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自古就有尽地主之谊的优秀传统。孔老夫子也谆谆教导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我们快乐地接待朋友、尽心尽力。尽地主之谊被视为礼貌、厚道、仗义;不尽地主之谊则被判为不懂事、吝啬、冷僻。尽地主之谊堪称关系重大,可以说是亲戚之伦、朋友之道的主要体现。
古代文学作品里有很多尽地主之谊的故事,这是英雄的基本品质。刘备为何受欢迎,善尽地主之谊也。他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初结识张飞便邀其进村饮酒,在酒家遇到关羽又邀其同饮,好客豪爽,打动人心,三人于是结拜为兄弟。宋江平素也是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因此混得及时雨大名,天下英雄蜂拥而至,推举老大非其莫属。英雄好汉一定如此,结交密友别无他途。
在我的童年,也是“衣冠简朴古风存”,父辈们很讲究地主之谊。小时家里贫穷,的社员家,大多只有十余斤白面,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上一口。但是,家里来了县上的亲戚,或者是县乡干部(到村民家吃派饭),母亲总是要尽量做点细粮,炒两个鸡蛋。我们乡下每年秋天都要把土炕的土坯换掉,那两天孩子们就到村中的舅舅家、姑姑家“作客”,主食虽然和家中一样喝玉米(米查)子,但是饭后总有些胡萝卜、炒玉米豆可吃,孩子们都是吃到嗓子眼才罢休。那年月,农村如此,城里也如此――农村亲戚到了城里的亲戚家,不但随便吃住,回家时还会得到一两块路费钱。
今天,虽然时代在变化,社会的习惯、心理、生活方式等在进步,但是古老的欢乐的地主之谊仍然涛声依旧。“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与亲戚晤谈,和朋友小酌,多数的宾主相聚都是莺歌燕舞,其乐融融。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地主之谊在现代也出现了变调,一些悲喜剧正在默默上演。
我的朋友小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毕了业,分配到一个地级市的交通公司。那时他们公司效益不好,每个月只挣300块钱。但不巧的是,他所在的城市是个交通枢纽,他的同学还多在附近的郊县,因此,每个月都有几位同学路过此地。好客的小刘每个月都要当数回东道主,吃来吃去,小刘的工资吃空了,月梢经常要向同事借钱。两年下来,小刘自己一分没攒,还欠了一屁股饥荒。到了第三年年头,更大的危险降临了,小刘的同学开始结婚!为逃避婚礼的份子,也为逃离地主的席位,小刘一跺脚南下广东,好好的干部不当了,在深圳干起业务员。背井离乡,两眼茫茫,打工族的滋味不好受,可说起地主的苦楚,小刘还是庆幸自己勇敢的抉择。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小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小张的苦恼印证了哲人的判断。12年前,小张经过激烈竞争,考取了北京的大学,成为一名骄傲的首都学子。五年前,硕士毕业的他又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一家公司的垂青,落下户,拿到了北京身份证。三年前小张娶了媳妇,小两口精打细算,愣是从牙缝里省出一套房子的首付款。夫妻俩邶个美!他们俩白天进建材市场东瞧西看,晚上去家具城西看东瞧,把家装饰得温馨非凡。但是,两小鸟进巢尚不久,暴风雨便骤然而至――两边的亲戚闯进了北京。最先来的是小张的姨妈,老太太常年操劳,一身疾病,因四肢无力来京***。表哥陪同姨妈,娘俩住在小张的新家中。虽然姨妈是实在亲戚,可小张媳妇却没有和他们同住的经历,也没有深厚的感情积淀,所以他们一住进来就觉得别扭――那套新房间是留给未来的孩子住的,她还曾幻想过孩子在这屋里玩的样子,现在病殃殃的姨妈、粗拉拉的表哥住着,心里真不是滋味。而小张陪姨妈跑医院,车钱饭钱都由他掏,晚上回来又好吃好喝地招待,自己还扛着几十万的房贷。小张媳妇觉轻,表哥的鼾声叫她睡不好;姨妈早起,洗漱的声音令其烦乱。更让她受不了的是,自家很昂贵的抽水乌桶有一天被表哥的袜子堵住了,小张叫来的修理工也二百五,疏通马桶时把光滑洁净的陶瓷面给磨损了。小媳妇当时就翻了脸,骂工人,骂丈夫,指桑骂槐地骂表哥。姨妈脸皮薄人又犟,看外甥媳妇脸变了色,三天后病没治完就回了家。小张觉得愧对姨妈,便责怪媳妇,小两口为此打了第一架。此后,一来亲戚夫妻便摩擦,两口子如同记了仇,都对对方的亲戚横挑眉毛竖挑眼,偏巧两人亲戚都成了堆,家庭因此陷入周期性振荡。
单位的地主之谊,现在也出现了问题、形成了压力。请吃请喝、住高级宾馆还好说,多花点钱就可应付;但是去风景区讲究把车子开进去,迎送领导要到辖区的分界处,送礼品要小巧精致价值不菲,仪式、宴会需高潮迭起……这可就要耗费体力精力乃至脑细胞了。而且,来宾太多,地主当得太频繁也让人难过,上级来了招待,兄弟单位来了招待,客户来了还要招待,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好不辛苦。至于劳民伤财、慷地方之慨,形成的财务亏空也得自己想办法。群众羡慕干部们能大吃大喝,可干部自己也很苦恼:俺为了宴会抛妻别子,喝下的美酒并不是甜的!
“挖出萝卜带出泥”,这可用来形容咱中国人的亲戚关系;“上推二代,谁家的根不在泥土里?”此语道出了城里人的底细。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关系网、经销网扩展,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时候被推上了地主的地位。这样,尽地主之谊的种种问题,多数人都或浅或深地品尝过。分析一下,地主的困境有这样几个:一个是居室狭小,容不下感恩的心或好客的心。二是陪同办事,造成时间的局促和紧张。三是招待吃住、伴游伴玩花钱多开支大,形成经济压力。四是习惯问题,都市拒斥乡土风。再一个就是私密空间的消逝,夫妻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地主之谊带来的苦楚很微妙,但长期积累却为害甚巨。可以说,古老的和谐的地主之谊已经濒临危机期、烦恼期,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总之,地主之谊要坚持,决不能退回到孤家寡人、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但是地主之谊更要与时俱进,对其态度、方式需作出调整,让现代精神重塑其魂,把管理方法贯穿其中,中学为体,两学为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现代化、人本化和科学化。笔者给出大家几点建议:
其一,改变“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奉献精神”。“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要面子、厚外薄内传统悠久,但这是缺点。放在国家层面是老百姓遭罪,放在企业层面是职工受损,放在家庭层面是孩子不高兴,所以这种观念需要改变。
其二,树立夫妻是“最亲的亲戚”的观念。亲戚是因为血缘、姻缘而形成的,夫妻没有血缘,但是有共同的孩子、共同的生活乃至共同的“事业”。夫妻要互相为重,团结友爱,不能舍近求远,为各类亲戚牺牲夫妻的利益和感受。
其三,要树立自我的意识,改变人身依附、不***的习惯。不论是地主还是客人都要自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自己的日子自己过,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要凡事都让别人来操办。
其四,权利义务分明和走服务社会化之路。不论走亲戚还是视察工作,从法律角度说,都没有让人家招待的权利,更没有一住很多日子、天天吃香喝辣的权利。我们现在的社会规则出了问题,潜规则认为不招待就是不懂事、不尊重、不隆重,是违背法律规范和文明实质的。
地主之谊如何尽,看着事小,实则重大,它折射出如何对待亲戚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等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的社会在转型,“地主之谊”需要跟上。可以想象,当我们尽地主之谊而又能保障权利义务的界限,遵守经济高效的原则,获得自主、自然、自由、自在的感受时,地主之谊就现代化了、文明化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更高,社会和谐将更完美,奢侈浪费即便不能绝迹也会大幅度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