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内容,不仅学生怕学,部分教师也怕教。学生怕学,那是因为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跟现在社会相距甚远,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文字障碍。而教师怕教,我觉得主要原因也许是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主要是前人(包括所谓“专家”)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造成的。语文教师面对文言文不同的解释,如果没有***的思考,不会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进行阅读,就会陷入无法选择的境地,就会陷入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境地。下面就以对杜牧《 阿房宫赋 》一文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理解为例,谈谈如何对待文言文阅读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编者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解释是: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这个解释似乎没太大问题,但对句中词语的活用情况只字未提。多年来,各方人士就此各抒己见,可谓见仁见智。比较典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视“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中的“鼎、玉、金、珠”为名词作状语用,译为“把鼎(玉、金、珠)……”;将“铛、石、块、砾”看作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当作铛(石、块、砾)”。②把“鼎、玉、金、珠”看作名词作动词,译为“把鼎(玉、金、珠)作……”;“铛、石、块、砾”没有活用情况,整个构成是相对特殊的动宾形式。③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以……为……”的省略形式,译为“以鼎(玉、金、珠)为铛(石、块、砾)”。
各家多在这八个字上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在此,笔者建议:对于文言文阅读,应将眼光放开阔一些,要结合前后文,把词语放在相关的语境中进行理解。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八个字的前一句是:“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讲的是这些珍宝是从六国的老百姓那剽掠而得,多得堆叠如山;六国灭亡后,就成为秦之私物。“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后紧接的是:“弃掷逦迤。”作者此处并不是说秦的珍宝比六国的多,而是借珍宝多到被到处丢掷以显秦人的极尽奢侈。因为“弃掷逦迤”后紧随一句“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而下一段落开句更是直言“秦爱纷奢”。至此可以明确:作者通过“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一句,意在阐明“秦爱纷奢”。
明确这句话的表达目的后,我们再来理解这句话。这句话叙述的主体不是秦人,而是珍宝。因而笔者认为用“把鼎(玉、金、珠)看作……”一类解释来理解这句话,显然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既然叙述的主体是珍宝,“鼎、玉、金、珠”就是名词充当主语,当无词类活用的情况。之后所随的四个名词“铛、石、块、砾”,该是怎样的活用情况呢?
以珍宝为叙述主体来表现“秦爱纷奢”,很显然这应该是被动的叙述方式。笔者认为,应把“鼎、玉、金、珠”等珍宝当作叙述的主体,名词充当受事主语,无词类活用情况。但似乎不太好理解的是其中的“被”字从何而来,与“铛、石、块、砾”的活用有何关系。其实,我们不妨把“被”字的位置往后挪一下,挪到“弃掷逦迤”之前,看看是否更好理解——“(鼎、玉、金、珠)被丢弃得到处都是”。这样,“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意思已然清晰:宝鼎像铁锅一样,美玉像石头一样,黄金像土块一样,珍珠像石子一样,(被)丢弃得到处都是。由此可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才是完整的句子,其中“鼎、玉、金、珠”四宝充当受事主语,“弃掷”是谓语,“铛、石、块、砾”四个名词可译为“像……一样”,作为方式状语。强调对待珍宝的方式、态度也契合上文所言:秦爱纷奢。整个的理解才是符合逻辑的。
总之,文言文阅读一定要将眼光放开阔些,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导致不知所云。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二中学,广西 南宁,53002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言文阅读不能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