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128 类别:民间舞蹈
编号:Ⅲ―25
项目名称:木鼓舞
时间:2006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云南
简介:黔东南苗族,凡有鼓藏节习俗的均有木鼓和木鼓舞。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反排木鼓舞的一个代表点。反排木鼓舞源起于苗族12年一次的鼓藏节祭祀活动,苗人随木鼓的节奏而舞蹈,舞蹈极具特色。
反排村因木鼓舞而闻名天下。寨子深藏一座大山的山坳里,依山傍水而建。那河水流潺潺不见汹涌,名为方毕河;山呢,叫“***播基”。何意?当地苗人小杨告诉我:“这山是德高望重的,我们站在她的肩膀上,看得好远好远。我们出外打工见到过的泰山、武夷山都不能和她比。她不能翻译为客话(汉语),而只能用我们苗话来说,就是‘***播基’。”其实,“***播基”是可以意译的,但出于对它顶礼膜拜般的尊崇,我心里也就这样称呼她了。这个村子现有383户、1760人,有七八十人在全国各地长年以歌舞表演为生。
这里的奇山秀水孕育了苗家多声部情歌和木鼓舞,这些美妙的艺术有着未可详考的千年历史。木鼓舞是一种祭祀舞蹈,木鼓便是苗人先祖灵魂的归宿处。祭鼓仪式和踩鼓舞蹈,都是反排苗人认祖归宗、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1980年76岁的苗族祭鼓师李济七曾经唱道:“今天来祭鼓,理根来溯源,水牯牛千斤重,大肥猪七抱粗。请十二支祖公,请十二支祖婆,先神引后神,来到祖鼓寨。互相认支系,互相理根源,齐齐才跳鼓,整整才吃喝……”
反排木鼓舞是依据木鼓的节奏而跳。据说,这木鼓声是摹仿啄木鸟啄木的声响。木鼓没有音调,苗人便通过敲击鼓心、鼓边、鼓棒等手法,使它在音响上形成诸多变化。反排木鼓舞的奇妙动作难倒了许多慕名前来学习的专业舞蹈演员,而且,水平越高的舞者就越学不像。为什么?因为他(她)受传统舞蹈审美的制约特多。反排的舞者小唐说:“木鼓舞一跳起来,全身都要动,用心用力,比做活路还费劲。我初学跳那阵,一顿要吃一斤米的饭。客家人(当地对汉族的称谓)没力气,跳不出味道来。”反排木鼓舞的动作与一般舞蹈常规相悖。杨光中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示范开来,那全身性的动作充满了力量,奔放畅达无拘无束,显现了苗人先祖主宰这片河山的豪迈劲儿。鼓点一响,舞者似乎可跃上“***播基”、可钻入方毕河,有一种无所不能的冲击力。杨光中接着又把客家人学木鼓舞的动作比划出来,软软的、飘飘的,全然没有一点儿粗犷豪迈的意韵。反排木鼓舞是一种源于虔诚祭祀、源于民族自信的舞蹈,缺少了这种底气,是不能学到其神韵的。
民间舞蹈研究者黄泽桂女士从技法上进一步分析:“它的步伐是同边顺拐,左右不讲对称;它的显要动作部位是胯腿先行带动全身反转,上下不讲协调;它的行进方向是横走斜插,进退不讲仪态。”这与传统舞蹈讲究“左右对称、上下协调、进退有仪”正好相反。
反排最有名的舞师是万正文。他已年过花甲,被文化部授予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排木鼓舞传承人,曾到国内外演出。他对反排木鼓舞的演进和传承都有很大贡献。他的女弟子、31岁的杨在英9岁那年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跳舞,一对一对的跳给万师傅看,经过万师傅的严格挑选,认为她的舞蹈感觉特别好,于是小杨当年有幸成为师从万师傅学舞的4个孩子之一。小杨的舞艺以后出类拔萃,还在于她学舞时的年龄最小;别的孩子大多是初中毕业以后,十五六岁才得以学舞的。杨在英现在已经是“舞遍神州”的知名舞者。她13岁的儿子已经学舞半年,能够跳木鼓舞了。
一种艺术形式诞生于一种生态环境。独特的反排木鼓舞就只能诞生在贵州高原、苗岭深处,而像阴柔俊美的江南水乡、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不可能诞生这样奇崛魔幻的反排艺术。
在1986年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有记者将反排木鼓舞称为“东方迪斯科”。其实,迪斯科是一种西方流行音乐舞蹈,始于1975年,不论从其历史文化内涵还是舞蹈艺术高度、难度,都不能望反排木鼓舞之项背。这种拙劣的比喻是文化自卑的反映。
从我最近在反排乡考察的实况来看,反排木鼓舞如今受到“向钱看”的冲击较大。而今,反排木鼓舞传承的第一要务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当地基层领导要尽量减少“孔方兄”对反排艺术的浸染而不是推波助澜,这样才能促进反排艺术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