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修心旅者的天堂。若懂得寻找静音的角落,譬如,寻找她的山音水声,享受融入她安静的怀抱中,自能净化身心,修养品性。
千古以降,修静的方式离不开声音的运用。万物都有其独特的声音振频,修静的最高境界是“观音”,让万物回归它原来的振频,原来的声音,静观其音,觉知万籁俱寂的最微小波动。科学的原理是,通过独特的低振频刺激身体,让脑波马上进入放松和安静的状态,平衡杂乱的思绪。走到远山海边较容易感受安静,正是因为山和海的独特振频跟身体产生纾缓的共振,让细胞放松,进入安神和满足的状态。
真正懂得什么是静的人都知道,静是调校的动,而不是死寂静止。去京都,是去欣赏世上其中一处最精致的美学文化,而这种美学不仅于形式,它更是修养“静之道”的心灵境界。京都分五个主要游区:洛中、洛东、洛西、洛北和洛南。洛中是火车站一带的市区中心点,其余地区,可以找到非常多静隐地。我最喜欢到偏远的山区,走进鲜有游人造访的古寺和山林,吹奏尺八,打开自己,跟山水亲密。
扫叶归空与遣水艺术
七年前第一次到京都,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举世闻名、美得令人窒息的火红枫叶,而是她的川河声音。坐火车到西边市郊的龟冈,在保津川登上原始的手摇小艇,看船夫撑木桨,听木桨跟川流击碰出“洞洞”细语,催眠如开往世界另一端的摇篮曲,安详动听。整条小船坐了十多人,由三个船夫前后摇桨,在两岸环山的河川上漂流两小时。难忘船夫插桨水中,翻过大小激流的原始劳动节奏美。没有人说多余的话破坏水音静,这份对山水和劳动者自发和自律的尊重,深深感动着我。
山和水是一静一动的阴阳圆融,山有山的声音,水有水的声音。细心行走京都,你会发现,最能修心养静的地方,不只是屹立山中安静的古寺, 也是古寺周遭的声音。为拥抱她的静,去年我们选择十二月到京都,是游人最少的月份,红叶和飘雪地上相遇的初冬季节。每天,随心去一个最偏远的寺院。
洛西的高雄是较僻远安静的山区,我们先访最偏隐的“高山寺”。入冬后几近无人拜访,遗下遍地苔藓和落叶。幽深林里传来沙沙声,随音寻找,原来是位女园丁在孤身扫叶。小时候曾经想过长大后最想做的工作,是在寺院里扫落叶,就是为听能奇妙地令一切变得更寂静的沙沙纯音。扫叶的音律令时间凝住,定定地站在林中倾听,体验光是站着也震撼的神圣。待园丁停工离去,连空气也凝住了,一切回归空静。掏出深爱的黑尺八,吹奏即兴调,让原始的竹管声穿透山林的冷静,与天籁飘渺共振,定神忘形。
大概站了很久,被同伴轻轻唤醒,才缓缓起动,走向“神护寺”旁的东海自然步道,途经“清泷桥”,巧遇日本水音设计的艺术精髓。日本的灵修艺术擅用水,懂得呈现水能动能静的阴阳合气之道,完成激情与安静亲抱的洗礼。桥边是个小瀑布,流水绕经精密的“遣水”(Yarimizu)设计,即是在不同的水流位置放置阻力如石头,层级等,让流水变成乐器。瀑布旁边是一条长长的层级,创造流水跃下的音律层次。瀑布底放置了不同的“回石”或“水分石”,让水流回转,分歧,奏出水之交响乐章。你若是够细心的话, 闭上眼睛,也能听出不同层次和方位的流水声,把心交给跳跃的水音洗涤心尘。
不舍得让水声停止,沿着清泷川河边走一个多小时两公里的山路到清泷,全程尽是淙淙流水声。语言消失了,只许心灵跟河川水融。
水琴窟与洞中尺八
洛北的延历寺是最偏远的隐世古寺,在与滋贺县交界的比山,那是日本佛教的发源重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沿着长长的石梯走下去是“根本中堂”,里面的如来佛像前点着千年来从未熄过的法灯。“净土院”前是一片枯山水,以石头拟山,以流动的沙粒纹理拟水,在虚拟的山水中禅定冥想,静默“观音”。再走过去便是“释迦堂”,是山中最古老的佛堂,沿石级爬上靠在旁边的小山坡,尽得峰势,和天靠得很近。敲响磬钟,多重泛音萦绕山头,敲醒多少人间困扰。肃穆钟下,听回音荡漾,撒手放空执着。
寺内有“水琴窟”(Suikinkutsu),是日式禅院或花园里特有的水音装置。它的结构精密,流水经石池下流到地上的石堆,石堆下面隐闭了一个倒转的陶缸,流水通过缸上的一个小洞口流入缸内的小水池,产生宁静悦耳的滴水琴音。清澈的水滴声音蛮有诗人但丁笔下从净界写到天堂的《神曲》妙境,具有洗涤灵魂的***作用。这个水琴窟有两处相连的静音水琴,旁边有指示,提醒你停下脚步,静心聆听,修心养性。日本寺院对修静的认真和细密心思,令人敬佩。
从延历寺的西塔走向横川,是我最爱的一段路,非常幽静,沿途穿过一个小山洞,像走进尺八竹管内。延历寺建立同时,正是尺八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年代。掏出尺八,在零度的山洞里吹奏最爱的《手向》,是向生命致谢和亡魂致敬的修行本曲。尺八声在小黑洞里荡气回肠,穿越生死无极时空,只有声音才能做到跟天籁杳然融合的灵性效果。尺八融进山洞,我融进尺八,尺八是我,我是尺八。
空,是让声音消失
大原是京都洛北的森林地带,邻隔比山,是修行者静修之地。大原是佛教音乐“声明”的发源地, 有“大原声明”的称谓。所谓 “声明”,是起源于印度关于声音的一门学问,后演化成颂佛歌谣和颂经的音律,是以声音修行的一种法门。除佛教外,声明对日本音乐如民谣等亦产生重大的影响。
大原是慈觉大师圆仁(794-864)的开山道场,他曾在中国天台山修习梵呗的声明,回国后在比山和大原一带建立道场,传习声明。后来弘法大师良忍(1072-1132)在大原圆仁的道场建“来迎院”,使大原一派的声明修习发扬光大,成为日本诵经梵呗的中心。沿着来迎院旁边的山路向上走约二百米,有一处瀑布,据说是良忍带领徒众在此大声诵唱声明,水声和声明的震撼力浑然融合,索然寂灭消失于异空,那天地无声。其后瀑布被冠名“音无之泷”,是瀑布声消失于空无的意思。瀑布前,静听同伴吹奏“泷落之曲”、“奥洲流”和“三谷”,关于山和水的尺八曲。瀑布声随尺八声被摄进宇宙跟心冥冥相连之太虚,剩下空静。
来迎院旁边是“三千院”, 被“律川”和“吕川”两条河川包围着,“律吕”是中国古时的调音器,由六律和六吕共十二竹管组成,也代表音律。川之取名是与声音协调和谐之意。古人重视“乐和律吕”之道,朱熹曰:“律吕乃天地自然之声气”,谓音乐要跟律吕之声协和,才合乎自然之道。三千院将川流引入院内的遣水道,全寺几乎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淙淙流水声,让人行禅静修,与律吕共鸣。
一头白鸟停在简朴的石雕佛像上,霎时展翔起飞,渐远淡出的拍翼之声凋零于古杉木与苔藓遍地的静院中,是心灵放飞的奥妙梵音。回程时, 泥路上放了一把扫把, 随手拈起扫叶,为旅程送上骚动灵魂的最圆满禅音,再没有比这更完美的纯音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