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圈渐感凉意的初秋时节,正逢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揭幕的周末,民生现代美术馆在时隔半年之后,再次推出了重量级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回顾性展览—耿建翌的个展“无知”!虽然民生系仍是较为保守地选择一些经典性的当代艺术家来做发掘和展示,但对于耿建翌作品的梳理则带有积极的开拓价值,个案的深挖,蕴含改写美术史的野心。
所谓以“无知”为题,显然来源于耿建翌作品极强的实验性和观念性,以“无知”带领“有识”,是耿建翌二十多年来不断进行艺术实践的理由,而其作品的规模也是空前而零碎的。上世纪90年代末,影像和照片创作成为了耿建翌的工作重点,创作围绕着感光的相纸、光线、曝光以及化学反应展开,带来一种不可预知的结果,而这批他尝试的转型之作,被展示在民生美术馆入口空间内,门厅展墙上是件2008年名为《藩门》装置,冰箱旧门板和立拍得照片结合在一起,所拍摄的是喷水壶嘴的各种肖像。转进背后的前厅,便是耿建翌从1995年到2000年开始的实验和创作成果,他利用暗房技术创作了一批具有随机和抽象意味的作品和一系列肖像,并通过后期加工制作出别样的肌理效果。耿建翌的摄影作品结合了绘画、制造各种肌理、多种形式感以及差异性,既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也呼应了他所钟情的抽象绘画与传统绘画,在这个过程中,耿建翌试***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找到彼此的平衡。
耿建翌的标志性作品—1987年的系列绘画《第二状态》中的两件,高挂在进入主展厅前的空间。耿建翌最初以“笑”而为人所知,但他并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耿建翌的幽默和苦笑与张培力尖锐的表达方式并不相同,他似乎游走在讽刺与玩世不恭的边界,让人捉摸不定,他的表达更多是隐忍和平静。当北方的方力钧以一张媚颜伪装下愤世嫉俗的重复笑脸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功符号时,而“笑脸”《第二状态》中空洞的面部表情以及无声的狂笑,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耿建翌的代表,但他很快停止生产这类***像符号,耿建翌清醒地明白这只是其艺术方***的开始。之后,便是1991—1994年间的节拍系列版画,如《先上后下的一个四拍》、《着衣的两个五拍》、《鼓掌的三拍》等,都是以某种观念练习的方式,把简单的日常行为给予***示解构,呈现在泛旧的纸本和略有破损的木工板材之上,作品形式挺括、朴拙,与其内涵、概念相得益彰。
主展厅以几件不多见的早期绘画作为过渡,并以1994年的《另一面景象》白色空间装置作为展览动线的切割,主体空间便以2004年耿建翌曾在比翼艺术所做的《没用了》个展作品充满了全场。这是仅一件作品,或者说一个概念,耿建翌当时邀请他的朋友们把身边没用的或者已经报废的物品送给他,他把它们收集起来并且分门别类。每个对象都挂上标签,标明它之前的主人是谁,收购的过程以及它们被遗弃的理由等等。他空着手来到上海,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几百平米的空间毫不费力的安排完毕了。这件数量众多的单件作品延续了耿建翌在纽约驻村计划中的想法:在运作过程产生的废物,再以封存和陈列。
主展厅的末端被设计成几段回廊式的展柜,俯身看去都是以“书”为对象的艺术实验:1996—1999年的《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与《怎一个“的”字了得》;1997年《直到磨平》(大红印泥);1999年《泡—系列》、《之所以为经典》与《阅读方式》。在这些行动中,耿建翌临摹、印染或者改造书籍,书籍的内容没有了,这么做的观念依据是:艺术往往是私密化的,但是过于私密又会导致交流的疏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耿建翌采取的方式是将内容拿掉,制造一个形式的空洞。
而为了调查观众对真理和质疑的看法,耿建翌将焦点集中到艺术家群体中,做了一件名为《表格与证书》的作品。1988年,美术新潮中的艺术家与评论家们聚集在黄山筹备当时中国最大的现代艺术展,耿建翌便通过邮件以看似主办方组委会的假象发出邀请,并且要求附上与会者自己的证件照。大多数受邀者在接到信件的第一时间就按所谓***的要求默默回复了,即使大家觉得有的问题很奇怪,模样真实可靠的表格,而问题却极其私密化,诸如“你最喜欢的动物/食物/音乐是什么?”,“你是否喜欢女人?”等等。
在底层最后的大展厅中,《表格与证书》表现出了循规蹈矩者的冲动甚至能阻碍先锋派们的意识,而展墙四周悬挂着耿建翌相似类型的作品:《婚姻法Marriage Law》,《他是谁?》和之后的《这个人》中被讨论的问题一样,耿建翌其实是在寻找他自***性语气和科学报告之间,从本质上来说两者皆有,并指出一个人对个人认同、个人存在感和极权主义***体真实性的需要。
影像作品都被安排在二楼,配以重新搭建的展墙和形式意味颇重的显示器。《视觉的方向》是1996年耿建翌创作的一部录像作品,记录了一只鸭子在生命最后一刻和我们眼神的相遇,当观众们发现影片中黑亮的瞳孔渐渐变暗,预示着鸭子生命的结束时,影片的魔力迅速转化为巨大的恐怖。在创作《抵消》之前,耿建翌曾在2006年春天秘密拍摄一个清洁工人清扫街道,然后邀请这位清洁工人到摄影棚表演了十次自己清扫街道的行为,用多屏幕以及多角度的形式强调了人们对个人问题的认知。事实证明人们并不能像影像中那样完全重复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行为,这样的重复让他们觉得困难且非常尴尬,后来耿建翌决定以电影脚本的形式来深入完成这件作品。耿建翌便以足部按摩中心为拍摄地点,画面有四个普通的人:两名顾客,两名按摩师,然后委托他们根据剧本重新还原自己在影像中的行为。在客厅中有七台摄像机不同角度拍摄,最后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感,而场地本也身丰富了电影的可能性。
再说回耿建翌,他在艺术圈内不甚活跃,不如那些腕级艺术家的声名显赫,而年轻后辈中没几个能当面认出他来,耿建翌似乎努力地将自己与中国当代艺术体系,乃至周遭世界保持着某种疏离!其目的是为了是更好的将它看清,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观点和他以退为进的理念却是一致的,而这种“距离”便是耿建翌是作为早期影像及观念艺术和浙美观念学派重要实践者的价值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无知”:耿建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