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秋天已飘然离去,转眼间已到初冬,而冬的怀抱里依然留有秋的痕迹。星期天与同学相约去游永丰塔,只为感受它的巍峨与壮观。
永丰塔,又称梵塔,位于巨野县城东南角。据《巨野县志》记载:“永丰塔为唐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续之。塔东建有一寺,占地20余亩,因寺内建有丈八铜佛,故名大佛寺。寺内古柏林立,遮天蔽日,游客僧人纷然而至,烟绕霞蔚,香火旺盛,是当时著名的游览圣地。”
来到永丰塔,已近中午。塔在河中央,四面环水,故塔身有所倾斜。永丰塔系八棱等边四门楼阁式砖塔,现存五层,高31米,下层周长44米,上层周长36米。进入永丰塔要通过与塔相连的栈桥,我们慢慢走过栈桥来到塔旁,开始登塔。塔外西侧修建有数级石台阶,由此台阶可进入塔内。拾级而上,第一层为砖叠挑檐,进入塔心室,室壁镶嵌着6块宋代石造佛像,东、南、西、北四面各设有券门,明暗有别,或为天井,或直通塔内回廊。从回廊进入第二层,塔壁刻满了经文,有的清晰可辨,有的已经模糊不清了。第三层是各种佛像,有的合掌念经,有的侧目而视,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面目狰狞。佛像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一个个神采奕奕,栩栩如生。阿弥陀佛端坐在八角束腰莲花座上,下有四个体态威武、筋肌暴突的力士托着莲座。背光雕五十四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坐着一个菩萨,造型生动别致。南北壁下层,各雕一列伎乐人,手操各种乐器,载歌载舞,婀娜多姿,形象逼真传神。第四层回廊变得很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塔内墙壁挂着彩灯,忽明忽暗,让人感到些许恐惧。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顺石阶而上我们来到第五层,塔身豁然开朗,如来佛像居中,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其他佛像依次排开。佛像前的香炉内堆积了厚厚的香灰。有的人是为全家健康平安祈福烧香,有的人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烧香。顺室内石阶绕转到西门,回旋而上可达塔顶,凭栏四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塔四周碧水粼粼,水色天光,古塔倒影,甚为壮观。这便是著名胜景“梵塔朝晖”。
转眼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我们还是不愿走下永丰塔,恰好旁边有位摄影师,帮我们拍下了珍贵的合影,记住了这次难忘的参观。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凝聚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每一个镂刻的花纹都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技艺。古塔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仍然屹立世间,成为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永丰塔,距今约千年,是巨野古老文明的象征。昔日寺院今已荡然无存,唯巍峨壮观的古塔跨越了千年时空,记载着历史的沧桑。
点评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具体介绍了永丰塔的历史及其结构。第一自然段总说了永丰塔的建筑风格,第二、三自然段详细说明塔的修建情况和建筑结构,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事物的状况。第四、五自然段总结游塔的感受,收束全文。文章的开头和主体部分之间就是总分关系。到最后再总起来说,这样文章的主体部分和结尾之间就是分总的关系。那么文章的开头、主体部分、结尾之间就是“总―分―总”的关系。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塔的修建情况和结构,构成并列关系。文章的结构妥帖,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便于读者理解事物。
本文介绍了永丰塔的结构和建筑风格,运用了多种说明顺序。游塔的行踪采用了时间顺序:已近中午――下午四点多了。对塔的结构的介绍运用了空间顺序:第一层到第五层的介绍,观察方位是移动的,清晰展现了塔的内部结构。本文还运用了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总之,本文的结构和顺序既符合被说明事物本身的特点,又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做到了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