相和》时,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蔺相如真的能仅靠一张嘴就爬到廉颇的头上吗?”这本是个很好的问题,抓住它即可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但老师没再就这个问题引导孩子深入地思考,广泛地讨论,而是抛出其他问题。整堂课下来,学生晕头转向,跟着老师团团转,虽有静思默读,但头绪纷繁复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而另一位老师在教《祖父的园子》时,抓住了两个关键的问题:(1)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2)作者用了哪些语言描述它?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的表达方法和语言形式的模仿。这既明确了学什么,又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能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就越多,课堂教学的效益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所以,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思考,将朗读与默读训练进行到底。
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前后贯通,整体地建构学习的认知组块。首先,让学生手脑到位,不动笔墨不看书。默读时,辅之以手的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动笔划划圈圈,写写文章的重点、难点,加深理解,提升默读的质量。其次,提醒学生注意三点:(1)仔细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2)仔细阅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3)仔细阅读,你有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的要求。
如在教学《桥》一课时,老师可让学生进行“三步读”:(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仔细默读描写洪水的部分,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是通过哪些语句看到的?村口的那座木桥是一座怎样的桥?(3)在洪水发生变化的几个瞬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
四、润物细无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教字词时,常常将教参上的答案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实际效果也不好。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章的意境。
还以《桥》为例,请看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静下心来,找出描写洪水变化的几个瞬间,把你们看到的感人画面和感受写在课文旁边。
(学生走进文本,仔细阅读,静思默想。)
师:课文大家都读过了,那个小伙子是谁?(他的儿子)把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把“小伙子”换成“儿子”,再读一读。(生读课文)
师:假如你是老汉的儿子,你有什么话想问问你的父亲?
(生答略)
师:一个个问题像一把把尖刀刺在老汉的心里。让我们走进老汉的内心,一起感受老汉的酸甜苦辣。
学生经过沉思默想,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心灵才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样的教学具有情感性,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和更丰富的了解,老汉的形象也在学生的心中变得更加丰满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份清幽,这种意境,不应仅存于诗中,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现实。教师要给孩子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孩子细细地品读,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在孩子默默思考的时空里,思想的火花被点燃了,智慧的泉水潺潺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