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赏析范文第1篇
诗歌体现语言之精华所在,具有语言高度凝练、高度音乐化并蕴含极其丰富情感与美学价值的一种文学形式。“美”是诗歌的灵魂所及,是诗歌的生命所在。诗歌的唯美表现在其形体美、音韵美、意境美;对于一首诗,读者首先看到的是其外在形体美,必须悦目;而后是其音韵美,读起来悦耳动听;再就是要动人心弦,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融入诗境,感受诗情,享受诗之意境美。由此看来,读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欣赏美的愉悦心理过程。诗歌是文学中最唯美的体裁,语言凝练、优美、含蓄,富于意象,其无限追求美学与艺术的结合,使得诗歌翻译与众不同。“汉民族重意境、重传神、重风骨、重凌虚的审美情趣”。(张传彪,2005:14)中国人的思维总是跟形象、感性联系在一起,这对诗歌的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诗歌美学上,历代中国诗人追求“意境”,讲究“传神”,崇尚“托物言志”“触景生情”,强调形神统一、意象统一、情景统一。正因为如此,才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美学追求,这就是汉民族诗歌美学的传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白居易创作的《长恨歌》以长篇叙事诗的形式,通过对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曲折生动、离奇悲切的爱情故事的细腻描绘,演绎出一部唯美的宫廷爱情悲剧,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长篇诗歌中的一首绝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下简称“杨氏夫妇”)和许渊冲先生都是翻译界的泰斗,他们翻译的《长恨歌》各具特色。本文欲对比赏析两位译者笔下的《长恨歌》,探讨诗歌翻译如何重现诗词中的“意美、音美、形美”,追求诗歌翻译美学的至高境界。
1诗歌翻译理论之美学观概述
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在其《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曾指出:“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许渊冲(1984)把鲁迅先生关于汉语的三美扩展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与英译研究中,他指出:“美是‘诗’的本质;似是‘译’的本质。以‘译’诗而论,则似是低标准,美是高标准。”这一精辟的论断标志着当代译家对文学翻译的美学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许渊冲(1984:60)在《翻译的艺术》中对“美”的阐述为:“三美中,意美最重要,属第一位;音美属其次;形美第三。传达原文意美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也需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不能做到全美,那么,首先可以舍弃形似,也可以舍弃音似;但无论怎样舍弃,都要传递原文的意美和音美。”许钧先生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意境、神韵、韵律及艺术效果的转换。且认为检验译诗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看它在译语中能不能成其为‘诗’(转引张传彪,2005:22)。评判诗歌翻译的好坏在于译作迁移或再现原诗的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和风格美的程度。(汪榕培、李正栓,2005:106)通过了解许渊冲和许钧等人的诗歌翻译美学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译诗就是在译语中再现原诗的“美”。就译者而言,首先抓住原诗的“意”,然后完善原诗的“音”和“形”,才能翻译出好的诗歌作品。三者之中,“意”是诗歌的灵魂与精髓。“音”和“形”是诗歌的必备因素,同样不可小视。总而言之,就是尽最大努力争取英译在意、形、音三方面都尽量表现原诗的美。
2《长恨歌》两个英译本赏析
“三美”是许渊冲先生译诗的艺术追求。下面本文就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角度比较赏析《长恨歌》的两个译本:杨宪益和戴乃迭的Song of Eternal Sorrow(下文简称杨译)和许渊冲的The Everlasting Regre(t下文简称为许译)。(1)意美“三美”中,“意美”至上。的确,“意”是诗歌的核心成分。只有较好地传递“意美”才能给予译本读者想象的空间,提高译诗的品味。诗的意境,是中国古典诗Tl:e727-5038381NGLISHEQUARES歌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和文化核心。对于诗歌的审美与诗性特征,清初文论家叶燮作过精彩论断:“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又焉能一一徵之实事乎?”(转引张传彪2005:17)可见诗歌含义隽永,意蕴深远。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深邃,声韵和谐,情境契合,使其在中国文学领域中大放奇光异彩,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宝藏。下面从“意美”的角度来举例分析杨氏夫妇和许渊冲对《长恨歌》翻译的差异。例1《. 长恨歌》杨译:Song of Eternal Sorrow许译:The Everlasting Regret我们首先看一下两种译文对《长恨歌》这一诗名的翻译。造成译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恨”字的理解。杨氏夫妇所用的“sorrow”,意为“痛苦”;许渊冲选用的“regret”意为“遗憾”。我们认为白居易虽在诗的前半部批评和讽刺唐玄宗、杨贵妃纵情声色、耽乐误国,但在诗的后半部却是歌颂二人真挚的爱情。全诗由批判性记述史实转为抒情性描写悲恨,再到诗尾发出“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哀叹,因此全诗的基调格局为传颂唐玄宗、杨贵妃可歌可泣的爱情,惋惜因安史之乱而导致的二人爱情悲剧。这里的“恨”应理解为“遗憾”。所以许译的“regret”更合原文之意。此外,许译“everlasting”一词更是用得无与伦比。首先,该词后面的“-ing”后缀可以表示持续进行的语法意义,能表达出“长”之永远恒、无休止的含义;再次,从音韵的角度看,“-ing”属长鼻音,读来有余音绕梁的感觉。“Everlasting”一词音节较长,译出了诗歌悠长悲切的主题思想,体现了“长恨歌”中“长”字的深切悲痛意境。例2.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译:Appreciatingfemininecharms,TheHanemperorsought a great beauty,Throughout his empire he searched, For many years without success.许译:The beauty-loving monarch longed year after year,To find 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peer.“汉皇”指汉武帝刘彻。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白居易为了避讳,故意错置了诗歌中主人公生活的年代,译者因对原文理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译法。实际上,原文从头至尾都没有点明男女主人公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只是靠与玄宗和杨玉环实际相符的实物描写,如“华清池”“骊宫”“马嵬坡”“西宫南内”“长生殿”等来暗示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因此,为了符合原文的实际,符合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更是为了符合“诗贵含蓄”的风格,译文也不应当直接点破唐皇。杨氏夫妇直译为“TheHanemperor”,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恐怕会误以为真是写汉朝皇帝。许译为“Themonarch”遵从了原文隐讳含蓄的表达,从诗人“以假乱真”的创作初衷来看,这样的翻译更加能反映诗人的意***。例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译:Glancing back and smiling, she revealed a hundred charms.All the powdered ladies of the six palaces, At once seemed dull and colorless.许译: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一”和“百”形成映衬,只“一笑”,就能生“百媚”。与杨贵妃对比,六宫所有嫔妃黯然失色、无法比拟。可见贵妃的绝色天香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原诗中“百媚生”的“百”不是数学上“百”的确指,而是汉语中常用的虚指。杨氏夫妇的译文译成了实数的“ahundredcharms”,但外国读者也许不了解汉语虚数的特点和内涵,那他们是否会把目光停留在数字上,质疑杨贵妃的容貌为何是“ahundredcharms”而不是“athousand”或“amillion”呢?相比较而言,许的译文“百媚生”意译成“fullofgrace”更贴切“。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指后宫其他所有嫔妃。杨氏夫妇译为“All the powdered ladies”,按字面回译为“涂脂抹粉的小姐们”,显得过于生硬。许译“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中避开了“粉黛”,而且“outshine”这个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堪称妙绝,“outshine”表示“(在优点、美丽等方面)胜过,比……更出色”,把杨一枝独秀、艳压群芳的美貌描写得活灵活现。而且,原诗是把杨与六宫嫔妃相比,译文处理为把六宫中最美丽的妃子与杨贵妃对比,说其美貌使六宫最艳丽的女子也黯然失色。显然,六宫其他佳丽更没有资格与杨贵妃相比美了。诗歌翻译要尽力传递诗歌的“三美”特色。然而“三美”的地位并非平等的,许渊冲主张意美第一,音美第二,最后求形美。意美是诗歌的“深层结构”。诗歌翻译能否成功,主要是看能否传译原诗的意美。通过上文对两篇译文对原诗“意美”的传达进行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许渊冲用词斟酌,语言凝练,为再现原诗的“意美”的确颇下苦功。(2)音美当然,诗歌翻译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译了原诗的意美,但无押韵,也无对仗,也不可能保留诗歌的风格与情趣。汉字不仅是语言的符号,也是艺术的符号,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了形象、感性、充满联想的“意美”。同样汉语所构成的平仄和押韵,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悦耳动听的“音韵美”。可见,诗歌既是文字情志之诗,也是声律音乐之诗。美国诗人Edgar A. Poe对诗下的定义:“诗是美的有韵律地创造”(桂清扬、吴翔林等,1985:316)。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1998)也说:“诗是一种有韵律的纯文学。”诗词翻译中传达音乐美是很受译者重视的。在汪榕培和李正栓(2005:54)《典籍英译研究》中,一些翻译家对于诗歌英译中“音美”的重要性的看法——丰华瞻认为“无论汉诗或英诗,音乐美很重要”;许渊冲认为“译诗如不传达原诗的音美,就不能产生和原诗相似的效果,恰恰相反,用韵的音美有时反而有助于传达原诗的意美”;吕俊则表达得更清楚:“诗歌是意韵和谐,相得益彰的,我们如果译诗抛弃了韵,严格地说就是抛弃了诗。”许渊冲(1984:69)在《翻译的艺术》中也强调:唐诗的“音美”,首先在押韵。因此,唐诗翻译即使全部传译了原诗的“意美”,但如无押韵也不可能保留原诗的风格和情趣。押韵目的是传递原诗的“音美”,绝非要求和原诗“音似”。下面我们就通过例证,从“音美”的角度来赏析杨译和许译的《长恨歌》。原诗没有严格讲究对仗平仄,韵律变化也复杂多样。杨译没有考虑韵脚,形式自由,是英诗中的自由诗。而许在翻译时更“别有用心”,将原诗的前两句的意思倒置,使译文前两行押韵(“year”“peer”)。而且以下各行都是每两行押一韵,使诗读起来充满韵律感。虽然韵律手法与原诗不同,但是规范的韵律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更好地传达了原诗的“音美”。例1:悠悠生死别经年杨译:Thought she had died year before.许译:One long, long year the dead and the living were parted.原诗叠词“悠悠”体现唐玄宗思爱心切,不堪岁月的悲痛心境。杨译用“before”以长元音[o:]结尾,音调深远悠长,给读者以漫长的沧桑感觉。许译则采用与原作相同的手法,反复“long,long”来对应“悠悠”延缓节奏,展现原作的形式与音韵之美。例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译:In heaven we shall he birds, Flying side by side.On earth flowering sprigs, On the same branch!许译:On high, we’d be two love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许译不但用“lovebirds”完美再现了蕴含在“比翼鸟”中的意象性,比杨译的“birds”更胜一筹,创造性地添加了“fromspringtospring”,译笔生花,在意义上巧妙地加入了唐玄宗、杨玉环二人爱意之树常青、相爱生生世世的含义,也和上句“from wing to wing”在音韵上前后呼应,还构成形式上的对应,无论在意象、声韵还是视觉效果上都产生了绝妙的审美体验。以上两种译文各有千秋,杨译文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完全按叙事诗译,娓娓道来。许译则严格按照原诗的排行,且尽量照顾了原诗的韵脚,外国读者可感受到与中国读者同样强烈的节奏感。(3)形美诗亦“诗歌”。之所以称为“歌”,在于其节奏、音韵和音乐性。兼顾节奏、旋律、音韵优雅,使用最佳文字进行最优排列组合,便成为诗。(张传彪,2005:19)这里的“最优排列组合”,强调诗歌形式美是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是诗歌的外壳(表现形式);“神”是诗歌的内核(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载体,“神”是思想。形之不存,神将焉附?翻译切不可得“意”忘“形”。传达原诗的形美,并不一定要求译作在形式上与原诗绝对的对等而亦步亦趋地直译,而是意境上要具有相同的感染力。从诗形上看,《长恨歌》是一首七言乐府诗,共120行。杨氏夫妇的译文长短不一,形式自由,洋洋洒洒一共有208行。而许译用词简练,形式工整,正好与原诗一样只有120行。相比之下,许译更能保持原诗的“身材”,在形美这点上与原诗更接近。
3结语
诗歌是集多种美学功能于一身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诗歌翻译需讲求“意美”,像原诗一样感动读者的心灵;需讲求“音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还需讲求“形美”,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中国古诗浩如烟海,灿如星辰,折射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诗歌翻译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中西方诗歌在形式、篇幅、艺术手法和审美取向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加大了汉诗英译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比赏析白居易的千古名篇《长恨歌》的不同英译版本——杨氏夫妇的Song of Eternal Sorrow和许渊冲先生的TheEverlasting Regret可以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应深入挖掘诗境的深层意蕴,尽力传达原诗的丰富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并力***保存原诗的音乐美和形式美,使中华诗歌的优秀遗产在传译中达到美的“再现”,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白居易 长恨歌 内容及评价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一、诗歌内容简析
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主要描写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相识、享乐及玉环的貌美、得宠。
(一)两人相识
作品中两人是这样相识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即杨玉环到了该出嫁的年龄,然后通过选秀,被李隆基看中。实则两人是这样认识的吗?杨贵妃本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小名玉环,自幼由叔叔养大。开元二十三年,被封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被唐玄宗看上后,先出家为道,号太真,至天宝四年纳宫中,册封为贵妃,受到玄宗的极度宠爱。李商隐的《龙池》诗:“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最后两句写夜半后,宴罢归来,宫中的铜壶滴漏声绵绵不绝,心中无事的薛王痛饮后早已睡去,而寿王却彻夜难眠,一个“醒”字非常警策,可见其当时的痛苦情状。所以作者所写与史实是不符的,完全是出于***治的避讳。
(二)贵妃貌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采用夸张、对比的写作手法,集中描写了贵妃之貌美。无论是白居易的描述,还是其他文人的描述,贵妃的貌美都是比较抽象的。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但整体看,贵妃貌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丰艳”之美,宋代人在《杨太真外传》书中介绍,玉环与玄宗翻书,翻到《赵飞燕外传》,说汉成帝给赵飞燕造了避风台,玄宗说:“尔则任吹多少”;二是贵妃的皮肤特别白皙,作品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即是描写语句。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贵妃每有汗出,细腻而多香,或试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
(三)贵妃受宠
首先是自己受宠,“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其实,贵妃与皇帝也是常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磕磕绊绊的时候。史书记载贵妃与玄宗有两次比较大的感情矛盾。第一次是天宝五载,贵妃因“妒悍不逊”,被玄宗赶回了娘家,后因高力士建议,玄宗接回,贵妃“伏地谢罪”,二人合好,从此“后宫莫得进矣”;第二次是天宝九年,因贵妃“复忤旨”,后来贵妃送给玄宗“一缕青丝”,从此玄宗对贵妃“宠待欲深”。其次是兄弟姐妹沾光。“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杨玉环兄弟姊妹全都因她得以分封,家庭显赫,让人羡慕。杨玉环册封为贵妃后,玄宗又追封其父为太尉、齐国公,其叔为光禄卿,堂兄弟杨官鸿胪卿,杨为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封魏国公,丞相;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四)奢靡享乐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等句,反复渲染玄宗得贵妃以后,如何行乐,如何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即玄宗的迷色误国。事实上,玄宗与贵妃在华清池沐浴之场景确实是比较奢华的,温泉沐浴是有等级差别的,第一级别是御汤―九龙汤、莲花汤,皇帝专用,第二级别是贵妃汤―海棠汤,杨贵妃专用,第三级别是太子汤,第四级别是公共温泉。虽然,玄宗与贵妃过着歌舞升平的奢华生活,但二人在艺术创作方面却是志同道合之人。据唐人著录的《开天传信记》记载,天宝年间,玄宗上朝听***捂肚子,高力士问其原因,皇帝说昨晚梦见一曲子,没来得及记下,笛子放在肚子处,刚才是一边听***,一边按笛眼,把这首曲子记下来。玄宗还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贵妃则在舞蹈方面造诣极高,她将《霓裳羽衣曲》变为了舞曲,进行领舞。根据唐・李浚《松窗录》的记载,当李白将《清平调词三首》献给皇帝的时候,贵妃则“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蒲桃酒,笑领歌,意甚厚”;而玄宗则“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
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夜雨闻铃肠断声”,叙述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出逃,马嵬缢妃事件,玄宗与贵妃在马嵬驿生离死别的场面。“六***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到马嵬驿时,禁***将士不满情绪高涨,将领陈玄礼代表将士请诛杨贵妃,玄宗无法,只好赐杨贵妃死。“黄埃散漫风萧索”,“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通过环境的描写,写出了玄宗在西南行***的路上及在蜀地时痛苦的心情。
自“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书写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
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群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睹物思人及“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少”的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另外,从“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语句中,一方面说明玄宗对贵妃的思念至极、度日如年,一方面也侧面反映出玄宗晚年孤独的生活。
自“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以行动写人,写出了贵妃内心的焦急与迫切;“云鬓半偏新睡觉”,“风吹仙袂飘飘举”,“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见情,描写杨贵妃的外在形态,展示其内心情感;最后当道士即将离开的时候,贵妃“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最后感觉还不能表达自己对玄宗的思念,又将“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重重誓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同寄去,叙事见情,把杨贵妃不念旧情,感恩报德,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二、对李隆基、杨贵妃的历史评价
(一)李隆基
纵观历史,由于李隆基晚年的荒***、迷色,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但对一个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首先,李隆基是一个有为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还克己复礼,重用贤相,虚心纳谏,崇尚节俭,“焚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乐而出宫嫔,明其教也”。其次,李隆基的时代是一个富裕时代。杜甫《忆昔》:“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最后,李隆基时代还是一个向上的时代。《旧唐书q玄宗本纪》记载,“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但到了天宝时期,尤其是晚年,除任相失误,拒绝纳谏外,自己也变得骄奢***逸起来。元稹《上阳白发人》:“天宝年间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满怀墨敕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加之唐代节度使制度,***事重心外重内轻,使得唐朝由盛转衰。
(二)杨贵妃
杨贵妃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她对***事不关心,也不干***,否定“红颜祸水”说。她是一个悲剧人物。她自己没有选择幸福的权利,只不过是皇家王权的礼物和玩弄品,天生丽质不是自己的错,然而却是酿成悲剧的开端。本来与寿王李瑁是郎才女貌的一对,但却被玄宗看上,再到后来的马嵬缢死,都是自己无法改变的,真所谓“红颜薄命”。正如晚唐诗人罗隐《帝幸蜀》诗评价:“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总之,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叙事有致,张弛自如;抒情深挚,缠绵细腻;语言优美明丽,自然流畅。
参考文献:
[1]董遂庭.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学地理学解读[J].世界文学评论,2012,(2).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3篇
水汽氤氲的春宵苦短
此时杨玉环始承恩泽,伴驾华清池,温泉朦胧的水汽温润着帘帐上的芙蓉,温润着杨玉环雪白的肌肤,温润着云鬓花颜,温润着轻歌曼舞,温润着甜蜜幸福,也温润着纸醉金迷。
“春寒赐浴华清池”,氤氲的水汽掺杂了酒香,融洽了声色歌舞,沉浸着抛却江山的男欢女爱。在这种朦胧的、迷离的“云蒸雾绕”里,更加给予了李、杨不可自拔的安逸与快乐;也就是在这种环境的营造下,这种温热的湿气成全了爱意绵绵、魂牵梦绕之感。李、杨的缠绵悱恻在骊山的青云之上,在蒸腾的水汽中晕染得恰到好处又淋漓尽致。
他们纵意于他们的爱情,在对于世人高不可及的这座伫立于“青云”的宫阁里,他们享受了世人不可企及的欢乐,倾注了一切地筑建自己的爱情,在温泉水烘托出的一种似幻非幻的真实中走向虚无与缥缈,也就注定了他们终将承受天下人对这段极尽奢华的浪漫的唾弃。这座仙云缭绕的宫殿浸染了多少人的血和泪。
尘雾四起的生离死别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营造了三处关于“尘雾”的意境。
“九重城阙烟尘生”。醉人的仙云霎时化作晦暗的、飞扬的尘土。我们在混沌的尘雾中,似乎可以看到九五之尊的皇帝跟艳压三千的贵妃,在惊慌奔驰的马蹄声和匆忙凌乱的车辙中狼狈不堪,但这也是他们相守的最后时光。这纷乱的凡尘烘托出世事无常的悲凉,不由得让我想起李煜的“一晌贪欢”,落得个如今“天上人间”的慨叹。他们曾经一同谱曲作舞的骊宫消逝在漫天的烟尘中,他们的回忆一点点埋葬在一去不复返的骊宫里,他们的爱情随着渐行渐远的尘迹也不知去向。
“黄埃散漫风萧索”。沙尘弥漫,似乎充塞了整个天地,杨玉环死得何其悲凉――花一样的容颜凋零在漫天的风尘里,昏暗的暮色中,荒凉的马嵬坡下。“花钿委地无人收”,这样的雍容华贵没有人怜惜――她的死换来的是将士的快意。唐玄宗的心是痛的,却再也没有那样至高无上的权力去保护杨玉环,他只能逃避她的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凄凉的尘埃在冷风中的作用就是掩去杨氏殷红的鲜血和玄宗抑制不住的泪水吧。这里的烟尘既烘托了生命陨落的黯然无色,更渗透了失去挚爱后痛彻心扉的无可奈何。这段还有一句:“云栈萦纡登剑阁”。在高入云霄的栈道里,唐玄宗看不到以后没有杨氏的日子。缭绕的云雾是他心中的惆怅与落寞,是不知所归的迷惘和不振。还记得“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倾城与倾心,他曾经把整个天下捧在杨玉环面前,如今却把杨玉环断送在天下人面前。这是何等的凄楚,何等的困惑,何等的高处不胜寒。
第三处就是仙山上的相逢:“不见长安见尘雾”。李、杨此时已不属于同一个世界。杨玉环曾想着拨开云雾,看一看长安,看一看李隆基,却不想这尘雾是这样深厚――隔着的是生与死的距离。尘雾在这里加重悲剧的效果,使人深深感受到相思不能相见的痛心疾首。
寒气缭绕的惨淡悲凉
杨玉环的死换来了大局的转变,也换来了李隆基一生的相思和亏欠。“夜雨闻铃肠断声”,当他笼罩在无限的月光中,当他伫立在无边的烟雨里,当他从桃李花开等待着梧桐叶落,他知道了什么是煎熬,什么是生离死别,什么是肝肠寸断。这里的“夜雨”不仅是冰凉冰凉的,还呈现出一幅雾雨朦胧的画面,更交织了男主人公深入肺腑的思念、歉疚、痛苦和煎熬。
“鸳鸯瓦冷霜华重”。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夜重,屋瓦在黯淡的星光下笼罩在一片低沉的寒气里。夜深露重,冷;鸳鸯相栖,更冷。凝结的霜华是玄宗的寂寞孤苦,这层缭绕的寒气也更加渲染了他晚年生活的惨淡悲凉。
仙云环绕的柔情寄托
杨玉环死了,白居易却以富有无限柔情的笔墨成全了李、杨。海上仙山在虚无缥缈之间,这种朦胧梦幻的感觉与开篇的温泉水汽、骊山青云所营造的意境颇为相似,有所照应,也是人物内心对从前美好感情向往的真实写照。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4篇
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①,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②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③上多。
【注释】
①长恨歌:白居易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写的一首长诗。
②石壕村:杜甫《石壕吏》中的故事发生地。
③长生殿:唐都长安城郊的皇家园林,即今西安市临潼区的华清池。清代剧作家洪升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的内容,写成了戏曲《长生殿》。
【背景】
袁枚,清代诗人、诗论家。他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著作。
乾隆十七年,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写了《马嵬》诗。他从自己与爱妻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赏析】
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开始,陆续涌现了不少以唐玄宗、杨贵妃在马嵬的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大多对李、杨的爱情悲剧表示同情。清代袁枚途经此地时,却有别于常。他由杨贵妃自缢于此,想到白居易的《长恨歌》,再对比联想到杜甫的《石壕吏》,将目光从帝王后妃的身上转向民间,对历史事件和之前的一些文学作品表明了独到的见解。
对于多数人认为脍炙人口的《长恨歌》,诗人觉得不值得欣赏,劝人不要再传唱了,原因是老百姓中夫妻不能团聚的悲剧更值得同情。“人间”二字乃是全诗着眼处。诗人把目光投向民间,以杜甫的名作《石壕吏》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为例,说明安史之乱给老百姓造成的灾难和悲苦,远比作为帝王的李隆基和作为后妃的杨玉环深重得多;而且他们所谓的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自己的昏庸、***逸造成的。二人是罪有应得,而老百姓却是无辜的。但这两层意思诗人并没有直接说破,只是用石壕村里那对老夫妻悲惨的泪水和长生殿上李、杨神会时的泪水一比较,诗人深刻的思想评价,鲜明的感情倾向,和艺术上的“一以当十”,便含蓄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5篇
在进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时,采用“择要点拨,以导促学,学中悟道”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实施上述教学理念,实践上述教学活动,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进化”到以自主学习解决相关问题为主,适当借助教师的点拨导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做如下尝试:
首先,板书一副对联,阐述必修、选修课程的过渡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必修教材学知学法培养能力,选修课程求理求道铸炼品行。”之后引导学生对“学知学法”“求理求道”中“学”与“求”的不同品质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对“知”“法”与“理”“道”的不同内涵有所理解,进而感悟到选修课程的学习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应该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探求未知的知识和方法,并在主动积极的探求中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形成较高的素养。
其次,引导学生翻阅选修课本,从“致同学们”到“前言”,从“前言”到目录,又从目录到单元中的“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以及课后的“探究讨论”和“相关链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选修课本与必修教材各“模块”的编排体例大相径庭,对“教”与“学”的任务分配有明显不同:学生“学习”成分和要求明显加强,教师对“学”的导引和统筹变得更加重要。
第三,引导学生整理并描画出课本的体例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种与必修课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型学习理念,从而为今后保质保量地学习选修课程奠定较好的基础。
要在选修课程中实实在在地落实“择要点拨,以导促学,学中悟道”的教学策略,把“学知学法”较快地转向“求理求道”的更高学习层面上来。下面以《长恨歌》等诗作的学习鉴赏过程及点拨指导为例加以说明。
一、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以意逆志,知以论世”一文,拟出阅读感悟
诸如此类的导读文章,如果不提醒,学生往往不会仔细阅读,甚至不舍得花时间去通读,这是很不好的做法和习惯。笔者在教授此选修教材时,特别强调这类“赏析指导”文章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读,思考归纳出“逆”“论”的内涵及其方法,并要求结合具体作品例说。
但当我在课堂上抽问检查时,发现仍有大部分学生没有深度阅读思考相关问题,甚至尚未通读文本。针对此种消极态度,我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补读,然后解说“以意逆志”的含义,指出其方法是“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同时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读诗作,就能从作品中领会生活情趣”。其后,让学生深入理解“知人论世”的含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获得动力和方法。
二、在内容上择要点拨,在方法上授之以渔,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有章可循
为了使学生在解读古典诗作时有法可用,笔者拟出“咀嚼、赏析、诵读、解题、领悟”这样一个阅读程序,意在于学法上授之以渔,于学习内容上择要点拨。
“咀嚼”的内容主要是诗作意象、关键字词等,通过“咀嚼”来品尝学习古典诗作的苦甘,了解相关意象和关键字词的含义。比如在引导学生咀嚼《长恨歌》中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两句时,就要求学生咀嚼出“汉皇”这个意象,还要咀嚼出“多年求不得”句中“多”和“求”的含义来。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两句,一要咀嚼出“一笑百媚生”所要表达的绝世之美和无比的妖艳;二要咀嚼出“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夸饰所传达出的诗歌语言意象的无比精妙。仔细品味意象、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对学生欣赏诗作的情理无疑大有帮助。
“赏析”者,主要是诗作的意境,内蕴、手法、作用等,通过赏析这些,剖析诗作的意蕴,解读诗心所在。在赏析《长恨歌》时,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赏析实虚结合之法及其作用。实写部分通过“重色求美”“杨女入宫”“春宵得宠”“君王不朝”等情节,描述了贵妃马前毙命而君王无可奈何的窘迫和伤心。虚写部分从“临邛道土”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则以“道客寻觅”“茫茫不见”“仙山有貌”等想象的情节,描绘了杨女在天堂缥缈之中仍然不忘生前的恩宠,营造出一种令读者如临其境、难辨虚实的意境。
虚实相辉映的艺术手法,使李杨溺爱误国以至生离死别的痛苦和相思跃然纸上。然而,有的学生读后麻木无感甚至嬉笑不已,既感悟不出实写部分君王的昏庸荒***乃是误国误贵妃之命的祸根,也理解不到杨女貌美而忘乎所以,不知满门列土只因为其聚宠一身,终因绝美而死的凄惨。于是,笔者让学生细读“二教”上所列“走进作者”“写作背景”的相关文字,诵读有关诗句,使其心灵贴近诗人那颗忧伤不已的心,进而产生共鸣。
此外,还可引领学生们赏析相关诗句的意境内蕴,深入解读诗句中那颗跳动得滚烫的诗心,那警醒世人的意蕴。比如“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两句,表面描述了李杨溺爱之深以至寻欢作乐的无休止,实际上透露出曾经勤于国***的唐明皇重色之深、堕落不堪、醉生梦死的腐朽品行,而这些无疑是他耽误朝***、使祸端滋生的重要根源,进而使杨门的荒唐情事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再如“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几句,是一种讽喻式的夸张,表面述说杨门一族因贵妃专宠而享尽荣华,实为批评唐玄宗重色荒***以至误国误命的昏庸。
三、引导学生关注诗作妙句,赏析字里行间的情理,领悟诗道精华
解读《长恨歌》也好,品读《湘夫人》也好,赏析《拟行路难(其四)》抑或《蜀相》《书愤》也好,想要比较深入且比较顺利地“以意逆志”、读懂诗作,还有待学生关注诗作中的妙句,挖掘出字里行间的情理,领悟到诗中的精华。而这一切也有待教师的引导。
譬如《长恨歌》的主旨,如课本的“赏析示例”说明文字所列,“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同的说法”,但诗人本心如何呢?笔者还是更赞同“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之说,而学生通过自我理解读文本之后,虽然也有持“爱情坚贞”说者,但绝大多数学生更赞同“重色误国讽喻说”,并以诗中的“重色思倾国”“多年求不得”“从此不早朝”等情节为证,进而将“六***不发”“马前死”的责任归咎于“重色”“皆列土”等荒唐行径,以致“掩面救不得”“血汗相和流”。
又如《湘夫人》中“湘夫人”的形象,当引导学生解读此乃屈子所企望的明君、美***的象征,而不仅是“佳人”“帝子”而已;“筑”“葺”“播”之类修筑爱巢的行动,当是诗人日夜为国操劳以求明君重用、美***实现的象征。惟其如是,那“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的凄清、广阔与雄浑以及惆怅的诗情,也才有所着落。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美学;三美理论;《长恨歌》;翻译
1、引言
中国古诗歌语言精练自然,意境优美高雅,韵律和节奏韵味深长、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形式一般工整对齐,是意美、音美和形美 (即本文所指的古诗歌的“三美”) 的三重凝聚。从翻译美学理论来看,译诗皆以译文是否传达原诗的美作为检验诗歌译文质量的最高标准。许渊冲关于汉语的“三美”扩展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与英译研究中, 他主张应先追求意美, 其次求音美, 再求形美, 并力求三者统一。从意美 、音美 、形美 角度赏析《长恨歌》的许译本和杨译本两译本, 我们发现, 杨氏夫妇和许先生以不同的翻译表达, 再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美, 音美, 形美。
2、关于《长恨歌》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诗。其精炼优美的语言, 形象生动的人物描画, 情景交融的叙事方式以及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情节让读者见证了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段浪漫而又悲切的爱情传奇。诗人以“情”为中心,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先讽后赞,先华艳后凄婉,其中的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描绘的极其生动,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的景物、事物,通过他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情节更是婉转动人,缠绵悱恻,不愧为千古绝唱。
3、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
“三美理论”最早由鲁迅先生提出, 他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 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许先生把鲁迅先生关于汉语的三美扩展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英译与英译研究中。
20世纪初,英国汉学家韦利认为译诗用韵会因声损义,因此他把诗译成自由诗或散体诗,这就开始了诗词翻译史上的诗体与散体之争。一般说来,散体译文重真,诗体译文重美,所以散体与诗体之争就升华为真与美的矛盾。许钧教授指出,翻译求真而诗更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也就是说,求真是最低标准,求美是最高标准。
诗歌是人们传情表意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古代,由于它特有的音韵便于记忆,在古代文学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古诗语言高度含蓄、凝练,有着特别的美集中体现在音美、形美和意美三方面如何在翻译中完美地体现这“三美”,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而颇有争议领域
诗之根本为诗,就是因为它有谐美的音韵、严整的格律,以及某些规定的形式。这种形式上的严格限制,使得诗歌翻译成为文学翻译中最难的部分。绝大多数译者都主张尽量保留诗歌的形式,以诗译诗。
许氏主张应先追求意美, 其次求音美, 再求形美, 并力求三者统一。 他也很重视从诗歌翻译的角度看“意美” , 这与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相契合。中国古代诗词多采用以物寓情的写作手法来抒发作者心中美的感受。因此, 他在翻译时试***尽力体现出这种“意美”。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时也很讲求“音美”和“形美”, 此处的“音美”和“形美”是指诗词的押韵和句数。中国古代诗词对平仄、韵律以及句数的要求很严格, 就像“戴着手铐脚镣跳舞” , 而唐诗宋词就在这种严格的诗词格式中诞生了。许氏在翻译中也自觉戴上了这副“手铐脚镣” , 除了传达诗歌的“意美”外, 还力求译文具有严格的韵律、音步和句数, 使译文于原文拥有同样的“音美”和“形美”。从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作品中不难发现, 几乎他所有的译诗都韵脚工整,音步整齐, 句数与原诗相当, 很难读出自由体诗的味道来。
4、诗歌赏析
4.1对意美的体现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长恨歌的主题把握众说纷纭。诗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线索,赋予了它更广泛的意义。诗歌笔触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整体上看,杨和许的译文都保留了原诗的意境之美。两人译本都为爱情诗,细腻唯美。
对于诗歌题目的翻译,好的题目翻译给你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对整个译本有一个统领的作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长恨歌的诗名翻译杨戴夫妇和许先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译本。
Song of eternal sorro(杨戴)
The everlasting regret(许)
从意美角度分析,这两个译本都各有千秋。所侧重的不同,根据长恨歌的诗歌本意,“恨”应该是懊悔或者遗憾的意思,因此regret更能体现恨得意境和表现力度,更加符合原文。
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所形成的特有意境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所以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历史名句,其中的个中意味则是无法翻译出来的。即便是翻译出来也要面临着信息丢失的结果。从古至今,月亮成为了寄托相思的象征,唐玄宗与杨贵妃情深义厚,自然会“行宫见月伤心色”
那么这句诗的翻译有一下两个版本
In his refuge he saw the moon, even it seenmed sad and wan(杨译本)
The moon viewed from his tent shed a soul-sea-ring light(许译本)
两种译本都刻画出了见月伤心的独特意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使用夸张手法,反衬出杨贵妃的倾国倾城之貌。此句诗的英译有两个版本,
Glancing back and similing she revealed a numbered charms. all the powdered ladies of the six palaces at once seemed dull and coreless(杨译本)
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ewer and full of grace 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s faces. (许译本)
“百媚生”的“百”字其实是古文中常用虚数用法,类同与“三”等虚数的用法。在这个字的处理上,杨坚持直译,但是目标语读者没有虚数的概念,会产生为什么不是千或者万的疑问。而许的译本中却意译为“full of grace”显得更贴切。
另一处“粉黛”,原指妃子们化妆的用品,实指后宫佳。杨的译本译为 “powdered ladies”,而许的译本翻译为“the fairest ladies” 许的译本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显得更容接受而且符合美学特点。
4.2音韵美和形美
汉语诗歌的音韵美指的是诗歌的节奏和韵式。汉诗有头韵和尾韵。尾韵的特点通常是一韵到底。《长恨歌》是古体诗,韵律变化多样。尾韵基本没有一韵到底的。这也决定了英译本中很难有保留汉语诗歌音韵美的特点。是不可译因素的作用。对比两个译本不难发现,杨译本基本没有尾韵,属于自由体诗歌。许译本则每两行压一韵。更好的传达了音韵美的特点。
除了音韵美的特点,汉语诗歌具有独特的固定格式和建行形式。长恨歌是七言乐府诗,共120行。许译本与原文一致共120行,每行12个音节;而杨译本却有208行,单行音节数不一。一般来说,七言诗在英译中可处理为12或者13个音节。英译文的行数会大大超过原文,因为在英诗中每行不必为完整的话,意义可在下一行完成。杨译本208行虽说正常但是比起许译本还是显得有些臃肿。但是12个音节虽然比7个字臃肿,但是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烈。
5、总结
中诗英译时,由于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尤其诗歌用词的高度凝练及其丰富的意韵,对诗歌的翻译可以说是难中之难。因此,才有了“诗无达估”及诗歌可译不可译之争。纵观两个译本的风格,杨译本多使用直译方式,重视保持对原词的忠实。字字相对却有失音韵之美。而许译本通过意译“以创补失”把音形意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更讲求意蕴上的对等,体现了诗词的整体美。“音、形、意”三美兼备,不但保留了原词的意境,而且无论是诗歌措辞上的细腻唯美,还是格式押韵上的恰到好处,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达到了茅盾先生所提出的水准,即“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张碧波,李宝.唐宋诗词赏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社,1982.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7篇
――编者
(摘要)
致辞
魏铁平(陕西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首先,我谨代表陕西旅游公司、陕西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对各位专家教授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七夕情人节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节日之一,举办“七夕中华情人节”就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对华清池特有的爱情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创新,也是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所表现的文化主题的延展和产品的延伸。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论坛的举办,一定会在丰富爱情文化的内容,深度挖掘爱情文化的品牌,创新华清池的旅游产品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让历史灰烬下的暗火显现出一颗爱情钻石来
马平川(著名评论家、宝鸡文理学院教授)
《长恨歌》的主题是对纯真、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它所彰显的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恪守的爱情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长恨歌》的爱情文化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有标记,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爱情精神,沉淀着真善美的民族文化血脉。《长恨歌》使“七夕节”成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华清池与“七夕节”结下浪漫情缘,华清池成为情侣的乐园,爱情的圣地。
通过文化产业开发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品牌。从而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通过对《长恨歌》爱情文化的研究、开发和保护、利用,打造《长恨歌》中华爱情文化品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追求美好的生活,建立幸福的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这必将对游客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舞剧《长恨歌》与“七夕节”联姻,发掘民族传统节日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进一步拓展了“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精神发展空间,深化了“七夕节”的文化含金量。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七夕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人的爱情追求相吻合。对真挚爱情的无限向往,对真情的热烈追求,使舞剧《长恨歌》同现代人发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种价值和意义是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
历史的亮点与底色
孙见喜(著名作家、太白文艺出版社编审)
以唐明皇和杨玉环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是一个横切的历史断面,这个断面是美丽的,它不仅借助现代科技的声光电化,更利用了骊山的真实山水和宫亭台榭,唯美的画面提高了观赏性,真实的场景复制又还原了历史;更重要的是这台专题性演出,其编导演在艺术呈现过程中,不是以此来歌颂什么,也不是以此去批判什么,更不会浮浅地借古讽今或古为今用,那种将历史以实用主义的态度作用于艺术的观念,危害艺术创作和欣赏半个多世纪了,《长恨歌》的艺术实践于此是一个反证。
《长恨歌》爱情的悲剧诞生在开元盛世的沃土上,由李、杨爱情的脉带直通开元历史的富矿,这里值得还原和演绎的故事很多,“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后世的审美以历史的血泪作代价,审美可以娱目,更可以警示,让重复的不再重复,这便是寓教于乐寓教于史的意义所在。
对于一个辐辏于大唐盛世诸多人文节点的华清池,利用历史现场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演绎和探讨,却是十分可行的事,比如这个“首届华清池中华七夕情人节”,对辅导时下的爱情质量和匡正家庭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意义。
由爱情而家庭,由家庭而族群,由族群而国家,良性的流转最终须靠文化上的支撑和涵养。中华元典之一的《周易》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化有化成天下的能耐和秉赋,这一点,西方学者有这个认识,中国的学者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希望借《长恨歌》成功的翅膀,传扬中华七夕乞巧节的内涵与美德,使中华文化精神升腾起来、扩展出去,为人类精神的健全与进步作出贡献。
风华夺目
刘炜评(著名评论家、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我很佩服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决策者们的眼力、胆魄和智慧,也为这样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诞生于我们三秦大地而骄傲。
《长恨歌》剧确实是一部应时而出、风华夺目的作品。何谓挖掘资源、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催生效益?《长》剧是也。它摸索出了一条对于相关、相近行业启示颇多的路子。固然,这部作品的产生,不无改革开放的天时之助与华清池的地利之助,但它获得巨大成功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策划、运作群体对于历史文化资源、巨额资金投入、高科技手段、国际合作机制、观众消费水平、华清池魅力等诸多元素的利用、整合与提升。利用、整合与提升的每一个环节,都显示了大眼界、大气魄与大智慧。
作为旅游者的观众在华清池观赏《长》剧,并非期待认识历史的真相,而是期望在虚实结合的规定情境中享受艺术美感并提升精神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剧是成功的、令人激赏的。这种成功,可以用已故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的“抽象继承法”予以解释。《长恨歌》的“长恨”――无穷无尽的遗憾,正是李、杨爱情悲剧的普适价值之所在。
尽管如此,我个人以为,在表现李、杨爱情悲剧的感动人心方面,《长》剧固然已把“活”做得较足,但其剧情内涵,仍有一定的拓展、充实空间。建议:1,在杨妃马嵬坡被迫自缢一场中,用伴唱与舞蹈结合方式,通过李、杨的爱情之“悟”以表现这一价值观。2,在相关场次以诗歌旁诵与将士舞蹈结合的方式展示唐***声威。3,《长》剧可以在舞蹈场面中对诗人群体形象有所展现。4,建议参考王维诗、章怀太子墓壁画设计相关舞蹈场面。
“七月七”佳节在即,爱情美满、长久是全人类的向往,期待有更多承载爱情题材、表现爱情美感的风华夺目的作品问世。
皇帝的极致之爱
仵埂(著名评论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临潼、华清池,就这样几个字,就足以让人做无限的历史遐想。而就是在这个产生过传奇般的历史故事的地方,以张小可为代表的团队,打造出这样一台以《长恨歌》命名的实景舞剧,让人穿越历史时空,重新观赏到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历史故事,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台历史故事实景舞剧,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恋,以现代技术演绎得 这样出神入化。
在李、杨爱情故事的演绎中,安禄山一段戏的插入,自然妥帖,因安禄山而带进了胡旋舞,一种新的因素的导入,有起伏,有张力。非常好看!让李、杨的爱情故事,在这样巨大的历史事变中层现,更显其价值和意义。当然,李、杨的爱情,在唐代有着它的限定,因为在现代意义上,真正的爱恋是双方自由的爱恋,就是说,男女双方具有选择的自由,他或她可以选择爱对方,也可以选择不爱对方,正是这种人格自由状态,才构成现代意义上的爱情。
七月七日,这个中国的情人节,我们以情爱文化为主题,漫说古代皇帝的爱情故事,因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爱,还因为了白居易那首著名的长诗《长恨歌》,更因为了华清池这处历史名胜,我们超越时空,回望千年之前的那个历史时期,那个让后人永铭不忘的爱恋以及我们现在的演绎,这一切,让我们无限感怀。今天在华清池,这个他们当年相爱的地方,我们享受到了被大家公认的一场视觉盛宴。
美梦成真的珍品大作
张书省(陕西文艺评论学会理事、陕西电视台原副台长)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部充满梦幻色彩的历史传奇,演艺界大师、学术界专家、旅游界大腕和业内艺术家们共同把它打造成了充实今人精神营养、陶冶今人精神世界、提升地方旅游品位、推动一方旅游增长的艺术精品,美轮美奂、妙笔生花、令人感动、令人称奇,我个人以为这部情景剧大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悲剧传奇的幻化升华历史的审美价值;二、在历史真实、美妙传说、当代解读中找到了一个缺口;三、山水天然的环境再现;四、全方位舞台艺术在新的时空中的美好探索;五、舞台音乐、服装、道具、烟火等在真情实景中重新定位;六、最前锋的现代技术为艺术的成功支撑(声光波);七、雅俗共赏艺术成就使观众在天然华清池中欣赏艺术的自我陶醉:八、旅游业提高行业层次和地位的大手笔制作:九、地方领导思想大***和地方经济地位提升的美好展现;十、继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文化、体现先进方向、升腾大国地位具有一定的***治意义。
情节简化・爱情纯化・景观意境化
高字民(著名戏剧、影视艺术研究专家、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浪漫的艺术加工。使唐玄宗李隆基和其贵妃杨玉环的艺术形象及二人的凄美爱情传奇,超越历史真实。被“加冕”为千古“情圣”的典范。由于《长恨歌》的奠基和引导,后世众多文学、戏剧作品在叙写李、杨爱情故事时,主导倾向和成功模式是以肯定、同情的笔调过滤掉历史的“负面”杂质,美化、净化两人的悲欢离合、生死爱恨,为大众创造出一个完美爱情的神话。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代,李、杨爱情的故事又焕发了更为鲜活的生命力,继续在各类艺术形式中被生动地演绎。由陕西省旅游集团公司华清池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一种全新的文化创意和舞台景观理念指导下,并基于其旅游文化产品市场定位和实景舞剧表现形式的特殊定位,在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演绎上,把文化和旅游、历史和现代、景观和戏剧、艺术和产业有机整合,通过“情节简化、爱情纯化、景观意境化”的艺术策略,把美化、净化李、杨爱情的倾向进一步推向极致。该剧在保持戏剧结构和张力的前提下,将有碍于两人纯美爱情的剧情尽量简化,将人物情感提纯、完美化,并把景观高科技与中国传统美学巧妙融合,实现“实景”演出环境的意境化风格。由此,完成了对李、杨爱情“景观化”的戏剧演绎。
七月七日喜鹊飞 天高地远爱情长
常智奇(著名评论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杂志执行主编)
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是用现代化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演绎着古代爱情中的这些思想。在这里,策划、编写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爱情观的审美特征人手,在重铸与再造中国现代实景山水舞剧的基点上,拉开了中国舞台艺术改革、创新的沉沉大幕。
舞剧《长恨歌》,用现代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地再现了盛唐时期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一段爱情故事。历史在现代声、光、电、火、影中复活了!给人以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长恨歌》舞剧的成功,就在于此。我们欣赏舞剧《长恨歌》,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爱情观中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互相尊重,平等互助,执着坚守,始终不渝等道德情操,建设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拥有什么样的爱情观,是一个人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青年朋友,建立健康、向上、纯洁、高尚的爱情观。在创造生活中,享受生命的欢愉,在自我精神快乐中,思考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以民俗思维民俗运动方式打造中华
七夕情人节
甄亮(著名民俗专家、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组书记、副***兼秘书长)
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适宜培育健康向上的“情人节文化”。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观念,深深压抑着被统治的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向往追求之心。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封建强权制造的爱情悲剧。家喻户晓的《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故事,歌颂了牛郎织女为爱情而冲破身份束缚的勇气,鞭挞了封建王权扼杀人性的恶行。在戏剧舞台上,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体现了爱情神圣的精神。洪N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剧作,难能可贵地在“王权至上”的夹缝中流露出“爱情至上”的情绪。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精心打造的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以中国人少有的现代意识的浪漫主义情怀把皇帝请下神坛。所以说,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出品上市,不但有实验、实用价值,而且文化意味深长!它表明一种现代文化休闲新生态的产生,为打造“中华七夕情人节”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复兴“七夕”节,要以民俗思维、民俗运动的方式进行。所谓民俗思维方式,就是平民在生活常态中所思所想的方式;所谓民俗运动方式,就是人人约定俗成的、心理共识的、自发自觉的集体活动方式。真实性、整体性、群体性、经常性的原则是打造“中华七夕情人节”的关键所在。要充分发掘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把这项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本土文化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华七夕情人节”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主持词
和谷(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华清池首届中华七夕情人节爱情文化的艺术演绎高端论坛,其宗旨是,从爱情文化的艺术演绎,漫谈这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以及李、杨爱情在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的体现和这台演出对弘扬中国传统爱情文化和旅游文化的核动影响力。
马平川先生用华美的语言,阐述了新锐的艺术见解;爱情文化是一条河,孙见喜先生舀了一瓢华清池清澈的池水,梳理了它的源流:刘炜评先生从学院派考据角度,对《长恨歌》的艺术文本作了精彩赏析;皇帝也是人,但他是皇帝,仵埂先生从天子之爱的独特性,阐述了一代帝王的情感;作为文化产品,中国首部实景舞剧《长恨歌》是文化旅游界的亮点,张书省先生归纳的十大亮点非常到位;爱情文化是一种理想追求,高字民先生从景观戏剧的新学科角度,对《长恨歌》给予很精到的点评;常智奇先生从七夕传统爱情观的演绎,生动论述了《长恨歌》的审美文化精神;甄亮先生发言的关键词是情人节、山寨、草根、本土文化安全、民俗运动、文化业态、华清池现象等,颇有创新思考。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一、选修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当前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陕西高中新课改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可是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很多教师把必修和选修一样对待,教师常常困惑课时少,教不完。既然选修课已经走进了高中课程,并付之于实践。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体现出必修与选修课堂实施的差别来。直白的说就是:必修课要有必修课的上法,选修课要有选修课的上法。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体现二者的差别,没有表现出二者的特色,那么这所谓的新课程结构只不过是形同虚设,多此一举。
选修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程要实现的目标是扩大积累,深入赏析、实践运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针对选修课程不同的教学系列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选修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理念而设置的。几年来,尽管听过很多专家对于新课改的解读,也观摩过不少新课改示范课,但是总的感觉是:要么重于理念解读,操作性不强;要么教法随意设计,缺乏指导性。于是自己在教授选修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总结,旨在探索选修课的教法,从而实现选修课程希望实现的目标。
在教授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我认真研读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诗歌与散文”系列制定的课程目标。其主要内容是:1、培养兴趣,丰富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理解思想内涵,探索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并给予恰当的评价。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学修养的提高,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评价,都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作品积累,并能掌握正确的赏析方法,最终能够自行赏析和评价那些不太艰涩的古典诗歌。也就是说,选修课程要实现的目标是扩大积累,深入赏析,并最终能够实践运用。
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实践
现以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一单元为例,将个人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加以总结,以期共同提高。
1、确定各篇作品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目标,必须首先确定各篇作品的教学重点。
《长恨歌》是白居易抒情长诗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感染力巨大,又关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要真正理解其内涵,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这段历史,更要深入诗歌描绘的意境品味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长恨”情感;《湘夫人》塑造了一位矢志不移却又屡遭打击的 “湘君”的形象,开创了“香草美人”之喻;《拟行路难》是一首古体诗,把握主旨相对容易,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魏晋时代的门阀制度;《蜀相》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传达出一位出生在 “奉儒守官”家庭背景下的诗人一生的伤痛。再加上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诗人的人生道路非常坎坷,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诗被称为“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大唐帝国一段重要的历史。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既了解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也了解不同时期作者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同时要结合杜甫在不同时期的其他诗歌来进行;《书愤》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表达的是作者对于收复失地建功立业这一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愤懑,又表达了一位爱国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情怀。结合已经学过的《示儿》,这首诗主旨也比较容易把握。
2、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有:
第一,关于几首诗歌的产生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作为积累,可以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因为这都是理解作品的基础,也没有太大的难度。比如说,历史上的唐玄宗和杨贵妃以及他们的爱情所处的时代特点,魏晋的门阀制度,南宋的社会环境以及“主战派”“议和派”各自的主张和代表人物,等等。
第二,加强诵读涵咏,在其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第三,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立足诗歌,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引导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和评价作品。
第四,熟读成诵。
为了让选修课程达到选修的功能,结合各篇作品的特点,本着扩大积累,深入赏析,并最终能够实践运用的目标,必须制定了每一篇的风格独具的教学方法:
(1)《长恨歌》:可以说,白居易的《长恨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作者极力塑造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个“长恨”的艺术形象。而这两个艺术形象之所以如此成功,主要得益于各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只有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才能深刻理解这两个艺术形象。在此基础上进而积累古典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黄埃散漫风萧索”“旌旗无光日色薄”是借景抒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是触景生情;“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是以乐景烘托哀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直抒胸臆。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让学生反复欣赏乔榛、丁建华声情并茂的朗诵和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体会这些抒情方式的抒情效果并总结这些表现手法,一则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二则为了整理积累这些表现手法,以便于向课外的迁移。
(2)《湘夫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用世情怀和悲剧人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 》来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欣赏《湘夫人》,就比较容易把握“湘君”的艺术形象。
(3)《拟行路难》:这是一首古体诗,主旨比较容易把握,拿来和李白的《行路难》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分析评价其在主旨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蜀相》: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时期的生活思想状况是解读其不同时期诗歌的钥匙 。作为唐代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此,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梳理了杜甫人生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只有带领学生走进杜甫的人生经历和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才能真正领悟“诗圣”的情怀。这正是诗歌赏析过程中的“知人论世”。
(5)《书愤》: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赏析,之前要设计好题目:1、诗题为《书愤》,作者为何而愤?诗中只抒发了“愤”的情感吗?
2、作者是怎样抒感的?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因为已经有了《示儿》和辛弃疾《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样有关南宋社会环境和作者抗金主张的积累,再加上《蜀相》当中借诸葛亮抒怀的抒情手法,学生***完成赏析就不成问题了。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9篇
福建文本解读资深研究者的当数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和赖瑞云老师。孙教授在他的《名作细读》中对上百篇经典文本做了微观分析的个案研究;在他的《如是解读作品》提出了“还原”和“比较”的方法,并且细化了方法,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各类经典作品的解读案例,这些文本解读的案例让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大开眼界。赖瑞云老师的《混沌阅读》提倡原汁原味的真实阅读,阅读的最佳状态是“自失于对象之中”,认为这种忘记功利和自我的“审美自失”是阅读文本最重要的一件事。赖老师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精要”阅读教学和“语感”阅读教学两种模式,在文本解读中挖掘教材隐性幽闭的精要,并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和多元解读,构建混沌而有序的阅读世界。这些著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鉴赏能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文本解读方法。
但是,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备课之时,却常常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文本解读的微观分析和课堂教学的操作出现了断层。专家们的文本解读或者自己耗费心力挖掘的文本精要,大多属于纯文学鉴赏层面,从深度和广度而言,更适合高校课堂。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和高中学生,他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毕竟相当有限,这是基本的学情,备课之时必需首先考虑的要素。于是,解读文本时,必需落脚在教材、学生、教师上。必需去注意教材和文学作品的区别,当经典作品被编者选入不同的教材并分别收入不同的必修和选修的单元里时,已经区别于文学作品,而成为教材了。所以,同样一篇白居易的《长恨歌》,出现在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和大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教师对《长恨歌》解读的深度和广度就不一样。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般安排在高二进行教学,这个单元的意***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长恨歌》作为赏析示例,阐释如何从作品的整体出发,借助诗句、言辞的解读和自身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写作的本意,以及探究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1]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必然得备学情、单元意***、文本特点,甚至课后设置的练习,依据这些才能确定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绝不是《长恨歌》相关的内容、思想、人物、情节、艺术手法等面面俱到,课堂上对文本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有限定的。而在大学的课堂里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中文系的古典文学鉴赏课,收录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里的《长恨歌》,就可以是文学作品,教授们可以淋漓尽致地畅谈自己对文本挖掘的所得和研究精要,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到文本的内容主旨、情节设置、人物情感、名家评谈,甚至于谈到李、杨人物在作品中的内在价值和李、杨爱情的多议等等,上下各方完全可以纵横捭阖,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畅所欲言,教授引经据典、才气飞扬,一堂课下来,师生都很尽兴并各有收获。
所以,对于一线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是纯粹的。科学地说,不是一般的文本解读,而是教学文本解读。所谓教学文本解读,笔者把它理解为:教师并不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解读文本,而是以一个中学教师的身份,面对自己的学生要思考学生学什么和老师教什么这两大问题。它涉及如何选择文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择取教学内容,并且要综合多个要素:①单元意***,;②选文特点;③课后研讨练习;④学情。然后,考虑教材教法,确定本课该怎么教。在学情的基础上,教学目标的制定最后归结为:①作者写了什么;②作者是怎么写的;③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在教学过程的细节中,教学者要把教学目标和学情紧密结合起来,灵活处理教材挖掘的细度和深度,让学生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学的是学生能理解的。中学语文课堂是预设和生成性很强的课堂,虽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定的,但是在备课过程中对文本的挖掘却是无限定的,此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只是在安排教学时必需依据本课的各大要素进行筛选和过滤。陈日亮老师在《如是我读》的自序中也讲到,在教学的层面操作时,要做第二遍的“解读”,以“一般文本解读”为基础,需要因时因地因对象地进行“教学筛滤”。有着教与学切入的深度与广度,更具体生动地体现文本、学生、教师三方互动而创生的解读语境。从而来落实每一篇课文和每一节课真正应该“教什么”。[2]如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的精读课文《河床》,这首诗的外在形式自由,诗中有很多由短句子组成的长句子,并且通篇布满色彩、形态、意蕴独异的意象,诗人想象奇特,全诗热情饱满,强烈地表现一种西部粗犷雄浑之美。如果《河床》脱离中学教材的身份,而作为单纯的一篇现代诗歌来赏析,师生可以从多角度入手解读,分析诗作背景,作者昌耀的阅历际遇,昌耀的诗歌派别以及他的人格、情感;诗的内容、结构、主题、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等等;语言上的细致解读可以涉及到诗的语调、节奏、形式自由与押韵;在细节的把捉上,可以细到遣词造句上词语的厚度与力度、人称的变换,色彩的铺张、句式和标点的使用,至于独特的意境意象更不用说了,大可以细掘深挖。所以,单纯地赏析《河床》,解读的角度可以四面八方,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昌耀的同一时期、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解读,或者不同作者的同类作品的比较解读,解读的深度与广度靠的是赏析者的自身能力,大学生或学者可以做成一篇长幅论文,大学教授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上也不为过。
但是,对于高中的选修课,《河床》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要求“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领会诗歌中的象征意蕴。”“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课后的导读设置了三个问题帮助赏析:1.这河床的地域特点如何?2.与河床相关联的众多意象有哪些,它们有没有共同点?3.从诗中体会“我”怎么样的胸怀、情意?[3]这些就是对《河床》解读的限定。根据以上信息,教学者基本上知道了本课教学的宗旨和基本内容。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及认知特点,课后导读的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能理解,而第二、三两个问题的理解就有所欠缺。教学常规安排上,本课一般给1个课时,因此,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
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笔下河床的外在与内在特点。
2.赏析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及多种人称的指代。
3.知人论世,赏析与河床相关的众多意象的内涵和意蕴;
重点:赏析河床及与河床相关的众多意象的内涵和意蕴。
难点:挖掘诗的哲思。
1节课能够彻底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还得有充分的课前预习,必得配《课前预习提纲》,完成对诗歌内容的熟悉与基本理解。河床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意象和意蕴,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皆能得到理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去理解诗的意蕴和哲思,就水到渠成了。但是,昌耀此诗跳跃性极强,诗中“我”与“河床”的挖掘就要视学情而定,从诗文中看出,“我”是无所不包的存在,“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众千相。”“我”的具体表现在诗中都有迹可寻,学生自然能理解诗人用第一人称“我”为河床代言,“我”某种程度上就是河床,而“河床”可以说象征英雄、先驱者,抑或是中华民族。
但是,是否有必要去深究“我”与“河床”其它更为深刻的关系呢?在一次教学解读大赛上,一个来自高校的评审教授就问笔者“为什么说‘我’是‘河床’?”问得笔者有点蒙。从知人论世上不难看出“我”代替河床发言,正是他对高原二十多年苦难生活的自我认识,他的悲剧命运让他与高原达成了某种心灵上的默契,也让读者更好地认识了河床。可是教授明显对笔者的解释不甚满意,因为他从诗中找了一系列相关的句子让笔者去挖掘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并举了马致远《秋思》中八个意象构成一幅画面为例。笔者还真没有去深挖《河床》中众多意象与意境的细微关系,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的赏析重点是否都落在意境上也值得商榷。当时的笔者情急之下只好说:“以我现有学生的知识水平,我的课堂不会挖掘得这样深。”回家后,仔细一分析,也确实如此,以普通中学课堂是不会去解读这一角度的,它明显超出了学生的学情,以及笔者的课堂教学目标。
因此,中学语文的教学解读是极具独特性的。它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在教学解读时必得充分考虑学情,顾及教学目标,解读者要在教材、教学内容、学生之间架构合理的桥梁。把教材当好例子,注重过程和方法,完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真正地将语文课上成我们的语文课。
注释:
[1][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
[2]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4]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长恨歌赏析范文第10篇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析此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此诗尾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行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②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③雪。
从***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④,总是关山⑤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③天山:山名,在今******自治区内。④新声:新的乐曲。⑤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释】①寒花,。
(1)诗的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泊何处”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1)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年)九月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谪所所作。
(1)这首词如何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夜阑风静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两诗表现的共同情感是什么?直接触发这种情感的共同物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诗为什么描写儿童灯下挑促织的情景?后诗是通过什么表现自己急切的心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读长恨辞(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长恨歌》是何人的作品?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开篇便点出了环境的“清”,试联系全诗,分析诗人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这一环境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次潘别驾韵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1)有人说这首咏物诗抒情不滞不露,是一首文情并茂的佳作。请结合所咏之物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有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释】①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是四川的三个地名。
②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①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释】①采石,即采石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附近,古代防守长江的要城,南宋时,宋、金交界的***事重地。
(1)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作“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析诗句“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