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发展

[摘要]我国的版权意识在宋代已萌生,但囿于社会环境等因素,直至封建社会末期都未出现专门的版权立法。《大清著作权律》的颁布带来了改观,作为我国第一部版权法,尽管存在种种缺失,但其无论是内容还是体例等方面都值得今人思考。现阶段我国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已初具规模,权利立法模式与国际主流趋势相契合,立法主动性、法律更新频率和条文操作性方面或还有提升空间。未来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的发展要由立法来推动、司法保持克制,同时在权利内容上要借鉴开放存取放弃经济权利、保留部分精神权利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未来版权立法要回归和体现其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版权法律 历史演进 未来发展

[中***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被誉为我国“春秋第一相”的管子曾在《管子・七臣七主》中用“定分止争”描述法律的作用,其中“定分”就是确定权利的归属。法律上的权利就是利益的体现,版权法律制度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合理配置,可以在版权人和公众等各方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利益平衡。当前,数字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同时版权人与作品使用者和传播者之间的矛盾、版权产业界与版权产品消费群体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版权保护的松紧度与公众和社会经济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等日益激增。[1]对此,法律作为社会调整器的作用愈发凸显,版权法律制度将担负起缓和或调解各种矛盾的重任。面对数字技术给版权产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版权立法和修法都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版权法律制度不断演化和重构,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展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可以预见,未来版权法律制度还将面临无穷的困惑和挑战。行成于思,我们有必要暂缓奔波的脚步,对我国的版权法律制度进行深刻反思,以期反哺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

一、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任何国家版权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一个渐进的过程。印刷术的出现推动了版权思想的产生,我国在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宋代就已萌生朴素的版权意识。据学者考证,“书籍翻版,宋以来即有禁例”[2]。但是当时的版权意识还无法、也不可能上升到法律层面,版权保护笼罩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特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官府通过皇帝诏令来维护***对历书的复制权,如在1071年宋神宗诏令:“诏民间毋得私印造历日;令司天监选官,官自印卖;其所得之息,均给在监官属”[3]。其次,私人刻印的书籍欲得到保护通常也需要***的特许,如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四川眉山王季平所著《东都事略》一书的“牌记”中写道:“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有学者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在书籍上的版权保护文字。[4]回顾版权史我们会发现,与欧洲国家不同,版权法出现之前的***特许时期在我国特别漫长,几乎一直持续到整个封建制度的结束。

我国近代第一部版权法是1910年的《大清著作权律》。20世纪初,清***府预备立宪,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借鉴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的专门法律,《大清著作权律》便是其中之一。该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著作权的概念,并根据当时国内出版业的现实情况确定了受保护作品的范围:“凡称著作物而专有重制之利益者,曰著作权。称著作物者,文艺、***画、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等是”[5]。该法还确认版权为作者的专有权利,并通过“禁例”(即禁止某些行为)予以保障。此外,取得版权的程序、版权的期限和限制等问题在该法中均作了相应规定。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的《大清著作权律》,从本质特征来看,其不仅是鼓励创作之法,更是出版审查和舆论监视之法;从法律文本来看,其缺乏对许多关键性概念的界定,也没有足够的弹性和前瞻性。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体例编制、权利设置、救济模式、权利限制以及经由这部法律所张扬的权利理念都深深影响着后来的历史,为之后特别是北洋***府和***府的版权立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6]。北洋***府和国民***府分别于1915年和1928年颁布了《著作权法》,从权利内容角度而言,并未与《大清著作权律》有着泾渭分明的区别。

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里我国一直没有颁行版权法律,现行《著作权法》是1990年颁布之后历经两次修订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狭义角度来讲当前我国的版权立法只有一部《著作权法》,但从法理角度来说,宪法、法律、行***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际条约都是我国的法律渊源,因而组成我国国家层面版权法律制度体系的不只有人大***会颁布的《著作权法》,还包括***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行***法规、国家版权局颁布的《互联网著作权行***保护办法》等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若干司法解释,甚至包括我国加入的一系列国际公约。总体上来说,我国国家层面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具体如表1所示。

二、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反思

(一)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立法模式的反思

虽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版权与著作权是同义语”,但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何我国版权法律的名称是“著作权法”而不是“版权法”?事实上,国内学界通常称大陆法系的版权法律为“著作权法”(如法国《著作权法》),称英美法系的版权法律为“版权法”(如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不同的立法模式:一种是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二元化”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一元论”模式。前者将版权分设为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后者以单设经济权利为特点。每种版权权利体系模式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均有着独特的现实社会背景和制度价值判断。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一些主张,他们主张作品首先是作者人格的反映,作者有控制和利用他的智力成果的道义上的权利,这些思想成为他们版权法中人格权的起源。英美法系国家的版权法中对经济权利的看重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以美国为例,他们认为对财产权利的保护是自由的基础和法律的目标,如果连财产都得不到保护,则“所有其他权利都会变得毫无价值,都将化为泡影”[7]。不过,现阶段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版权法的权利内容逐渐趋同,精神权利如同经济权利那样已经成为国际公约和一些主要国家版权法中普遍承认的一项权利。

我国的版权立法最初选择了大陆法系阵营,相应采取的也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理念及制度模式。现行《著作权法》沿革一贯的立法传统,将作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并列置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由此突出了作者人身权的地位(相对于欧美国家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我国《民法通则》将公民的民事权利划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他民事特别法均采此说法)。从目前公布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来看,尽管版权权利内容不断扩张,但其划分仍然沿用之前的做法,即同时对作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提供法律保护。这种立法安排,契合了20世纪末各国私法强调精神权利的立法趋势,也反映了此背景下我国版权立法的价值判断。

(二)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立法技术的反思

第一,立法主动性方面。随着版权产业的发展,法律制度不断出现新的空白,需要立法机关积极制定或修改法律以弥补这些空白。美国在这方面堪称楷模,早在1980年就颁布实施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法》,成为最早采用法律来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国家。此外,为了应对数字环境下版权产业面临的新问题,美国又颁布了全球第一部数字版权专门法案――《数字千年版权法》,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对象。与美国相比,我国版权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就显得有点被动,以《著作权法》的两次修订为例,第一次是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第二次是为履行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案的裁决,这两次修订都不是我国出于国内产业发展需要的主动立法,而是迫于外在压力而进行的被动立法。不过可喜的是,当前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则完全是出于我国现实国情而进行的一次主动修法,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在立法主动性方面的进步。

第二,法律更新频率方面。当前数字媒体和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为版权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各国版权法律制度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是以美国为例,他们的版权法律能及时对产业进步作出反应,形成了良好的法律修订联动机制,美国《版权法》自1976年颁布之后又陆续通过60多个法案进行修订,《数字千年版权法》也是自颁布后每3年修订一次。相比之下,我国的法律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反映现实情况的变化。举例来说,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将著作权细分为17项权利,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实现,放映权、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便逐渐难以区分和界定,传统上对这三种权利的划分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及时对法律条文加以修订。

第三,法律条文操作性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实体法和程序法兼备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但是从具体内容来看,其中一些条文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权,法律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8]。但在司法实践中,依靠现有技术力量很难准确确定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的位置,相对容易确定的是被告住所地,这个规定实际上架空了侵权行为地和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的司法适用余地。[9]更重要的是,现实侵权行为很多时候并不发生在被告住所地,这就给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从而不利于顺利解决网络著作权纠纷。

三、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的未来之路

(一)回归版权法律的最终目标――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

对于我国版权立法的最终目标,无论是现行《著作权法》中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还是修改草案中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不可否认的是,这需要以作品广泛传播和利用为前提。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版权立法却表现出过度保护版权人的倾向,口令、加密、DRM等技术保护措施大行其道,社会公众合理使用的空间严重缩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CT和WPPT两个互联网条约、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欧盟《信息社会版权指令》等都对技术措施做了详细规定。以《数字千年版权法》为例,尽管该法规定出于合理使用可以规避相关技术保护措施,但现实是一般用户并不具备专业的规避技能,而制造、传播、进口或者提供规避技术是不允许的,无形中就会使公众合理使用的权利受到限制。尽管如此,美国国内还是有声音认为即使是合理使用也不得未经许可规避技术保护措施:“如果说为了个人欣赏等法律许可的行为就可以未经许可而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来获得该作品,那么这就如同为了欣赏一首歌曲而可以到音像店里未经许可便将收录有该歌曲的 CD 拿走一样没有道理。” [10]如果任由这种观念滋长并在立法上有所体现的话,就会使技术保护措施犹如牢不可破的藩篱一般,完全阻断社会公众对作品的接触,长此以往会造成对合理公共利益的严重挤压,失去的也将是法律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对版权人提供适度保护的基础上,我国未来的版权立法一定要恢复版权法律失位的调控功能,使其回归原本的最终目标。

(二)版权法律的发展要由立法推动,司法保持克制

当前,一些法官在遇到法无明文规定的案件时有意无意地根据“有播种就必有收获”的原则做出有利于版权人的判决,被法学界称为“中国网络传播权第一案”的王蒙等六位作家诉北京世界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案就非常值得一提。此案审理时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当时的《著作权法》中还未作出明确规定,但该权利被法院适用扩张性解释得到了保护。我国虽然允许法官对法律进行充分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必须严格受制于法定主义的价值目标,从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严格的整体性解释和限缩解释。[11]同时应该认识到,排除立法技术等因素,许多法无明文规定的权利往往是立法者有意为之的结果,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一部分利益留给了社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学者对知识产权法官造法现象进行了批判,主张“在具体适用法律过程中,法院应坚持知识产权法的独占适用”[12]。

当然,坚持严格的版权法定主义、反对法定主义之外的司法自由裁量权,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规则之治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不能指望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必须让它走下神坛、充分发挥其工具性作用。此外,坚持版权法定主义还要求立法者提高立法技术,尽一切可能地做到缜密而周全,同时应与司法机关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对司法机关的法律漏洞反馈及时反应并进行修订。美国制宪的国父们为最高法院划定的界限――只能通过判决和争议来干涉立法权值得我们借鉴,即出现了争议性的案件也只能依据现有法律判决,把法律改进的空间反馈并留给立法机关去填补,这也是司法克制前提下能动性的突出体现。

(三)版权立法应借鉴开放存取运动,逐渐弱化对经济权利的关注、强化对精神权利的保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版权的不断扩张,排他性的私权性质使版权逐渐沦为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不少学者提出了担忧,认为“目前知识产权法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它所创造的权利有可能是限制而不是鼓励科学研究,尽管知识产权是用来鼓励科学进步的,但是最优权利配置的过度扩张或扭曲却有可能产生阻碍研究循环的瓶颈”[13]。尽管“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版权扩张的负面影响,但是传统版权制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质疑版权制度正当性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当然这种质疑主要集中在版权制度对经济权利的过分关注上。

在这个背景下,学术出版界首先开始反思:科研人员创作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认为刺激科研人员源源不断创作的动因并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希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通过成果的传播提高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建立在现有版权制度之上的开放存取运动既体现了科研工作者提高作品传播范围的需求,又满足了社会公众广泛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愿望。它遵循这样一种法律理念:作者对其作品依然享有版权这种排他性质的私权,依据合同法契约自由的精神,版权人可以将某些权利以契约方式让渡给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存取受版权保护作品的成本降低。通过开放存取,作者虽然让渡了全部经济利益且只保留了部分精神权利,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却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公众受益不言而明,作者也因作品的广泛传播获得更大影响力,甚至一些被认为会对开放存取运动有所抵触的传统出版商也加入了这个大潮并取得了一定利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对他们最好的注解。在数字化时代,借鉴开放存取运动适当放弃对经济权利的追求转而加强对精神权利保护的做法,对于我国构建未来的版权法律制度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理性选择。

注释:

[1] 周鑫.互联网环境下的法律利刃 著作权法作用凸显.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2-11.

[2] 叶德辉.书林清话//周林,李明山.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4.

[3] 徐松.宋会要辑稿.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

[4] 周宝荣.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的源头.著作权,1993(4):41.

[5] 参见《大清著作权律》第1章第1条.

[6] 李宗辉.夹缝中的法律移植与传统创造――《大清著作权律》述评.西南***法大学学报,2010(5):14-20.

[7] 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译.北京:中国***法大学出版社,1990:97.

[8]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9] 李海珍.浅析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法律规制.法制与社会,2010(1):75.

[10] FICSOR M.The Law of Copyright and the Internet:The 1996 WIPO Treaties,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246-247.

[11] 李扬.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及其适用――兼与梁慧星、易继明教授商榷.法学研究,2006(2):3-15.

[12] 崔国斌.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中国法学,2006(1):144-164.

[13] FELDMAN R,NELSON K. Open Source,Open Access,and Open Transfer:Market Approaches to Research Bottlenecks.Northwestern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2008,7(1):14-32.

[本文是***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外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研究”(11***D820005)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高职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发展

学习

到司马台长城去看不一样的长城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到司马台长城去看不一样的长城,内容包括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怎么只去司马台长城不去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号称“中国长城之最”,不只是最美。而且是最险。那里山势陡峭,地势险峻、气势非凡,冲着这些。我想也该去爬一下司马

学习

鲁迅为啥对瞿秋白那样好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鲁迅为啥对瞿秋白那样好,内容包括鲁迅写给瞿秋白的一句话,鲁迅与瞿秋白的故事感受。影视剧中,把民国名人演得最精彩的不是古月、唐国强的,也不是孙飞虎的,而是很多人都不大知道的这两位――董行佶的廖仲恺,赵有亮的瞿秋白。两部

学习

李锐&方方:把老婆当成孩子一样宠爱

阅读(21)

有人说,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主持人李锐,平日里看上去挺忠厚的一大老爷们儿,怎么一到镜头前就油腔滑调,口若悬河,特别是嘴角还带着那么一丝坏笑!也难怪,李锐的老丈人一开始怎么都不同意女儿嫁给一个“坏小子”。李锐和方方的恋爱,就在一方死

学习

简论须弥山石窟的重要价值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简论须弥山石窟的重要价值,内容包括须弥山石窟真实故事,须弥山石窟值得去吗。[摘要]石窟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固原这个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扎根发芽。须弥山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

学习

运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运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内容包括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标准,各种食用油反式脂肪酸一览表。明媚的春日来了,秀出迷人曲线的日子也来了!沐浴着初春和煦的阳光,实在不能再靠厚厚的外衣遮掩胖乎乎外形了。于是乎,“从今天开始,晚上不

学习

LED显示屏的远程控制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LED显示屏的远程控制,内容包括led屏如何远程控制,led显示屏远程操控。文章编号:1006-6268(2008)07-0059-06LED显示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LED显示屏用户迫切需要实现对LED显示屏的远程控制。本文详细叙述了利用动态域

学习

聂远:大侠倚刀踏雪行

阅读(29)

又一部改编自金庸同名武侠小说的电视剧《雪山飞狐》,在历经了选角等种种风波之后,终于在日前开机。而备受关注的男主角“胡斐”也最终花落内地“新四大小生”之一的聂远。这部40集的电视剧,总导演为王晶,除聂远之外,还网罗到了朱茵、方中信、

学习

社会 15期

阅读(29)

被征地农民“暴富”后6月21日,南京两名幼童被发现饿死于家中。她们的父亲曾是农民,拆迁后分>>2013年社会责任大事记浅谈2013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策略2013年社会形势十大聚焦2013年企业社会责任黑名单2000―2013年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2

学习

刘庭羽:只想好好演戏

阅读(27)

她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因为喜欢演戏,她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为了心中那份梦想,她不想永远依偎在父母的怀中,她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她清纯可爱,简单纯真,在她的眼里看不到任何商业时代的“妩媚”,取而代之的是美丽大方与善良,她喜欢笑,她的笑

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理想主义的维度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理想主义的维度,内容包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指什么,160身高理想围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而且内含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维度。西方学者通常把

学习

初夏元气早餐

阅读(38)

空气中已经可以嗅到夏天的味道了,人也随着气温的升高变得有点倦怠和浮躁,怎样从一清早就打起精神来,过好元气满满的一天呢?让元气早餐来拯救你吧!元气早餐花样多早餐所供给的热量占全天的30%,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一份营养

学习

从刘翔退赛说运动损伤究竟有多重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从刘翔退赛说运动损伤究竟有多重,内容包括2008年刘翔临场退赛结束职业生涯,刘翔因伤退赛的过程。2008年8月18日,“飞人”刘翔因右脚跟伤痛宣布退出小组预赛。随后的新闻会,孙海平教练更是称刘翔将退出今年剩余的全部赛事,今年

学习

Bye

阅读(45)

你肯定有这样的苦恼,身上的赘肉不能消灭。这些针对重点部位的运动小技巧,不管赘肉长在哪里,都能把它消灭掉!【重点部位】肩背赘肉【难度指数】优美的背部曲线可使你更有女人味,但因为背部的肌肉很少会运动到,最后就导致背部脂肪堆积,很容易成

学习

80后美女导演邓洁:联手老公“烹”出上海味道

阅读(97)

美女吃货,被陈晓卿看中导《舌尖2》80后邓洁,出生于一个爱吃且会吃的上海家庭。在她儿时的记忆中,爷爷经常在餐桌上铺上格子方巾,为一家人准备简单的西餐,奶奶也会花上几个钟头去研究一道菜的做法,用老式的手摇机器为孩子们打冰淇淋。从懂事开

学习

我国大型门户网站广告现状探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大型门户网站广告现状探析,内容包括关于网络广告的现状分析,门户网站广告传播特点。当前大型门户网站的广告涉及的面不广,主要集中在其他商业网站、服装、食品和电器等行业,广告中涉及的特殊商品不多,主要集中在食品、药品

学习

我国房地产报道研究综述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房地产报道研究综述,内容包括房地产专题研究报告合集,中国房地产发展文献综述。【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房地产报道应市场与社会之需而兴起,并伴随快速成长的房地产业而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

学习

我国上市公司 分拆上市 初探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上市公司 分拆上市 初探,内容包括上市公司分拆规则发布,分拆上市公司汇总。在资本市场中,首先通过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为数不多的“分拆上市”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国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原因和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剖析

学习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内容包括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最新方案,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摘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建立了其基本的框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某些问题上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学习

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内容包括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纠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起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2010年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标志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学习

浅谈电气自动化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力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电气自动化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力,内容包括工业电气控制自动化维修,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培训。[摘要]以电气自动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自动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涉及我国整个工业行业的历史性任务。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技术

学习

我国海洋渔业生产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海洋渔业生产论文,内容包括海洋渔业论文1500字,渔业发展论文。一、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取得的成绩(一)浅海、滩涂海水养殖和海珍品增养殖取得显著成效为实施“海上辽宁”、“海上山东”的战略,辽宁、山东两省充分发挥地处辽东

学习

简述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及对重罪刑事和解的争议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简述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及对重罪刑事和解的争议,内容包括如何理解刑事和解制度,新刑法关于刑事和解是怎样规定的。【摘要】我国对刑事和解案件虽然没有规定其明确的适用范围,只在一些法律规定上模糊规定了当事人双方