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地区,天气炎热,降雨量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且由于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建设项目施工也对地理环境造成破坏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通过对广东省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地势特点和土壤条件,把水土流失分为四个集中区域,有针对性的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广东省;水土流失;现状;治理措施
中***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广东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伴随着经济爆发式增长和人口激增,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尤其是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水土流失的治理迫在眉睫。
一、广东省水土流失现状
从卫星遥感统计的数据资料显示,广东省目前水土流失地区共有13276.36km2,占广东省陆地总面积的7.97%。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共计10620.80k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80.2%,其中已经治理面积有7900km2,已经治理但是还未达到治理要求,仍需要继续持续治理面积为2720.80km2。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656.56km2,占广东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9.8%。
自然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广东地处热带地区,天气炎热,暴雨量大且急,雨水冲刷地表,破坏植被,泥土被水流带走,形成自然水土流失。主要分部在粤东沿海流域、东江、韩江中下游和北江上游。这些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泛。相对于自然水土流失,虽然人为水土流失总面积不高,但是有越演愈烈的趋势,由于经济发展人为经济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上升趋势明显。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和人为经济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经逐步影响到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二、广东省水土流失的治理
(一)人为水土流失的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根据发生的成因结合具体的地质状况进行综合统筹治理。广东省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面积高达2656.56km2,且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有危害大,流失情况严重,带有毁灭性等特点。根据“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应该责成施工或建设责任人和业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对水土流失破坏的治理,并承担一切费用。如果施工或建设责任人或业主没有技术能力完成治理,应委托有资质且有实际治理经验的第三方完成治理。人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在于做好边坡维护、植被恢复和废弃土渣的拦截工作,以保养水土。
(二)自然因素水土流失的治理
广东省地处热带,炎热多雨,地表径流丰富,所以水土流失基本都属于水力侵蚀所致,(其中崩岗和崩塌属于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根据地貌和母岩的不同,分为四种流失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1. 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
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有7190km2,占全省总流失面积的54%,是广东省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此处区域生活着大约2500万人,该区域平均在海拔400m以下,由于土壤为花岗岩风化发育的红壤为主,且人为经济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对这种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宜根据地形地势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针对性治理。对于平面状的水土流失区域,应采取生物措施进行水土稳固保养,人工造林和封育治理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适宜广东气候特点,耐湿耐贫瘠且生长迅速的植物,宜选取竹类、湿地松、马尾松、台湾相思、百喜草等植物作为先锋植物,快速形成植被覆盖以阻止水土继续流失,同时种植荷木、黎索等树种混交增强后续稳固水土的防护效能。对于缓坡水土流失的治理,选择高低差较小的面状区域和沟状流失区,根据具体情况开发成梯田,选择适当的经济果木,但是对于陡坡区域特别是25度以上的必须退耕,还林还果。小流域内荒淤滩涂土地应该进行改造发挥经济效益,发展养殖业,比如开发成鱼塘养鱼、养鸭。重点治理的是崩岗区域,这类区域采取上拦截,下围堵和中间稳固的措施。用天沟工程拦截坡面径流,防止沟头沟壁扩展,沟口修筑拦沙坝拦截泥沙,坝坡内外及崩积锥等部位种植植物进行覆盖稳固,防治坝坡和崩积锥形成再侵蚀。
2石灰岩侵蚀区
石灰岩侵蚀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为,山高坡陡,由于***层浅薄,水土流失多以面状侵蚀为主,也出现伴生泥石流侵蚀。在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上,以保护植被作为主要手段,依靠植被对水土进行保养。石灰岩溶蚀区分溶蚀和覆盖溶蚀两种类型,溶蚀主要是没有植被覆盖的纯石山区,土壤形成的时间非常慢,必须采取封育措施,加强植物的种植;覆盖溶蚀指有非石灰层覆盖的区域,石灰岩上有***层覆盖,但是土层非常脆弱,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应以水土保养为主。但是可以采用一些适宜的经济作物进行种植,比如耐旱性强和耐贫瘠的板栗、金银花、香椿、油桐等。在泥石流高发区,应做好泥石流预测工作,以减轻泥石流造成的破坏。在源头地区设置天沟,拦截坡表径流,滑坡部位设置挡土墙,在流过区设置设格栅坝、拦沙坝等工程,以使水石分家减轻泥石流危害。
3.红色岩系侵蚀区
红色岩系主要包括红色页岩、沙砾岩和砂岩,红色岩系侵蚀区主要分布在灯塔盆地、南雄盆地、罗定盆地等地,地域相对分散,很难进行几种规划整治。红色岩系水土流失区一般特点为,坡度较缓,适宜做土地开发,水土流失多是斜面侵蚀和沟状侵蚀,但是植被一旦被破坏很难进行修复,表层土壤被侵蚀后,剩下的***层是母岩风化物,土质很不稳固,风吹一层就流失一层。治理应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因地制宜选择相应植物人工培育为辅。在此类区域植物破坏的恢复难度非常大,所以要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由于风化土的特性是肥度高,适宜种植经济作物,所以受经济利益驱动,很多顺坡被种植了经济作物,引起了严重水土流失,所以此类区域的开发上要进行限制。此类区域适宜改造成梯田或水平阶地,适宜种植剑麻、龙须草等既有经济价值又可以护坡的植物;梯田可以种植花生、豆类、银丝草等经济作物。
4沿海及珠江三角洲丘陵台地侵蚀区
此类区域分布在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以南,区域特点是平原面积大,山坡坡面缓和,适宜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此区域也是广东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最严重。在治理应把预防水土流失放在首位,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尽力避免破坏水土流失,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应有水土保持的方案。因该区域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和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相差不大,自然条件造成的水土流失可参照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治理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理。
【总结】
由于地理特点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以及人为活动,广东省的水土流失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根据花岗岩山地丘陵侵蚀区、石灰岩侵蚀区、红色岩系侵蚀区、沿海及珠江三角洲丘陵台地侵蚀区等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现有植被,人工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开发梯田,缓坡改造等不同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理。
【参考文献】
[1] 赵辉. 广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目标与措施[J]. 水土保持研究. 2000(03)
[2] 孙雁君,张勇,杨宇芳.南方红壤区环境因子及其侵蚀特征研究[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1(04)
[3] 张黎明,于东升,史学正,林金石.不同降雨类型下的南方典型土壤侵蚀量差异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1(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广东省水土流失现状与分区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