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养老金是关乎社会稳定、全民福祉的大事,自养老金入市提出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褒贬不一。文章将结合我国养老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养老金入市的积极影响、消极因素进行细致地分析,参照国际养老金入市的实施情况,进而引发对养老金入市的思考,提出合理建议,最后表明文章观点,做出总结。
【关键词】养老金;养老金入市;积极影响;消极因素;对策建议
养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基金进行证券投资。养老金入市更准确地来讲是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进入资本市场并不完全等同于进入股市,它是指进入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在内的多个投资领域。入市难免有风险,因而养老金入市自提出以来就饱受民众、专家、学者、***府官员的激烈争论,那么我们将如何正确理智地看待养老金入市呢?
一、我国养老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给流动人口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养老金的充分利用。养老金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是以县级统筹为主,只有一部分省份实现了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更是任重道远。多年来,县级统筹给人口流动带来种种不便——如果不能在一个地区工作、缴费达15年以上,将来到退休年龄就不能享有退休金待遇,参保者就被清户处理。但在当前市场环境条件下,将社保账户限制在一个地区,与劳动者的流动性特点形成巨大矛盾。另外,县级统筹的资金有限,不能充分加以利用。若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资金,合理地加以利用,将会产生丰厚的回报。(2)养老金面临缩水和贬值困境,出现巨大缺口,保值增值压力越来越大。不断上涨的物价水平,使得我国的养老金出现严重缩水;另一方面,养老金目前已经出现缺口,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种缺口将会增大,人口老龄化和通货膨胀都加剧着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目前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只能存银行、买国债,投资方式过于单一,投资收益率过低,进一步使得养老金更加捉襟见肘。据国家社科院的测算,2000年到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总收益率可能低于2%,低于同期2%到3%的通胀水平,使得其实际收益为负数。正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呼声才愈来愈高。(3)养老金制度不完善,养老金市场不成熟。在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养老保障模式为三支柱模式,也即社会养老、私人养老以及商业保险。其中,社会养老由税收筹资支付,而私人养老由雇主缴纳、雇员缴纳或雇主雇员共同缴纳,商业保险按照自愿性原则由投保人自己支付。在我国的养老金市场,目前只存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而且不是很成熟,存在养老金覆盖率低、缴费率高、支出力度不足、投资方式单一、运营能力低、缩水贬值严重等问题。
二、我国养老金入市的影响
1.我国养老金入市的积极影响。(1)从***府角度出发,养老金入市将打破其收不抵支的窘境,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目标。通过以上对国际养老金的分析知道,养老金入市既符合国际通行惯例,同时,在我国养老金缩水和贬值的压力下,养老金入市在国内也是大势所趋。***府不可能永远为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养老金买单,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的养老金制度演进的经验,在财***不堪重负的情况下,通过税收优惠,支持职业养老金制度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我国***府也可以运用税收手段,引导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国际的标准模式是,***府审核通过的一批合规管理人,管理人接受***府的监督,个人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理想的管理人,委托其管理运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通过自主选择,民众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品种,并对自己的养老金负责。对于管理人的投资品种和范围,为了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府监督部门可以进行相关规定。改变以往养老金单一的投资方式,扭转养老金缩水贬值的困局,在资本市场进行稳健地投资,是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必然选择。(2)从资本市场角度出发,养老金入市与资本市场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养老金入市和资本市场建设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资本市场的资产要求长期持有,而非短时间的投机,投资者不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追涨杀跌,实践表明,养老金属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养老金入市,能极大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体制改革,促进其发展与完善。同时,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即使资本市场有波动,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挽回损失。长期来看,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是必然趋势。随着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股票分红***策等措施将会同时出台,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社保基金的成功投资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戴相龙表示,截止到2010年末,10年来,社保基金累计实现投资收益2770多亿元,年均收益率达9.17%,即使考虑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2.14%,也有高达7.03%净收益率,社保基金的成功投资是有目共睹的。(3)从个人角度出发,养老金得到保障,同时将逐渐改变民众以往的投资方式。养老金是养老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只有可持续的养老金供给,才能使得民众生活舒适。养老金入市将使养老金在长期内财务上保持平衡,避免养老金投资方式单一而导致的贬值。另外,养老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也将对民众的投资理念产生影响,改变投资者的短期投机行为,让中国股市回归理性,也有利于国际板的推出。
2.我国养老金入市的消极因素。(1)我国养老金制度不完善,可能造成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国际通行惯例中,***府一般是通过税收优惠引导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在养老金入市前,民众有自主选择其养老金管理人的权利,这些管理人是经过***府监管部门批准并接受***府的监督的,也有选择投资方式和投资品种的权利。而在我国,养老金先由***府集中起来,再交给***府指定的专门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他们集保费征收、投资运作、基金管理等数种职能于一身,这种运营方式由于缺乏竞争,难免存在暗箱操作、效率低下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养老金的受托人,老百姓没有选择的空间。(2)我国资本市场成熟度不足,养老金入市风险较大,保值增值的愿望或难以实现。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存在监管缺失,股市不规范,内幕交易、老鼠仓等不合理现象。目前,我国股市缺少投资回报、分红率低,“七亏两平一赚”是股市的投资定律。在这种制度和背景下,让养老金进入股市,是不明智的。另外,我国基金经理的道德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也尚待认可,近几年,基金经理因为各种原因跳槽者有之,移居海外者有之,有较多经验的基金经理凤毛麟角。以上情况的存在,使得养老金入市前途未卜,保值增值的初衷难以拥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对我国养老金入市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