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徽州园林属于江南文人园林,它的造园手法遵循着江南文人园林的艺术原则,文化传承的总趋势主要反应乡村的自然美。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园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徽州园林在江南文人园中又有其独特方面——更注重人工控制下的秩序美。
【关键词】 徽州园林;江南文人园;独特性
引言
在安徽南部有一块神奇的宝地——古徽州,这里山青水秀,人文荟萃,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和数辈人的智慧积累孕育了绚丽多彩、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中独特的一支——徽文化。由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徽州村落或背山临水,或枕山依水,或依山跨水,与周围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整个徽州就是一个巨大的花园,身处大花园中的徽州园林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园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水准,是江南文人园林中重要又独特的一支。[1]徽州园林充分发挥新安大好山水的优越条件,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将天然风景剪裁入园,富有徽州山区特色,虽溶于江南文人园的师法自然的共性,但作为主要地方园林之一,它有着独特鲜明的地方风格。
1、徽州园林的形成
1.1、徽州园林独特的地理条件
徽州地处皖南的连绵山系之中,交通不便,却提供了相当有利的造园条件,漫步徽州古村落,阅读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时,人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徽州村落都有一大片很独特的园林即徽州的水口园林。[2]徽州水口园林,水源不断,路径回环迂曲,为园林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徽州本身就处于山水之间,相比于苏州平地市井的造园手法,徽州园林内部不强求完全模拟自然,更注重人工控制的秩序美,使得一般的园林构***比较方整。
漫步徽州村落,在徽州人家的院落随处可发现有很多形态独特的盆景。不同于江南私家园林那样用宽大茂密的乔木来遮阴辟凉,在这里种植树木往往难以成活,因此多数人家都选择用盆景来点缀院落园林空间。[3]徽州地区气候温和,夏季没有酷热的天气,冬季不是很寒冷,四季的气候差别不十分分明,因此徽派建筑一般比较开敞,建筑中往往都带有天井,来承接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过渡,天井空间也自然成为徽州人家巧妙布置园林的空间。
1.2、徽州园林造园诸因素分析
徽州植物资源丰富,常用于园林建筑的有楠木、樟木、白果等等,这些树种木质坚硬,防虫蛀,纹理细腻,是徽州三雕中木雕的重要原料,因此徽州建筑至今的梁柱都还保持着光滑的纹理。徽州的石材多是用当地自产的石材,清朗古朴,能够很好的吻合景观的色彩质地要求,因而表达徽州园林的意蕴。
1.2.1、徽州园林独特的物质经济基础
由于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重山阻隔,较少受到战乱的影响,地区发展缓慢但比较平稳。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区域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也发达,富商地主云集,此时的徽州反而呈现出繁荣富贵的气象。经济条件的繁荣也推动了园林的发展,在外经商的徽商回到家乡后纷纷注资造园,他们仿造苏州、扬州一带的造园手法的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乡土个性,造就了特色的水口园林与居室园林。
1.2.2、徽州园林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园林天地中,徽州园林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它的美植根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土壤之中,同时体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历史上的徽州孕育了辉煌的徽州文化,徽州风水、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雕刻等等,在我国***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徽州特色园林——水口园林
2.1、水口的存在巩固了徽州文化
水口是一村之保护神,对村落的盛衰与安危起着精神主宰作用,使村民具有共同安全感。水口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保存传统的良好居住环境。[4]
2.2、水口提供了村落公共活动场所
徽州村落由于居住空间狭小,一般没有大的聚集广场,水口不仅是“父老兄弟出作人息,咸会子斯”的日常交往之处,也成为村落中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之一。对于徽州人来说,祭祀活动也是娱乐活动,比如在西递村的迎神庙会活动中,水口便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庙会在水口迎送观音和药王周老爹,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喜悦和色彩。
2.3、水口丰富了村落景观
徽州村落景观之美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水口是徽州村落形态中传统观念、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调表露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对村落环境及景观的改善尤其重要。[4]
徽州水口园林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师法自然,都属于写意山水园林,但差别很大。徽州的水口园林位于村野,视野开阔,面积较大,以天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而且都是真山真水,山林野趣,由村民共建共享,相当于开放的乡村公园,给人们提供了免费乘凉纳荫、歇息避雨的场所。苏州园林位于市井闹市中,其功能单一,视野封闭,面积较小,闹中取静,人工景观为主,天然景观为辅。[1]徽州水口园林更为自然朴素,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身处大山之中,少了过度的人工因素,[5]使得徽州园林的意境与它周边的环境能够很好的融合。
3、徽州特色园林——院落园林
徽州民居庭院受到用地条件的限制,住宅庭院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园林”的条件。但徽州人建宅通过“引用”、“微缩”的手法进行造景,在有限的宅院空间内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6]
徽州院落,每进由两侧厢房与正面的厅堂围成面积极小的内庭院。内院封闭,处于其中犹如坐井观天,人们通常称之为“天井”。徽州人将园林中的部分要素引入内庭院,如小型灌木、盆景、怪石、水池等,通过“引用”或“微缩”的手法进行造景。使得景观设置灵活,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园林景观在徽州民居中的运用主要反应在以下方面:
3.1、内与外的交融
徽州民居庭院的空间环境,在水平方面,通过宅门向宅外街道空间渗透,或者通过各种花窗漏窗与外界空间联系。在竖直方向,与天空相接应,将日光,星光引入庭院,如天井内设置山石,植物与室外青山树木交相呼应,强调两种空间的联系。
徽州民居所引入的园林要素有以下几处:第一、将宅外溪流引入院内,如黟县根心堂,宏村碧园水榭有进出水口与宅院外水圳相通,水榭常年清泉长流,与外界加强了联系;第二、通过盆景,将自然界的花木、怪石置于盆中,通过天井上空的雨露滋润,内外因借;第三、庭院内的小花园是内外环境的过渡,将更多的自然景观留在院中,充分展现了庭院景观内外交融。第四、通过漏窗的借景作用,引外部自然景观至院内,空间相互渗透,景色相互依存。
3.2、内外交融的源泉——水
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成分,在自然景观中起到满足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需求的作用。徽州民居宅院景观设计中,水的应用有“引水”和“蓄水”两种方式。引水是将水圳的水引入庭院,蓄水则是利用天井的“名塘”,即蓄存雨水。大多数人家会在天井置一口水缸,水缸中添干净的井水,缸内可以养鱼,数日换水,水可以用来浇花。并且蓄水还有防火功能,失火时取水很方便。
3.3、巧于因借——门窗隔断
徽州民居院落善于利用漏窗,门洞,隔扇,花木等划分空间,创造出通透疏朗,层次错跌,隐约疏离的效果,用以表达多重意境,引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使之获得更多的感受和启示。
徽州传统民居在庭院空间氛围的营造中,利用“门”,“窗”,“洞口”等建筑构件来创造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庭院环境气氛。[6]首先,通过门窗的“借景”作用,将外界的自然景色映入庭院,门或窗在这里起到框景的
(下接第7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徽州园林在江南文人园中的独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